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请教(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妁慈只觉得这别扭可爱得紧,也不点破,笑道:“那臣妾就给陛下讲个故事吧。”
  见俊饶有趣味看着她,目光带笑,道:“嗯,讲吧。”
  妁慈道:“楚国人喜爱绚烂瑰丽,就连文辞也比别处都华美。秦国人却简朴尚武,少有舌灿莲花的人。楚国派到秦国的使者,个个能言善辩。秦王口拙,说不过他们,心中愤懑不平,就向甘茂求教……陛下可知道甘茂其人?”
  见俊点点头,“一个习百家之术的武将,曾帮助秦王经略汉中。”顿了顿又说,“是甘罗的祖父。”
  ——他特地提到甘罗,显然依旧对自己的年龄耿耿于怀。
  妁慈笑道,“不错,陛下想,甘罗十二岁说赵王,辩才如此了得。他的祖父还能说不过楚使?但是甘茂却没有教秦王怎么辩论。他对秦王说:若楚国再派能言善辩的来,不管他们说什么,王都不要理会。直到他们换了不善言辞的,您再好好听他们说什么。”
  见俊似笑非笑道:“皇后是说,以后只要他们说朕听不懂的话,朕就把他们奏请的事晾在一边?等他们说明白了再议?”
  妁慈摇头笑道:“后宫不干政,我只是说个故事罢了。”
  见俊道:“没关系没关系……皇后母仪天下,而国政事干万民。皇后过问朝政就好比母亲过问子女的生计,谁也不能说什么。”
  妁慈注视着见俊的眼睛,心想你若真这么想,就不要露出这种暗藏锋芒的眼神来。但她还是笑着继续说下去,“陛下不需搁置——只需换个能说明白的人说给您听。”
  见俊若有所思,“可是……谁既真的明白,又肯对朕说明白?”
  妁慈道:“这便要陛下自己查访了。”
  见俊想了一会儿,忽然对妁慈笑道:“太傅从没这么教过朕。”
  妁慈有种教坏了孩子的自责感——她能明白太傅的顾虑。见俊跟他的祖父父亲都不同,他十二岁便即位,还没学会做人先就当了皇帝。他不曾了解民事疾苦,也不曾在朝中学习历练,他对朝政和民生的全部理解都是想当然耳,并且没有机会真正去体验。这样一个皇帝如果不习仁术,先学权谋。谁知道他会把天下弄成什么样子?与其无知而狡诈,太傅宁肯他无知而笨拙,所以只跟他说仁心。
  但是妁慈比太傅了解见俊——见俊本性善良好学,肯定不会走太歪。而且他日后还要遭遇患难,若不先学会这些机巧,必然要多吃很多苦。
  自从看到见俊背上的刀疤,妁慈便在犹豫是否要继续躲事。
  但是,世间安得双全法?
  既然见俊都对她开口了,她为何不能毫无保留?
  “可是,陛下听不懂,也未见得是太保太师有所保留。”妁慈试着抽了抽手,本以为是徒劳,谁知见俊竟顺势放开了。
  妁慈坐正了,见俊也翻身回来,与她面对面听着。
  “陛下还年轻,对西北局势也不熟悉,有些事听不明白也很正常。内阁本来就是为君分忧的,处置这些疑难杂症是他们的本分。何况陛下还病着,也操劳不得,何不就让内阁看着处理了?”
  妁慈看他头发从耳后滑出来,便伸手给他抿回去,随手揉了揉他的耳垂。见俊眯着眼睛,觉得很是舒服。
  “但是他们只知道吵架……”他小声抱怨道。
  ——虽然比起同心合力,他更喜欢看他们吵架。
  妁慈道:“国家大事不反复争论怎么成?吵吵才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真成了一言堂那才糟糕。”
  “但是他们吵不出结果……”见俊继续说着内阁的坏话,“高宦成太年轻,压不住阵脚。周天赐是浊官出身,说话没分量。其他人都不管拿主意。”
  他顾虑着妁慈,忍着没提太傅。
  妁慈垂头思索了片刻,还是继续道:“何不再填个人入阁?”
  见俊恨不得内阁解散了才好,因此从没想过往里添人。此时心中却忽然有些感悟。他解开了心事,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忽然便玩笑道:“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内阁处置。朕记得当年太宗病重,便是先皇后称制临朝。”他心中很清楚自己不想这么说,可是那声音透过脑海,确凿无疑的从他口中吐出,“妁慈这么聪颖,何不仿先皇后旧例,暂时代朕入朝听政?”
  “妁慈这么聪颖,何不仿先皇后旧例,暂时代朕入朝听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