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3)
她低声道:“要变天了。”
轰隆的雷声盖去了她的低语,可站在她身边的皇甫迟却听得再清楚不过,他踱着无声的步子来到她的书案前,看着那支犹沾着墨汁的笔,回想着方才纪非在摺子里,为沁王安下的罪名,并非一开始时所拟定的科举舞弊,而是造反。
科举舞弊只是一团纠结线绳的尾端,掏空户部的存银与垄断国内的盐米才是最大罪证。
沁王藉由金钱堆累而成的欲望,自一开始时的偷偷贪污政务上数目不大的款项,到赈灾所用的赈银,到买断盐场抬高盐价,到私建民仓暗中鲸吞朝廷官粮、令市场米价居高不下,再到科举舞弊大赚士子文人的银两
这些年来,沁王的欲望变得深不见底,所谓的贪婪蒙蔽了他的双眼,进一步烘托出他站在九五之上的野心,为了金钱,他一年走得比一年远,伸入朝中的两手,一年伸得比一年长且深。
同样也是因为金钱,纪非寻着沁王一路所做的买卖,收买、囚禁了沁王旗下产业的掌事总管,逼他们吐出账册与沁王富得流油的家产,令他们托出盘根错结的商事脉络,同时亦将朝中与沁王交好的朝臣们的家底给查了个仔细,在将他们交给纪家之人逼供,折腾了他们的家族好阵子后,再策反那受不住折磨的朝臣们联表上书其罪证,然后,她为富可敌国的沁王,亲手安上了一个挟民生命脉准备日后造反的确实罪名。
当冬日来临时,朝中一如纪非所言的风云变色,停留在京中的抚远将军纪尚义,奉皇帝旨意迅雷不及掩耳地包围了沁王府,然后宰相纪尚恩与太子带着一干大臣,来到了沁王府进行大规模的抄家。
春嬷嬷恭谨地站在纪非的面前向她请示。
“小姐,这些沁王的党羽该如何处置?”
“太子有何旨意?”纪非闭眼揉着两际,提不起精神地问。
“太子的意思是,若无害,就别赶尽杀绝了。”
“妇人之仁。”她缓缓睁开双眼“除恶务尽,该死的一个都不可放过,没涉入其中的,就安个罪名全都流放到太子名下的那几座铁矿矿山去。”
春嬷嬷攒着眉,语气中有着不忍“可包括亲族,人数有数百人。”
“将剩余之人送至东南盐场。”
春嬷嬷惶然地睁大了眼,在那些罪臣的亲族之中,有一半皆是老弱妇孺,而他们在那等恶劣的环境之中,怎么可能活得下来?就算是命磺点,他们又能撑过几年?
“其心不诛,天下难平,造反不需理由更不需天时地利人和,只要尚存一心。”纪非决定将日后反叛的火苗自一开始就捻熄“太子若问起,你就这么告诉他。”
“是。”
“兰。”
“小姐有何盼咐?”兰总管快步自门外走进来,差点就撞上隐身在室内,却一时分了心的皇甫迟。
“陪我走趟天牢。”算算日子,她也该去会一会那名财神爷投胎的沁王了。
“是。”兰总管虽不知她怎会突有这念头,但还是去准备联系太子的人手,事先打点好一切。
皇甫迟不语地走出书房,先一步来到了纪府外头,等着更衣后的纪非登上非官家的马车,避人耳目地前往天牢。
对于天牢的地理环境,与这儿又关了些什么人,初次踏进天牢的纪非完全不感兴趣,由兰总管领着来到了天牢最底层的黑牢之后,她站在牢栏外,看着里头在黑暗中待久了,因而一时难以适应火把丛丛火光的沁王,正一手半掩着脸,眯着眼看向她。
“是你”“很意外?”
沁王冷冷哼了哼“我只意外纪家竟能将你的小命看得这么牢。”
他不在乎他不明不白的输在她手上的原因,更不想知道她是怎么将他扳倒的?
皇甫迟两手环着胸,靠在墙上对那个诡异的凡人翻着白眼,颇想上前剖开他的脑袋,看着里头究竟装了些什么。
“你太小看纪氏一族也太小看我了。”纪非不以为杵,转身盼咐“来人,看座。”
“不知未来的太子妃今日怎会屈尊驾临?”沁王不解地看着她坐在兰总管找来的椅里,一副闲适的模样。
“我是来告诉你,你已不是沁王了。”她交握着十指“另外,我有件私事找你。” ↑返回顶部↑
轰隆的雷声盖去了她的低语,可站在她身边的皇甫迟却听得再清楚不过,他踱着无声的步子来到她的书案前,看着那支犹沾着墨汁的笔,回想着方才纪非在摺子里,为沁王安下的罪名,并非一开始时所拟定的科举舞弊,而是造反。
科举舞弊只是一团纠结线绳的尾端,掏空户部的存银与垄断国内的盐米才是最大罪证。
沁王藉由金钱堆累而成的欲望,自一开始时的偷偷贪污政务上数目不大的款项,到赈灾所用的赈银,到买断盐场抬高盐价,到私建民仓暗中鲸吞朝廷官粮、令市场米价居高不下,再到科举舞弊大赚士子文人的银两
这些年来,沁王的欲望变得深不见底,所谓的贪婪蒙蔽了他的双眼,进一步烘托出他站在九五之上的野心,为了金钱,他一年走得比一年远,伸入朝中的两手,一年伸得比一年长且深。
同样也是因为金钱,纪非寻着沁王一路所做的买卖,收买、囚禁了沁王旗下产业的掌事总管,逼他们吐出账册与沁王富得流油的家产,令他们托出盘根错结的商事脉络,同时亦将朝中与沁王交好的朝臣们的家底给查了个仔细,在将他们交给纪家之人逼供,折腾了他们的家族好阵子后,再策反那受不住折磨的朝臣们联表上书其罪证,然后,她为富可敌国的沁王,亲手安上了一个挟民生命脉准备日后造反的确实罪名。
当冬日来临时,朝中一如纪非所言的风云变色,停留在京中的抚远将军纪尚义,奉皇帝旨意迅雷不及掩耳地包围了沁王府,然后宰相纪尚恩与太子带着一干大臣,来到了沁王府进行大规模的抄家。
春嬷嬷恭谨地站在纪非的面前向她请示。
“小姐,这些沁王的党羽该如何处置?”
“太子有何旨意?”纪非闭眼揉着两际,提不起精神地问。
“太子的意思是,若无害,就别赶尽杀绝了。”
“妇人之仁。”她缓缓睁开双眼“除恶务尽,该死的一个都不可放过,没涉入其中的,就安个罪名全都流放到太子名下的那几座铁矿矿山去。”
春嬷嬷攒着眉,语气中有着不忍“可包括亲族,人数有数百人。”
“将剩余之人送至东南盐场。”
春嬷嬷惶然地睁大了眼,在那些罪臣的亲族之中,有一半皆是老弱妇孺,而他们在那等恶劣的环境之中,怎么可能活得下来?就算是命磺点,他们又能撑过几年?
“其心不诛,天下难平,造反不需理由更不需天时地利人和,只要尚存一心。”纪非决定将日后反叛的火苗自一开始就捻熄“太子若问起,你就这么告诉他。”
“是。”
“兰。”
“小姐有何盼咐?”兰总管快步自门外走进来,差点就撞上隐身在室内,却一时分了心的皇甫迟。
“陪我走趟天牢。”算算日子,她也该去会一会那名财神爷投胎的沁王了。
“是。”兰总管虽不知她怎会突有这念头,但还是去准备联系太子的人手,事先打点好一切。
皇甫迟不语地走出书房,先一步来到了纪府外头,等着更衣后的纪非登上非官家的马车,避人耳目地前往天牢。
对于天牢的地理环境,与这儿又关了些什么人,初次踏进天牢的纪非完全不感兴趣,由兰总管领着来到了天牢最底层的黑牢之后,她站在牢栏外,看着里头在黑暗中待久了,因而一时难以适应火把丛丛火光的沁王,正一手半掩着脸,眯着眼看向她。
“是你”“很意外?”
沁王冷冷哼了哼“我只意外纪家竟能将你的小命看得这么牢。”
他不在乎他不明不白的输在她手上的原因,更不想知道她是怎么将他扳倒的?
皇甫迟两手环着胸,靠在墙上对那个诡异的凡人翻着白眼,颇想上前剖开他的脑袋,看着里头究竟装了些什么。
“你太小看纪氏一族也太小看我了。”纪非不以为杵,转身盼咐“来人,看座。”
“不知未来的太子妃今日怎会屈尊驾临?”沁王不解地看着她坐在兰总管找来的椅里,一副闲适的模样。
“我是来告诉你,你已不是沁王了。”她交握着十指“另外,我有件私事找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