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攻击阿拉斯加上(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这种“过失”必竟是例外的。它不能抹杀“空中炮兵”对于许多师、团的快速推进所起的巨大作用。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驱逐机不仅直接攻击了战场上顽抗的敌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摧毁了敌人后方的交通要道和各种联络系统,如桥梁、公路、铁路以及特别重要的通信网。
  因此,敌人陷入了无法摆脱的混乱状态,结果使敌人无法组织抵抗和制定独立的作战计划。敌人必不可少的后续部队的调动也一天比一天困难了。
  而中**队的进攻,从开战的第四天起就转入了“超越追击”中**队开始用比敌人后退快得多的速度插入敌军侧翼实施包围。
  美加联军逃入公路两旁的森林,白天躲在里边不敢出来,因为中国空军从空中压制着他们。到了晚上,他们就越过田野向东面的安维那克河逃窜。虽然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但他们清楚地知道,除了向安维那克河对岸逃跑以外别无生路,只有在东岸才能建立起新的防线。
  然而,中**队也明白,只有在安维那克河的西岸才能包围敌人并迫使他们投降。因此,一定要阻止敌人渡河,必须抢在敌人前面到达河岸。
  于是,在整个战线,以安维那克河为目标展开了激烈争夺战。
  9月7日,中**队侦察机发现在第十集团军右翼前方有美加联军的大部队,集结在一条被森林覆盖着的中等山脉——麦金利山的东北和安维克以南。据估计,集结的中心在拉西克小镇附近的森林地带。它的运动方向很明显,向东直奔安维那克河渡口。
  9月8日,张作霖将军下令实行包围作战。第十四军越过安维克向安维那克河畔的波因霍挺进,准备在那里把北面这扇大门关死。第四军从西侧缓慢接近,阻止朝这个方向突围的美加联军。此外,第十五军从右翼插入敌后,完成包围的态势。
  9月8日早晨,杨飞渡少将的第2轻装突击师派遣大总统战斗队从本方阵地位置出发前往进行侦察。
  这是一支混成战斗队,它以大总统命名。它的组成是;除这个团以外,还有第33装甲营第2连,第80炮兵团第1营和第22高炮团1营。
  这是一支防空火力很强的部队,把它部署在最前线和陆军一起行动,如遇美国飞机空袭,随时都可应战。在这几天疾风般的快速进攻中,没有发现美国飞机。可是,高炮部队的瞄准通信连由于交通堵塞掉了队。只有高炮跟上了陆军的先头部队。
  因为高炮没有瞄准和通信等关键设备,对空中目标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相反在地面战斗中却发挥了威力。具有高速弹道的高射炮弹的穿甲能力无论是步兵还是陆军的炮兵都非常清楚。对目视目标的直接射击尤其厉害。
  中午时分,大总统混成支队的先头部队到达了皮拉托卡村。它跟格雷斯相毗邻,距离四公里。在这里,进攻受挫,来自格雷斯前面的丘陵地带的猛烈炮击把中国步兵赶进了掩体。
  与此同时,发现在南北两条通向格雷斯的公路上有扬起尘土的敌人行进部队。东北方向也发现有部队在调动。西南面的森林虽然很寂静,但那里肯定隐藏着敌人军队。
  敌人的炮兵发疯似地射击着,他们在格雷斯以西三公里的二四一高地压制着整个战场。中**队第八团二连的步兵被派去攻打这个高地,但只前进了几百米。
  指挥着攻击部队的革强上校打算把从东西进入皮拉托卡村的部队部署在村子的西侧。狙击兵们穿过山丘,慢慢地向格雷斯靠近。但是,在离敌人阵地还有一公里处,受到猛烈的炮火阻击。
  十二十分,第二十二高炮团一营首先进入皮拉托卡。营长穿过敌人的步枪、机枪火力网,好不容易找到了革强上校的前线指挥部。在这里,他受命穿过皮拉托卡,在连接皮拉托卡——格雷斯的公路南侧部署火力,直接支援正在苦战的步兵。
  第五连六门20毫米高炮首先参加了战斗。接着又增加了三门。第四排作为营的预备队待命。
  由于停止了正面进攻,开始从南面围攻格雷斯,所以,朱忻雷把这九门炮的炮口调转向南。
  这时,第二和第三连的88毫米重炮业已部署在偏东的一侧,但位置不太理想。这块阵地在陆军15毫米野战榴弹炮阵地旁边的洼地上。因为有山丘,看不见敌人。这个地形对野战榴弹炮倒是理想的。因为它的弹道轨迹呈弧线,可根据前沿观测兵的指示进行射击。
  但高炮的弹道是一条直线,一定要从炮位上看到目标才能射击,而这里却看不见目标。如果把炮搬上山顶可以看到敌人的地方,不等你打出头一发炮弹就会被敌人干掉。
  因此,这时88毫米炮连只能攻击一个很远的目标,也就是偶尔轰击一下格雷斯北面公路上的美加联军纵队,因为这个地方从88毫米炮阵地偶尔可见,但是它却不能支援在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进行殊死战斗的步兵。要想支援他们,高炮掩体的角度就太大了。
  配备在最前沿的是第五连的20毫米高炮。虽然向南进行了炮击,但却遭到了西侧敌人阵地的机枪扫射。在炮位旁边略微动一动就会遭到敌人机枪手的射击。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连长命令立刻避开敌迫击炮和反战车炮的火力网,哪怕只是第三排离开也行。进展还算顺利,第三排的三门炮进入了新的阵地。
  这时正是十八点,美加联军在炮兵、战车、火焰**器的掩护下,从南面发起的第一次反击被中国步兵炮和高炮阻击住了。既然美加联军在白天有信心发起攻击,那么,到了夜间又将如何呢?
  中**队战线最前沿的二四六高地离敌人阵地只有八百米,那里有中**队的炮兵观测员。
  下午他们清查了美加联军一系列机枪和反战车炮的位置。可是,友邻部队炮兵的炮打不着那些火力点,而在这里用20毫米高炮又无济于事。因此再次要求调一门高炮到二四六高地。
  第五连的3号炮最先被士兵们拖到二四六高地前面的山顶上。但是,那里的射界不好,士兵们又把八百公斤重的炮体顺着山坡拖下来,并想顺势推上对面的山坡。然而只推到半山腰就停下来了。
  后来,靠二四六高地观测所全体军官的帮助,才把炮拖到离山顶不远的地方。
  头一个目标的数据早已清楚,炮弹也准备就绪。瞄准手则用观测所的炮兵望远镜捕捉到目标后,泰然自若地坐在座位上。一切准备完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