第六章埋恨谷(17 / 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常夫人接着道:“青布囊里可是长剑了”
  珠花娘道:“一支普通长剑,另外还有一支铜箫。”
  常夫人道:“铜箫!”
  珠花娘笑道:“那也是一支普通的铜箫。”
  常夫人点头道:“我看这姓君的气宇不凡,就像方才,他在你古嬷嬷面前,居然还会心生贰意,倒是值得注意之事。”
  珠花娘道:“但他还是把那杯茶喝下去了。”
  常夫人徽徽一笑道:“你古嬷嬷是下迷药的老祖宗了,他中迷之后,心里还会滋生出一丝疑念来,这种情形,你古嬷嬷可曾遇上过么?”
  珠花娘道:“这种情形,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内功修为,已臻上乘境界,只需药力稍为减弱,他心内自会渐生一缕清明之念。第二是他服过某种灵药,一时被迷失,但稍假时日,药力在体内可以渐渐化去,这两点,姓君的自然都无此可能。那么只有第三点,就是此人意志十分坚强,虽被药力迷失,内心之中,仍会时萌警兆,但那只是偶然生出的一丝警兆而已,并不是真的清醒。”
  常夫人道:“你还是要小青多注意他一些。”
  珠花娘道:“属下遵命。”
  君箫被安置在一间石屋之中。
  埋恨谷到处都是茂盛的花林,这东北角一片花林间,就有着无数幢石屋,花林间,有白石小径,曲折相通。
  石屋,是用石块砌成的房屋,山居人家,就地取材,房屋多半是用石砌的。
  君箫就躺卧在石屋的木榻之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来的?
  这时正在呼呼大睡,睡得极熟。
  这也难怪,此刻正当二更已过,三更不到,该是人们睡觉的时候,但就在此时,一扇木门,悄然开启,同时快捷如风,闪进两条人影。
  这两人一身黑衣,身法如同鬼魅,进入屋中,行动十分小心,前面一个低声说道:“你去看看,如有人来,立即以暗号连络。”
  后面那人点点头,又很快闪出屋去。
  留在室中的黑衣人,一下掠近木榻,目光转动,落到榻前的青布包裹上,他毫不犹豫,迅快解开包裹;伸手在包裹中一阵掏摸,取出一片金叶子,身形一晃,掠近窗下,就着月光,反转金叶,凝足目力,果见金叶底面,有“云门山庄”字样。
  那黑衣人目中神光一闪,探手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倒出一粒红色的药丸,纳入君箫口中。
  那红色药丸,敢情是专解某种毒药的解药,对症下药,见效奇速,不过盏茶工夫,君箫从昏睡中悠然醒了过来。
  他双目方睁,那黑衣人不待君箫开口,已凑过头来,压低声音,抢先说道:“你被他们施术迷失神智之后,又服了他们的‘不贰汤’,兄弟已给你服下解迷灵丹,再稍事休息,就可以复元了。”
  君箫几乎如梦初醒,一下翻身坐起,目注黑衣人,问道:“朋友是谁?”
  那黑衣人伸手从怀中摸出一个制钱大小的银牌,托在掌心,说道:“你现在明白了吧?”
  君箫看到银牌,心里更是糊涂,但他连番遇事,已使他阅历渐渐增进,忽然警觉到此中似乎另有隐秘,当下微一点头,问道:“老哥可否略为提示?”
  那黑衣人收起银牌,低声说道:“此地主人乃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常夫人,今晚又由珠花娘从外面带回来了二十五名各大门派的青年,据说是要练什么‘四九刀阵’,常夫人手下,有四个老婆子,极为厉害,一个叫珠花娘,善使迷药,一个叫嫪姆的,善于使毒,一个叫孟婆婆,据说会‘定形术’,还有一个是独臂婆婆,不知她精于什么?”
  君箫问道:“被他们掳来的人,都被迷失了神志么?”
  那黑衣人道:“不错,他们有一种‘不贰汤’,服下之人,忘记过去一切,武功不失,只知听命于常夫人—人。”
  说到这里“哦”了一声道:“你目前不可露了形迹,尤其这片花林,十分古怪,兄弟也只能知道附近几处门户,你不可离开此屋,更不可乱跑,如果有消息,兄弟自会和你连络,我不便在此多耽,其他一切,自是不用我嘱咐了。”
  君箫心头十分狐疑,只得点点头道:“在下省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