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已经连续好几日了,李玄玉自下了公堂之后便匆匆转入书房,接着,书房灯火势必通明到三更。
  她每日立于后院,望着书房中的点点灯火,怀中攒着钱袋,颇有上回在这儿拿着新鞋发怔的熟悉感,却仍无法将钱袋给出去。
  究竟她是不敢叨扰李大人,所以不能大方相赠?还是她自个儿怯懦胆小,总感给了大人这物事,便具某种心意相属的订情意味,所以迟迟不能相赠?
  绽梅置于身侧的五指微收,好不容易才开口,说的却是与钱袋全然不相干之事。
  “李大人,大夫说绽梅身体已然无碍,不须每日待在房里,绽梅想,在衙里已经叨扰许久,明日,绽梅想回杜家。”
  李玄玉闻言沉默,深黝的眸光捉住她,想挽留,却又找不到理由相留。
  他的羽翼不够宽,自顾尚且不暇,又要如何为她遮风挡雨?十日后,这小小的衙门屋院,他也无法再待
  “也好。你回去之后,一切珍重,有杜大娘与小虎子与你彼此照应,我挺放心。”李玄玉望了她一眼,目光幽幽,眸光落向日头已然落下的天幕,唇边逸出的叹息不可闻。
  绽梅微微一愕。她本以为李玄玉会与几日前一般极力挽留,没想到他居然一口答应,口吻听来落寞且心思重重。
  “李大人,发生何事了吗?”绽梅偏首提问。
  李玄玉微微一晒。“我说无事,你信吗?”
  绽梅摇首。
  她的纤细善感令李玄玉唇畔扬笑,手提到她鬓边,想为她拂去发丝的动作却又倏地一僵,默默收回。
  假若,他已经没有能力照顾她了,实在不该再如此僭越
  “恩师辞官了。”停顿了好半晌,李玄玉如此说道。不愿她太过担忧,于是刻意略过十日后广顺行一案得再审,他得被押解回京之事。
  绽梅惊愕得扬睫睐他。“怎会如此仓促?”
  李玄玉淡淡一笑,没回答她的问题,神思却游走到许多年前的往事。
  “幼时,玄玉家中务家,每日天未亮,我便得与父亲一同提着担子到邻村大市卖菜。”
  绽梅抬眸望着李玄玉,有些讶异他会突然提起年幼之事,却又在此时想起他曾经说过的话,他说——“绽梅,每个人都有曾经,你有你的过去,我也有我的从前。”
  所以,如他所言,他听得了她的过去,便也交出他的从前吗?
  他与她交心,而她竟连一个小小的钱袋都给不出去绽梅敛眸,一阵心虚耳热,左胸竟莫名促跳。
  李玄玉此时心思重重,浑然未觉她的不安,只迳自向她倾吐道:“之后,大市去熟了,我街路摸遍了,每日一早,爹爹担子都还没落地,我便跑过了几条巷路,拐了好几个弯去偷听学堂的夫子讲课,那时学堂里的夫子,便是恩师。”
  想必,是御史大人辞官之事令李玄玉心生感慨,才会突然忆起从前吧?
  绽梅垂眸颔首,静静聆听。
  “当时,恩师尚未入朝为官,在学堂里见我来,也不赶我,有时,甚至还问我上回听的记住了没有,还回答我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后来,几年过去,爹突然染怪病,先是腿不能行,最后却一病不起,我没空逛学堂之后,恩师倒是时常过来瞧我和爹,有时,甚至还塞些银钱给娘我满十三岁那年冬,父亲捱不过走了,没几个月,母亲也因忧思过度辞世,我家中骤变,一亩小田尚不及变卖,便被从未谋面的亲戚强占了去”
  怎会如此?绽梅心头一紧,清楚感受到李玄玉话中的无奈与怅然,眸光紧瞅着他,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李玄玉视线与她相凝,唇畔有笑,笑中有苦。
  “恩师恰好那年授命为官,怜我无依,便问我要不要与他一同上京,此后,我便寄食在恩师家中,成为恩师门生”李玄玉闭眸又掀,望着她的眸中郁色深浓。
  “绽梅,我不愿小虎子与杜大娘如我当年般被欺侮,想象恩师当年一般锄强扶弱,照顾幼小,可却因此得罪了恩师,还碍了他的仕途,你说,我这算不算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绽梅望着他,想说些什么,又觉无论说些什么都不恰当,方寸绞疼,一阵剧烈难以招架的疼,为他曾有的遭遇,为他如今的处境
  “李大人,说出来,便是过去了。”怔愣了许久,最后,绽梅如此对李玄玉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