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选择(2 / 3)
宪宗不肯误了早朝,便没宣太医。弄得妁慈很是惦念,估计着宪宗下朝的时辰,让太医侯在坤宁宫外。
邻近中午的时候,太医来回禀说,陛下身体康健,一点小风寒而已,不碍事。
昨日从御乐坊带回来的女孩子礼节粗疏,妁慈便把她们丢给尚仪姑姑重新教导。那几个女孩子很上进,规矩学得极刻苦,中午用膳的时候,已经能把托盘举得齐眉向妁慈进羹汤了。
妁慈略觉得□得有些过,不过尚仪姑姑说,以元禄太妃的挑剔程度,这种仪态说不定还入不了她的眼。何况这些女孩子从小修习歌舞,对女工几乎一窍不通,也只能从行止上找回场子来。
妁慈权衡了一下,还是对她们说:“你们日后要跟随元禄。元禄其人,你们昨日也见过了,若是愿意为他吃些苦头,便跟着姑姑们在学几日。若是不愿意……”
显然是妁慈小瞧了元浚的魅力,她还没出下文,四个女孩子已经齐刷刷表态:“愿意愿意,奴婢愿意!”
而尚仪姑姑们就在后面威而不怒道:“皇后跟前,不得喧哗!”
四个女孩子同时噤声。
妁慈看她们这么积极,那半句:“也有蒙混过关的办法。”还是咽了回去。
毕竟她们是去给人作妾的,还是小心为妙,妁慈自己的办法也未必适用于她们。
妁慈午膳传得早了些,快吃完的时候,外面来人通禀,说宪宗赐加了两个菜。从食盒里取出来一看,不过一盘一品豆腐,一盘翡翠虾环,都是家常菜肴。
来送赏的是个面生的小太监,妁慈命人取了银子赏了他,笑问:“皇上怎么想起这一茬?”
小太监答道:“皇上没说缘由,只说以后午膳他吃什么,娘娘就吃什么。今日御膳房来不及改了,皇上就挑了两盘送过来,说是他吃着最鲜嫩,让娘娘也尝尝。”
妁慈猜着宪宗也许是在向她表示亲近。联系到这两日宪宗新染上的胡乱亲人的毛病,妁慈觉得自己大概也许可能是……真的被宪宗纳入花心名单了。
她知道以自己现在的立场,若宪宗真有什么打算,她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她忽然有些希望宪宗能一直保持着醉酒后,那种楚楚可怜的小孩子的姿态。
他醒着的时候固然也很好,然而不安多疑的性格让他不能全心的喜爱谁。妁慈每每被他猜忌试探挑剔嘲讽,很觉得伴君如伴虎,但妁慈也明白,当她寻找各种理由抗拒时,她其实已经正视了宪宗的感情,无论这感情是真是假,是认真还是随便。
于是她暂时放下了心中疑虑,认真考虑着秋日滋养,给他煲个什么汤送去。
下午的时候修仪阿林的娘和嫂子递了牌子。他们赶了五天路终于入京,如今迫不及待要见修仪阿林一面。
妁慈给他们签了勘和,命人去报给修仪阿林知道。
彼时修仪阿林正跟碧儿盘点这个月宪宗和妁慈给的赏赐。她倦怠了一个月,不闻世事。虽有碧儿帮她上下打点,但只照料开解她一个已经劳心劳力了,哪有闲暇经营人际?因此难免多有疏漏。
修仪阿林比她透彻,也不贪恋财物。边打点着,边随手将那些华而不实的珠玉珍宝送往各宫,只说是中秋的回礼。她打算一对沉甸甸的金累丝凤蝶珠簪送给庆瑞宫曾淑珍时,碧儿终于忍不住抱怨:“娘娘的首饰都朴素古旧得很,就比如前日宴饮,都找不出能带出去的。难得有这么贵重典雅的,为何不自己带着,却要送人?娘娘没见那日曾修容的打扮吗,胜过娘娘几倍了,还送?”
修仪阿林若有所思道:“多亏你提醒,我几乎疏忽了。这是皇后赏的,我不该随意送人,还是留着。把那套翡翠打的首饰送她吧。”
碧儿还要劝,修仪阿林已经笑道:“别小家子气,我带上这些东西反而俗气,留着做什么?让人眼红?还是给你当嫁妆?”说着若有所思道,“倒确实也该作此打算了……那就把那套羊脂白玉的留下吧。”
碧儿恼她不正经,委屈道:“人家跟娘娘说正经的,娘娘就知道取笑人。”
修仪阿林笑道:“倒是我的不是了……不过我也不是说笑的,你看皇后宫里的阿珠阿玉不就出去了吗?但凡我有皇后的手段,定然也想办法把你弄出去。”
碧儿听着便红了眼圈:“娘娘可是觉得我笨,伺候不好了?”
修仪阿林笑道:“可不是笨吗?我对你好,你却疑我嫌弃你。”
碧儿正要再说,妁慈派来通禀的人便到了。碧儿心中大觉宽慰,也不计较修仪阿林的话,笑说:“娘娘把东西留下,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修仪阿林随手抓了两颗珍珠打赏给来送信的,说道:“多谢姑姑跑一趟。劳烦娘娘惦记着,改日我亲自前去拜谢。” ↑返回顶部↑
邻近中午的时候,太医来回禀说,陛下身体康健,一点小风寒而已,不碍事。
昨日从御乐坊带回来的女孩子礼节粗疏,妁慈便把她们丢给尚仪姑姑重新教导。那几个女孩子很上进,规矩学得极刻苦,中午用膳的时候,已经能把托盘举得齐眉向妁慈进羹汤了。
妁慈略觉得□得有些过,不过尚仪姑姑说,以元禄太妃的挑剔程度,这种仪态说不定还入不了她的眼。何况这些女孩子从小修习歌舞,对女工几乎一窍不通,也只能从行止上找回场子来。
妁慈权衡了一下,还是对她们说:“你们日后要跟随元禄。元禄其人,你们昨日也见过了,若是愿意为他吃些苦头,便跟着姑姑们在学几日。若是不愿意……”
显然是妁慈小瞧了元浚的魅力,她还没出下文,四个女孩子已经齐刷刷表态:“愿意愿意,奴婢愿意!”
而尚仪姑姑们就在后面威而不怒道:“皇后跟前,不得喧哗!”
四个女孩子同时噤声。
妁慈看她们这么积极,那半句:“也有蒙混过关的办法。”还是咽了回去。
毕竟她们是去给人作妾的,还是小心为妙,妁慈自己的办法也未必适用于她们。
妁慈午膳传得早了些,快吃完的时候,外面来人通禀,说宪宗赐加了两个菜。从食盒里取出来一看,不过一盘一品豆腐,一盘翡翠虾环,都是家常菜肴。
来送赏的是个面生的小太监,妁慈命人取了银子赏了他,笑问:“皇上怎么想起这一茬?”
小太监答道:“皇上没说缘由,只说以后午膳他吃什么,娘娘就吃什么。今日御膳房来不及改了,皇上就挑了两盘送过来,说是他吃着最鲜嫩,让娘娘也尝尝。”
妁慈猜着宪宗也许是在向她表示亲近。联系到这两日宪宗新染上的胡乱亲人的毛病,妁慈觉得自己大概也许可能是……真的被宪宗纳入花心名单了。
她知道以自己现在的立场,若宪宗真有什么打算,她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她忽然有些希望宪宗能一直保持着醉酒后,那种楚楚可怜的小孩子的姿态。
他醒着的时候固然也很好,然而不安多疑的性格让他不能全心的喜爱谁。妁慈每每被他猜忌试探挑剔嘲讽,很觉得伴君如伴虎,但妁慈也明白,当她寻找各种理由抗拒时,她其实已经正视了宪宗的感情,无论这感情是真是假,是认真还是随便。
于是她暂时放下了心中疑虑,认真考虑着秋日滋养,给他煲个什么汤送去。
下午的时候修仪阿林的娘和嫂子递了牌子。他们赶了五天路终于入京,如今迫不及待要见修仪阿林一面。
妁慈给他们签了勘和,命人去报给修仪阿林知道。
彼时修仪阿林正跟碧儿盘点这个月宪宗和妁慈给的赏赐。她倦怠了一个月,不闻世事。虽有碧儿帮她上下打点,但只照料开解她一个已经劳心劳力了,哪有闲暇经营人际?因此难免多有疏漏。
修仪阿林比她透彻,也不贪恋财物。边打点着,边随手将那些华而不实的珠玉珍宝送往各宫,只说是中秋的回礼。她打算一对沉甸甸的金累丝凤蝶珠簪送给庆瑞宫曾淑珍时,碧儿终于忍不住抱怨:“娘娘的首饰都朴素古旧得很,就比如前日宴饮,都找不出能带出去的。难得有这么贵重典雅的,为何不自己带着,却要送人?娘娘没见那日曾修容的打扮吗,胜过娘娘几倍了,还送?”
修仪阿林若有所思道:“多亏你提醒,我几乎疏忽了。这是皇后赏的,我不该随意送人,还是留着。把那套翡翠打的首饰送她吧。”
碧儿还要劝,修仪阿林已经笑道:“别小家子气,我带上这些东西反而俗气,留着做什么?让人眼红?还是给你当嫁妆?”说着若有所思道,“倒确实也该作此打算了……那就把那套羊脂白玉的留下吧。”
碧儿恼她不正经,委屈道:“人家跟娘娘说正经的,娘娘就知道取笑人。”
修仪阿林笑道:“倒是我的不是了……不过我也不是说笑的,你看皇后宫里的阿珠阿玉不就出去了吗?但凡我有皇后的手段,定然也想办法把你弄出去。”
碧儿听着便红了眼圈:“娘娘可是觉得我笨,伺候不好了?”
修仪阿林笑道:“可不是笨吗?我对你好,你却疑我嫌弃你。”
碧儿正要再说,妁慈派来通禀的人便到了。碧儿心中大觉宽慰,也不计较修仪阿林的话,笑说:“娘娘把东西留下,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修仪阿林随手抓了两颗珍珠打赏给来送信的,说道:“多谢姑姑跑一趟。劳烦娘娘惦记着,改日我亲自前去拜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