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8)
“阳光?是呀,当初就是因为他这份阳光的特质,我才会答应与他交往的。”她轻笑道。“可是随着相处的时间愈久,我愈发觉他其实只是个被保护过度的小孩,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长大成人。”
他闻言皱起眉头,不敢相信她对努力维持了七年的情感,竟然会是得到这样的批注。
“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所以也就希望我照着他的原则走。在每次发生冲突之后,都是我主动降下身段求和,一步一步退让的结果,就是到后来,他对于我的付出,渐渐地看不到了。”
“是我的错。”他当时不该将她交给高承扬,一走了之。
“关你什么事?”她睨他,无法掩饰表情上、口吻中的不可思议。“本来人们对于那些无谓的心结和钻牛角尖,就是要靠自己的学习和不断反思来走出,明明就是我那时候的个性太过逃避,只想依赖他人,虽然表面好强,却不懂得自行建立坚强。”
“所以,是因为他不够花心思来了解你,让你得靠自己摸索如何放开自己?”他将问题绕回。
“也不尽然如此,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你。是你一直尝试灌输给我正向的思考和性格,这些思维一直深植在我的记忆中,让我得以逐步解放自己,而不论过去或现在,也只有在你面前,我才能全然放心地表露情绪。”
“是这样吗?”他深深凝望她,话声喑哑:“能不能告诉我,两年前为什么和他分手?”
她转头凝望着窗外的海涛,半垂双眸,决定不说出实情,于是挑了个最普遍也最实际的答案。“个性不合。”
“是吗?”他的语气有些失望,而后看到她的眼光已经掉回,正在面前的冰咖啡与放在桌上的相片之间溜转,于是主动递了一张面纸给她,让她擦去手指上因为碰触玻璃杯而沾上的水珠。
“你总是随身携带袖珍面纸,这个习惯从国中到现在都没有变过。”她轻轻笑着,低头说道:“瞧!如果是承扬,就不会注意到我需要什么,在想什么。同样的情境,如果坐在我身边的人是他,他只会催我快一点将相片看完。每次同桌吃饭也是一样,他不会顾虑到我动作上的慢条斯理,通常都是很快地将自己的东西吃完以后,就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害我每次吃饭的速度都很赶,活像在赶什么似;有时候明明还没吃饱,却必须直接放弃面前的食物,因为他脸色已经开始烦躁,明显是等得不耐烦了。到后来,我努力让自己跟上他的速度,他却自以为幽默地笑我愈来愈没气质、吃饭愈来愈狼吞虎咽。”
“”看着她低垂浅笑的面容,听着她的喃喃抱怨,他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她是在抱怨,也是在解释,但令他更直接感受到的,是转移话题的企图
“不管他住在哪里,所租赁的地方一定挑选有附设洗衣机的,但是他却宁可将衣服一脱就堆着,等着我看不下去而动手帮他洗衣服,房间的打扫也是一样。当我叫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他却会反过来责备我有洁癖、个性太凶、管东管西又大女人主义,一点也不贤慧。”她轻轻叹气。“其实我也只是讲求公平原则,不希望在以感情为名的现实生活中,总是玩着一厢情愿的你丢我捡游戏,明明该是两个人一起分摊的事情,为什么就因为他可笑的大男人主义,我就要被迫默默接受,甘心做牛做马?”
“舒蔓”
“虽然严格来说,这些其实都只是琐事,听起来也许像是无病呻吟,但问题就出在,所谓的生活,不就是由许许多多琐事堆积起来的吗?就说最起码也最现实的问题好了,也就是因为像这些琐琐碎碎的小冲突,让我相当肯定自己绝对没有办法和他一起走入婚姻,共同生活。可是既然如此,那么这一段连自己都不愿意永久经营的感情,我到底还在坚持什么?”她扬起头看向前方,表情茫然,眉间皱起,眼中满是思虑和不解。“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说,若纯以外貌、家世这些外在条件而言,承扬无可挑剔,对这段情感也相当专一,那么,我还如此苛求他,算不算是自己太不知足了?”
“也或许问题只是出在你的思考比较倾向实际与现实化。”他终于插入话。
“我也明白两个人要想好好相处就应该互相协调、互相包容,可是协调了将近七年却依旧协调不出结果,不免就有点可笑了。”她皱起眉头,积存心中已久的下满和疑惑,一旦起了头就很难停住。“他的人生方向,不会因为我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变;我的人生,却必须因为他而重新规画。他的占有欲强,我便连男性朋友纯粹打个电话问好都得战战兢兢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必须如此小心翼翼,也不明白为什么男人强要女人的心和忠诚,却又不懂得好好珍惜守护?其实大多数时候我的工作压力比他还大,他仍是会以赶论文作为懒惰的理由,不愿回来台北找我,非得要我自己到台中找他。到后来赌气不去台中了,他也真的三个多月不来台北找我,僵持着不跟我联络”
“舒蔓”他愈听愈皱眉,也因为她茫然的眼神而心生不快,于是伸出手覆盖住她的,正色轻声地开口:“现在坐在你面前的人是我,不是高承扬!”
“我当然知道。”她微愣,而后有些尴尬地笑着,看似不着痕迹地抽回手,轻捻着杯中的吸管啜饮。“我只是又习惯性地陷入某种迷思辩证中,想要弄懂自己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个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人这么多年?”
“听过一首歌吗?”手上的空洞传达到心底,竟全是惆怅低落,他垂眸低问。
她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只等着某些领悟与看破而已。
“哪首歌?”
“由港星苏永康所演唱的。”他抬眼深深望入她双眸。“歌名叫做让懂你的人爱你。”
她怔住,无法再直视他诚恳的双眸,于是狼狈地撇开眼。“当然听过,这首歌点破很多恋爱中男女的无奈与挣扎。你的意思是--要我去寻找适合自己、能走入我的生命的人?”
“算是,也不完全是。”他轻轻笑了。“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颜大师,你愈说小女子就愈胡涂,实在是搞不清楚这其中玄妙的道理啊!”她转转眼珠子,再度迎视他的眼光,刻意笑得很灿烂。
“你曾经听过储存加号的论调吗?”他忽然转开话题。
“愿闻其详。”
“这论调是说:人生,就是不停地存放加号,即使没有分数,也是加零,看似什么都没有,但是加号依旧存在,那么以后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将会是从加号开始。如果代入我们所会遭遇的任何事件之中,就像数字可以代入公式一般,都是行得通的。” ↑返回顶部↑
他闻言皱起眉头,不敢相信她对努力维持了七年的情感,竟然会是得到这样的批注。
“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所以也就希望我照着他的原则走。在每次发生冲突之后,都是我主动降下身段求和,一步一步退让的结果,就是到后来,他对于我的付出,渐渐地看不到了。”
“是我的错。”他当时不该将她交给高承扬,一走了之。
“关你什么事?”她睨他,无法掩饰表情上、口吻中的不可思议。“本来人们对于那些无谓的心结和钻牛角尖,就是要靠自己的学习和不断反思来走出,明明就是我那时候的个性太过逃避,只想依赖他人,虽然表面好强,却不懂得自行建立坚强。”
“所以,是因为他不够花心思来了解你,让你得靠自己摸索如何放开自己?”他将问题绕回。
“也不尽然如此,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你。是你一直尝试灌输给我正向的思考和性格,这些思维一直深植在我的记忆中,让我得以逐步解放自己,而不论过去或现在,也只有在你面前,我才能全然放心地表露情绪。”
“是这样吗?”他深深凝望她,话声喑哑:“能不能告诉我,两年前为什么和他分手?”
她转头凝望着窗外的海涛,半垂双眸,决定不说出实情,于是挑了个最普遍也最实际的答案。“个性不合。”
“是吗?”他的语气有些失望,而后看到她的眼光已经掉回,正在面前的冰咖啡与放在桌上的相片之间溜转,于是主动递了一张面纸给她,让她擦去手指上因为碰触玻璃杯而沾上的水珠。
“你总是随身携带袖珍面纸,这个习惯从国中到现在都没有变过。”她轻轻笑着,低头说道:“瞧!如果是承扬,就不会注意到我需要什么,在想什么。同样的情境,如果坐在我身边的人是他,他只会催我快一点将相片看完。每次同桌吃饭也是一样,他不会顾虑到我动作上的慢条斯理,通常都是很快地将自己的东西吃完以后,就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害我每次吃饭的速度都很赶,活像在赶什么似;有时候明明还没吃饱,却必须直接放弃面前的食物,因为他脸色已经开始烦躁,明显是等得不耐烦了。到后来,我努力让自己跟上他的速度,他却自以为幽默地笑我愈来愈没气质、吃饭愈来愈狼吞虎咽。”
“”看着她低垂浅笑的面容,听着她的喃喃抱怨,他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她是在抱怨,也是在解释,但令他更直接感受到的,是转移话题的企图
“不管他住在哪里,所租赁的地方一定挑选有附设洗衣机的,但是他却宁可将衣服一脱就堆着,等着我看不下去而动手帮他洗衣服,房间的打扫也是一样。当我叫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他却会反过来责备我有洁癖、个性太凶、管东管西又大女人主义,一点也不贤慧。”她轻轻叹气。“其实我也只是讲求公平原则,不希望在以感情为名的现实生活中,总是玩着一厢情愿的你丢我捡游戏,明明该是两个人一起分摊的事情,为什么就因为他可笑的大男人主义,我就要被迫默默接受,甘心做牛做马?”
“舒蔓”
“虽然严格来说,这些其实都只是琐事,听起来也许像是无病呻吟,但问题就出在,所谓的生活,不就是由许许多多琐事堆积起来的吗?就说最起码也最现实的问题好了,也就是因为像这些琐琐碎碎的小冲突,让我相当肯定自己绝对没有办法和他一起走入婚姻,共同生活。可是既然如此,那么这一段连自己都不愿意永久经营的感情,我到底还在坚持什么?”她扬起头看向前方,表情茫然,眉间皱起,眼中满是思虑和不解。“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说,若纯以外貌、家世这些外在条件而言,承扬无可挑剔,对这段情感也相当专一,那么,我还如此苛求他,算不算是自己太不知足了?”
“也或许问题只是出在你的思考比较倾向实际与现实化。”他终于插入话。
“我也明白两个人要想好好相处就应该互相协调、互相包容,可是协调了将近七年却依旧协调不出结果,不免就有点可笑了。”她皱起眉头,积存心中已久的下满和疑惑,一旦起了头就很难停住。“他的人生方向,不会因为我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变;我的人生,却必须因为他而重新规画。他的占有欲强,我便连男性朋友纯粹打个电话问好都得战战兢兢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必须如此小心翼翼,也不明白为什么男人强要女人的心和忠诚,却又不懂得好好珍惜守护?其实大多数时候我的工作压力比他还大,他仍是会以赶论文作为懒惰的理由,不愿回来台北找我,非得要我自己到台中找他。到后来赌气不去台中了,他也真的三个多月不来台北找我,僵持着不跟我联络”
“舒蔓”他愈听愈皱眉,也因为她茫然的眼神而心生不快,于是伸出手覆盖住她的,正色轻声地开口:“现在坐在你面前的人是我,不是高承扬!”
“我当然知道。”她微愣,而后有些尴尬地笑着,看似不着痕迹地抽回手,轻捻着杯中的吸管啜饮。“我只是又习惯性地陷入某种迷思辩证中,想要弄懂自己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个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人这么多年?”
“听过一首歌吗?”手上的空洞传达到心底,竟全是惆怅低落,他垂眸低问。
她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只等着某些领悟与看破而已。
“哪首歌?”
“由港星苏永康所演唱的。”他抬眼深深望入她双眸。“歌名叫做让懂你的人爱你。”
她怔住,无法再直视他诚恳的双眸,于是狼狈地撇开眼。“当然听过,这首歌点破很多恋爱中男女的无奈与挣扎。你的意思是--要我去寻找适合自己、能走入我的生命的人?”
“算是,也不完全是。”他轻轻笑了。“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颜大师,你愈说小女子就愈胡涂,实在是搞不清楚这其中玄妙的道理啊!”她转转眼珠子,再度迎视他的眼光,刻意笑得很灿烂。
“你曾经听过储存加号的论调吗?”他忽然转开话题。
“愿闻其详。”
“这论调是说:人生,就是不停地存放加号,即使没有分数,也是加零,看似什么都没有,但是加号依旧存在,那么以后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将会是从加号开始。如果代入我们所会遭遇的任何事件之中,就像数字可以代入公式一般,都是行得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