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4)
他似乎在凝视着她的背影,恋恋不舍的感觉呵,这也一定是她自作多情的幻觉,他向来恨透了她,怎会带半点不舍的情愫?
答案早就知道了,就别再多想。
“周姑娘,今日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啊”穆时逸对她笑道。
周秋霁恍过神来,这才发现画中的朱色上多了些,本来梅蕊中只一点便娇俏可爱,此刻,倒像画成了妖挠的桃花。
她连忙提起笔来,无意间袖笼一扫,打翻了一醚子颜料。
“哎呀——”她大叫了声,补救不及。
“我说了吧,周姑娘今天有心事。”他唤来书童“快把这儿打扫打扫,再送壶荒莉香片过来。”
她的确很喜欢他这里的荒莉香片,体郁淳香,每次画累了,总要喝上几杯,但现在还没到吃茶点的时候。
“你这样满腹忧思,画也画不好,何必呢?”穆时逸劝道“不如咱们到竹廊下坐一会儿,歇一歇吧。”
她有些尴尬,实在不想自己这般失魂落魄的模样让外人看到,然而,终于还是掩饰不了。
江映城忽然出现,无可避免的,在她心里又掀起微澜。
穆时逸亲自替她倒了茶,动作缓慢而优雅,不禁又让她忆起那个不该盘踞于脑海中的人。
说实话,穆先生与江映城,还真颇有几分相似,从外表来看,两人都是竹露风清的君子。
“穆先生今年贵庚了?”周秋霁藉此闲谈,想排遣内心的苦闷“为何至今不见娶妻?”
“我四海飘泊,靠着私塾微薪度日,”穆时逸淡笑道“何以成家?”
“穆先生的家乡是哪里呢?”看来,世间各人皆有生存之不易,她听得多了,也不必再自怜。
“沁州。”
沁州?江映城的故乡?周秋霁不由得瞪大眼睛。
“沁州距此千里之遥,”她好奇地问:“先生为何独自到此?”
“我在家乡本有个心爱的女子,她去世后,我睹物思人,痛苦不已,只得离开伤心地。”他平静地说。
这般平静,可见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能让穆先生倾心的女子,一定不俗。”她莞尔道。
“那一年,我在她家当教书先生,她向我学习丹青。”穆时逸倒是不讳提及哀思“大概是日久生情吧,有一天,她要我替她画一幅肖像,我画好后,她却将画像还给了我,我当时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她的心意。”
“为何?”她不解。
“原来,她还给我的,并非我原来画的那一幅,而是她自己的自画像,我乍见之下没看出来,回家仔细研究以后才明白。”
呵,倒是一段动人的佳话,那女子如此传情达意,温婉如拨丝弦,着实高妙。
“那画像还在吗?弟子很想一观。”
“你倒提醒了我,艳阳当空,是该童那些陈年的旧画出来晒一晒了。”穆时逸起身对书童吩咐“快去,将我那高阁中的字画都取了来。”
书童立刻去了,没多久,便捧了一大箱的卷轴过来,在院,中拉了绳子,逐幅摊开着。
画卷大半为仕女图,周秋霁好奇地上前观看,心想看到底是哪三帽出自那女子的手笔,然而,她忽然僵住。 ↑返回顶部↑
答案早就知道了,就别再多想。
“周姑娘,今日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啊”穆时逸对她笑道。
周秋霁恍过神来,这才发现画中的朱色上多了些,本来梅蕊中只一点便娇俏可爱,此刻,倒像画成了妖挠的桃花。
她连忙提起笔来,无意间袖笼一扫,打翻了一醚子颜料。
“哎呀——”她大叫了声,补救不及。
“我说了吧,周姑娘今天有心事。”他唤来书童“快把这儿打扫打扫,再送壶荒莉香片过来。”
她的确很喜欢他这里的荒莉香片,体郁淳香,每次画累了,总要喝上几杯,但现在还没到吃茶点的时候。
“你这样满腹忧思,画也画不好,何必呢?”穆时逸劝道“不如咱们到竹廊下坐一会儿,歇一歇吧。”
她有些尴尬,实在不想自己这般失魂落魄的模样让外人看到,然而,终于还是掩饰不了。
江映城忽然出现,无可避免的,在她心里又掀起微澜。
穆时逸亲自替她倒了茶,动作缓慢而优雅,不禁又让她忆起那个不该盘踞于脑海中的人。
说实话,穆先生与江映城,还真颇有几分相似,从外表来看,两人都是竹露风清的君子。
“穆先生今年贵庚了?”周秋霁藉此闲谈,想排遣内心的苦闷“为何至今不见娶妻?”
“我四海飘泊,靠着私塾微薪度日,”穆时逸淡笑道“何以成家?”
“穆先生的家乡是哪里呢?”看来,世间各人皆有生存之不易,她听得多了,也不必再自怜。
“沁州。”
沁州?江映城的故乡?周秋霁不由得瞪大眼睛。
“沁州距此千里之遥,”她好奇地问:“先生为何独自到此?”
“我在家乡本有个心爱的女子,她去世后,我睹物思人,痛苦不已,只得离开伤心地。”他平静地说。
这般平静,可见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能让穆先生倾心的女子,一定不俗。”她莞尔道。
“那一年,我在她家当教书先生,她向我学习丹青。”穆时逸倒是不讳提及哀思“大概是日久生情吧,有一天,她要我替她画一幅肖像,我画好后,她却将画像还给了我,我当时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她的心意。”
“为何?”她不解。
“原来,她还给我的,并非我原来画的那一幅,而是她自己的自画像,我乍见之下没看出来,回家仔细研究以后才明白。”
呵,倒是一段动人的佳话,那女子如此传情达意,温婉如拨丝弦,着实高妙。
“那画像还在吗?弟子很想一观。”
“你倒提醒了我,艳阳当空,是该童那些陈年的旧画出来晒一晒了。”穆时逸起身对书童吩咐“快去,将我那高阁中的字画都取了来。”
书童立刻去了,没多久,便捧了一大箱的卷轴过来,在院,中拉了绳子,逐幅摊开着。
画卷大半为仕女图,周秋霁好奇地上前观看,心想看到底是哪三帽出自那女子的手笔,然而,她忽然僵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