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还有“销冠“的潜质(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这些人见面打招呼说的都是吃了没喝了没,而今都是你有没有封地……
  人都是盲目跟风,盲目从众。
  他们在得到封地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举家迁移可并不是说说而已。
  可他们却头脑一热,放弃家亩田产,生出悔意,却悔之晚矣……还好换来了爵位封地……前路未知,但他们知道这是光明的。
  皇宫,垂拱殿。
  太子关弘昭拿着折子脚步匆匆的走进,因着急都未事先通传,其面上喜意难散。
  “父皇请看,这是近一个月封地管理规划总署的财政进项……”
  关宁展开折子细看,也露出些惊喜之色。
  这个数额是惊人的,几乎能赶上大宁一季的税收,同时还有大量的田亩房产。
  “怎么卖出这么多封地?”
  关宁说的很直接,出分封之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以地换钱。
  朝廷能掌握最直接的东西就是土地,怎么能把这些土地换成钱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关宁并不禁止还很鼓励。
  义捐得封地并不会影响到战功所得,二者有很大区别。
  比如分等制对义捐者要求更高,而战功所得则是有迂回宽松之策。
  话又说回来,有钱也是本事。
  只是被薅到朝廷了!
  关宁看着明细,很多人为了义捐,都把几代积累的田产出手,这可是压箱底的东西。
  谁都不是傻子,能把这些良田都脱手,只能说他们是遇到更高明的人了……
  关宁近日密集的召见各府衙主官,对这些倒不甚关注。
  “给朕好好说说。”
  随即,关弘昭说了起来。
  “饥饿营销……江淮来的富商团里肯定有托。”
  “托?”
  关弘昭问道:“父皇说的是不是看起来参与,实际上并非真正参与的人?”
  “对。”
  关宁开口道:“上京城跟江淮两地居民人的想法并不一样,江淮那些人是想着把生意做到那边,但绝不会拿出家财田产去换一块封地……”
  “陆正渊是真高明,他营造出一种所有人争抢的局面,让那些原本犹豫不定的人有紧迫感下定了决心,怕晚了,就拿不到了。”
  “是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