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荆州防备(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却说孙策使人散布谣言,然蜀地百姓皆闻知蜀中大小城告示,告蜀地百姓,此乃东吴之计。故此蜀地百姓皆不信谣传之言。
  吴王孙策引兵至鄱阳、湖口,使人探知蜀地百姓对谣言之反应如何。
  兵回报吴王孙策实情。吴策道:“以此来看,此次行刺兰飞败露矣。”
  顾雍道:“大王,以臣之见,我道此倒未必。试问大王,如若兰飞乃死,其必料我等之计,乃有仇恨我东吴之心,也必料定百姓生乱,故此安其民心为首要,以保其基业,在非有新君主之前,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张昭道:“大王,臣亦有此意。臣以为兰飞已死,如若兰飞尚在,其必仇恨吴王之计,发兵来讨伐我东吴,然以今形势,可知蜀国正乃立新君主。”
  孙策道:“可是兰飞正北伐中原,何有意引兵来战东吴?小心我等乃中其计。”
  陆逊出道:“那依大王之意,何如?”
  孙策道:“无计可施也。伯言(陆逊的字)以为何如?”
  陆逊道:“无论兰飞是否已死,我认为此时都乃取荆州的大好时机。”
  孙策立来了兴致,道:“伯言之言是何意?”
  陆逊道:“今谣言已散布出,就算蜀地百姓不信,然曹操也必知,虽说曹操未必相信,但兰飞必有防魏之心,不敢轻易引兵来侵东吴以报行刺之仇,此为其一;其二,荆州乃兰飞昔日起事之地,对兰飞非常重要,但对我东吴,更是重中之重,取此地,以大江为险,进可取,退可守,此乃昔日兰飞在荆州起事也正是如此;今荆州未增援相助,我想,以我东吴之兵,取此地乃最佳时机,如若待蜀军平定中原之后,再挥军南下,我东吴如何拒之?”
  孙策点了点头,道:“伯言之言不无道理,然荆州有数十万军把守,且有甘宁、文聘、苏飞等猛将,凤雏庞统、蒋琬等人相助,如何取之?”
  陆逊道:“甘宁重军把守湖口对岸、鄱阳湖蜀军水军亦上万,于此去攻柴桑,久攻难下,不可取也。建昌对豫章,亦不可攻取。然可引一军南下,至临川,进取庐陵、再命建安发兵攻南海,进取蜀军之后,甘宁如引兵去救,可命湖口、鄱阳进兵,其首尾不能顾,我军可胜矣。”
  孙策道:“伯言之计,昔日公瑾也曾有所用,然终未能取得荆州矣。”
  陆逊道:“此一时,彼一时。况昔日如若不是蜀王兰飞引兵自长安来相援,我想都督早已取得荆州矣。今兰飞远在洛阳,只要我军速战,定可得荆州。”
  却说荆南五郡都督甘宁得闻孙策引兵下寨于湖口、鄱阳,这日使人传信于吴王孙策。
  这时孙策正与众人商商议如何攻取荆州之计,一兵入报道:“启禀大王,蜀军荆南都督甘宁使使者来见大王。”
  众人一听,皆为惊讶,孙策命其传入。
  蜀兵入见孙策道:“属下乃受甘都督之命来见吴王,这里有一封信,乃甘都督要我交与吴王亲阅。”蜀兵说着,将一封信从怀里拿出。吴兵接信承上吴王。
  吴王拆信阅后,对蜀兵道:“你可回报甘都督,我此来鄱阳,是乃狩猎,并无此意,叫甘都督大可放心。”
  蜀兵道:“吴王狩猎,我大蜀当然不会过问,不过如若吴王又如三年前一样,‘狩猎’乃狩到我蜀国荆州来了,把我蜀国之兵当着猎物,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吴王孙策笑道:“你回报甘都督大可放心,我东吴与蜀国乃有昔日盟约,再者最近又结为秦晋之好,我怎么可能引兵来侵贵国边境呢?”
  蜀兵道:“如此甚好。我就不打扰吴王议事了,就此告辞。”
  吴王允之,并命兵相送而去。
  陆逊道:“大王,甘宁信中所言何意?为何大王脸色难堪?”
  吴王孙策道:“甘宁好像对我军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一样,方才伯言说引兵绕过柴桑,而向其庐陵进军,此信中也说料定我军如有如此想法,然我想昔日公瑾出兵从此攻入其后,甘宁有此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然谁知,甘宁却说庐陵并未设防,城中兵也不多,如若我军从此引兵去攻,一举可取城,其乃邀我攻城似的。”
  陆逊道:“其故说此地无银三百两,意在说此地早已有兵布防,如此看来,其早有防我之心,此定乃庞统之策。”
  张昭道:“那依大王之见,现我军是战,还是退兵呢?”
  顾雍道:“战与不战,皆难矣。”
  孙策道:“伯言此言何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