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他提了周万里回县衙之后,送状告官的百姓不少,送礼关说的豪绅权贵却是更多。
  霁阳县衙的门槛几被踩平,有人急着要他办案,有人急着要他别办,七嘴八舌,无非是希望他这样又那样,而他只是一介小小地方官,上有三公九卿等数不清的京官朝官,随便一个说句话便能压死他,现在竟然连身为堂堂御史大夫的恩师都来插手?李玄玉真是疲惫至极,又是不敢置信。
  恩师?议事厅外的绽梅微微心惊,莫怪她总感这道声音耳熟,想必厅内的是她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御史大人吧?
  御史大人来访,想必有何要事,而御史大人的语气听来又如此气恼,令她好生担忧。
  绽梅心中虽觉不妥,仍退至尚未掩全的厅门旁,藏身至廊术后头,竖耳静听。
  “什么叫做你不得不这么做?为师的又不是要你立马放人,只是要你从轻量刑,变个法儿,尽量让自己谁都别得罪,这也不成吗?玄玉,为师的已经老了,眼看着已没几年官好做,你现下闹腾出这么大件事来,是存心不让我好过吗?”
  “恩师,学生并没这么想。”
  “没这么想?我瞧你就是这么想!”尹尚善怒喝了一声,又重重拍案道:“此案虽不须上请,但姑且不论广顺行那条与太后说远不远的姻亲关系,当初与我同朝为官的周家旧主也是深得皇上重用玄玉,你不在朝中不知,如今朝中情势微妙,皇上接连拔除几名外戚之事,已然震得太后勃然大怒,两人表象和气,私下却早已势同水火,你现在办广顺行这桩案,正巧蹚入这浑水,玄玉,你听为师的劝,在事情闹大之前,及早收手便罢。”
  “恩师,学生虽对朝中情势不甚明白,但仍想秉公处理。”
  “你就是不明白才会想秉公办案!”尹尚善越听越怒。“满朝文武皆知你是我门生,连日来向我说情者众多,为师的已经不知还能保你到什么时候,你竟还如此顽固不通!你难道从没想过,你被免官事小,怕就怕小事化大,届时举家皆受你牵连?”
  “玄玉孑然一身,并无如此顾忌。”李玄玉回得强硬。他的父母早已仙逝,如今只希望能令恶人伏法,不要为祸地方乡里,有朝一日,若他九泉之下见了父母,也能问心无愧。
  “好!好你个孑然一身,莫怪我数度想为你择门亲事,皆被你委婉推辞,你便是想凭一身蛮劲横冲直闯,好证明自个儿有多么光明磊落,有多么清高不群吗?”
  “恩师”李玄玉重重叹了口气,对于他将恩师惹得如此恼怒心怀歉疚,却又不愿低头妥协,只得沉稳坚定道:“不论广顺行之事最后如何发展,学生行事但求一个心安理得。”
  “好一个心安理得,那好,今日我便与你恩断义绝,咱俩以后相见视同陌路,省得我为你仕途日夜担忧,还碍了你一身傲骨,净想心安理得。”尹尚善气极怒极,转身便拂袖而去。
  “恩师——”李玄玉举步追出去,却有一只素手捉住他衣袖。
  他惊愕回首,便对上绽梅温柔眸光,绽梅对他缓缓摇首。
  “李大人,别去了,御史大人现下正在气头上,谈不出好结果的。”绽梅握着李玄玉衣袖的手微动了动,像在安抚他似地,不想他此时追上去惹得老人家越发恼怒,也更添他的挫败。她瞧得出来,李玄玉已经好累好累了
  “缓一缓,择个日子,再亲至御史大人府上拜访,好不?”
  李玄玉望着她,视线从她拉着他衣袖的那只手上,缓缓游移至她盈满关怀与担忧的面庞。
  恩师担心他,眼前的姑娘也担心他,他明白,但他怎么能不忧心霁阳县内的百姓?
  广顺行一案若是轻判,此例一开,歪风一长,日后不知还有多少个杜家香粉铺要遭抢?不知还有多少孤儿寡母要遭害?他还能怎么办?他怎么不办?
  李玄玉仰天长叹了口气,伸手拧揉紧蹙的眉心。
  学而优则仕,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信仰与目标,但如今,他却是如此厌倦仕途上的人情世故
  “绽梅,你回房吧,外头天冷,大夫说你身子尚未好透,虽可走动,但仍旧吹不得风,你别担心我,我无事。”
  李玄玉向绽梅牵唇微笑,却不知他的笑容,此际在绽梅眼中,却比不笑还更为愁苦。
  情波荡漾,情思漫漫,教她如何不担忧?
  赶在上级衙门介入之前,霁阳县衙率先升堂。
  李玄玉身着官服,威风凛凛地坐在公堂之上,公堂之外挤着一堆看热闹的百姓。
  数位告状者指证历历,就连几位周万里的亲信侍卫们也因周万里平日的苛待吐实认罪。
  历经一番鉅细靡遗的审讯,案情明朗,水落石出,李玄玉手持惊堂木,重重一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