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宣武大帝……(5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于这天下间,也只曾得见黄石山人的画,能有此般功力与意境。
  孔珂神色自若地落下最后一笔,没有看在场任何一人的脸色表情。
  淡定地从袖口掏出了一枚印章。
  画作的落款之处,便清晰地跃然其上了几个朱红的极有韵味的大字
  黄石山人。
  在场众人全被这一出彻底震撼在了原地。
  方才说着若是今日黄石山人也在此处会作何画作的人,此刻双眸满是不敢置信“孔珂,你就是黄石山人”
  据当时在场之人传述。
  孔珂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非常非常风轻云淡地对回了一句“抱歉,黄石山人的模样可是让仁兄失望了”
  五岁之时就作下名诗,多年来仿佛没有创作瓶颈地写出了无数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被诸国王侯将相都奉为佳作拜读的孔珂。
  和横空出世,一手丹青令人如痴如醉、每逢墨宝现世千金难得的黄石山人。
  竟然是同一人
  一夜之间,这个消息传遍盛京,传遍大宣,随着风声、雨水、鸟鸣、人贺传遍天下。
  至此,孔珂在其生于人世之时,甚至追溯往前数百年,都是数得上号的文学大家。
  大诗人,大画家。
  或许前面加上“传奇”二字,也不会有太多异议。
  也因此,无法因科举入仕的孔珂,最终以另一种方式,以他自身世人无出其右的才名,另类入了朝堂。
  楚深和,给这位大诗人、大画家,封了三品的翰林供奉。
  孔家想要这位后辈光耀门楣的愿望,殊途同归,心想事成。
  不过,据当时在一线的,亲眼见证了黄石山人第一次露出真面目的人所言。
  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观都受到了震撼,过往所学皆无法表述那一刻的所思所想
  楚深和在听说之时,设想了一下如果自己在场会是何反应,当时的他也是只能想到惊喜震撼之类的词语。
  但到了现代
  他大概觉得,两个字足以形容
  卧槽。
  而且,因为后来相处甚多,对翰林供奉的秉性有些了解、并且内心不乏也有那么点恶趣味的他觉得。
  如果用现代的又一个二字词语形容
  孔珂当日主动又不经意地卸下了那层马甲,不就是“装逼”么。
  而且,是在大号小号,大诗人和大画家两者的声名与号召力都鼎盛之时,合二为一。
  大概就是两个神格塑就了一场最高级别的装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