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还是回忆 神医的风范(8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感觉自己好像被阳光彻底笼罩,从此走在骄阳之下、清风之间,再无枷锁。
  无有来路,却寻觅到了归途。
  他记得那天他哭得一如初见陛下那日。
  十三岁的少年当年在七岁的孩童面前哭得撕心裂肺。
  是因为觉得人生昏暗、无法存活。
  二十岁的青年又在十四岁的少年天子面前哭得泣不成声。
  是因为觉得翻天覆地,人生从此,彻底走在光明之下。
  他也觉得自己哭得不像话,分毫没有男子气概。
  他有些沮丧地想,难道是因为自己是个太监吗
  因为他已经不是正常男子了,所以学了女子的“娇滴滴的做派”
  翌年,老院判确实年纪大了,最终在六十一岁生辰那日,驾鹤西去。
  陛下分毫没有顾及他是个太监,力排众议,当然也是因为他确实一手医术力压群雄。
  他以二十一岁的年纪,当上了太医院院判。
  陛下似乎一直都觉得在两人的君臣关系中,似乎是他贡献地更多。
  但陛下从来不知道。
  没有陛下,十三岁的那个少年应该就已跳下冰池,死在无人问津的水底了。
  又或者没有陛下,他会屈从于那个老太监,从此成为一个行尸走肉,最后的结局总也落不得好。
  没有陛下,他的血海深仇难报。
  没有陛下,他不会有机会在老院判身边学习,享受了最好的医学教育,还落了个神医的名号。
  没有陛下,他只是一个小太监,不会是太医院院判,不会受万人尊敬还青史留名。
  没有陛下,哪里还会有他呢
  只是,他被称作神医,最想救的那个人却最终没有救下。
  宣武十三年,得闻陛下在热河行宫崩逝,遗体正在送往盛京。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样一路跌跌撞撞地回到盛京,不敢相信地趴在陛下的棺椁之前。
  他甚至发了疯般地想让宰相开馆,他要亲自摸过陛下的脉搏才相信。
  世人都赞他能活死人肉白骨。
  说不定,他真的能呢
  当然,这个离谱的提议被宰相否决了。
  那位陪着大宣历经风雨的三朝元老,在告老还乡时有多欣慰,一张苍老的面上竟还有年轻时的意气昂扬。
  但在陛下的棺椁之前,竟也透出了暮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