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7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人流落在民间。”
  他暗地里吸了口气,按照原先和沉湛拟好的台词说道;“十五年前,先帝时陇西一带曾有大瘟疫肆行,后来却有一人广施草药,与人看病,分文不取,皇上那时虽在深宫读书,此人的名号却也是听过的。”
  “你是说”逸帝自幼博闻强记,目光只微微一扫便回忆起来了“云石老人?”
  “正是,臣所指的正是此人。”吴清源点点头“臣惭愧,其实论起来,他还是臣的一位师叔。但论医道,别说是臣,就是臣的恩师,恐怕也是远不及于他。”
  逸帝不由得叹了口气“真如你所言,洛相就有救了。但他们那种人终年游历江湖,行踪不定,这一时半刻的,你要朕派人到哪里去请?”
  “臣知道他眼下在何处。”
  “哦?”逸帝大喜“那么你快去将他请来!”
  “不不,请恕臣无法办到!”他忙又吓得伏首顿地“臣早已听说,云石老人在几年前遇到了一桩烦心事,从此便归隐在钱塘江畔,闭门不出。但凡要求他看病的,钱财事小,只是规矩甚严,若有一丝不合他的意,纵是王侯将相也一概不治!而且”他为难地苦皱起一张老脸“他还有一条出了名的规矩,绝不外出就诊,病人只能亲自去他的医庐。”
  “什么,还有这样的规矩?”逸帝大吃一惊。
  “是。”吴清源咬牙点头“臣字字据实,绝不敢欺瞒皇上!”
  逸帝不做声了,只在御案后缓缓踱步。须臾之后,执笔匆匆写下了什么,沉声道:“罢了,看病救人要紧,朕虽贵为天子,也只能依了他的规矩!满禄——”
  侍立在一旁的小太监赶忙凑过来“奴才在!”
  逸帝把手中刚写就的旨意递给他“让上书房以廷寄知会,此去浙江的沿途各省督抚,做好各自辖下的防范保护,若出了一点纰漏,朕拿他们是问!”
  满禄领命,急忙退出。
  逸帝又对吴清源吩咐“朕会派一队侍卫负责洛相沿途的安危,你也陪着去,小心伺候。”说罢,他感到一丝困倦,不耐地挥挥手“你下去吧,准备妥当,明日就出发。”
  bbscn
  第二日一早。
  晨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
  在竹林的另一头,有三个人在话别。
  而不远处,另有七八个随从在马上等待,那都是沈府中自幼习武的家丁。
  吴清源拱手,恭敬地向洛廷轩低头禀报“下官已备妥了一切,只望右相大人一路上万事小心。”
  “好。”她一颔首,由于心中挂念老父,说完便转身上马急欲出发。
  沉湛陪在一旁,亦翻身跃上另一匹高头骏马,挽起缰绳,诚挚地道;“吴大人也请多保重。”
  言讫,两个人并驾驰出,随后的家丁护卫们亦紧紧跟上。
  尘烟扬起,吴清源呆望了半晌,才慢慢地走至竹林的另一头。
  另一边的阵势却严整得多,百余名禁军侍卫,白钟银甲,列队在官道两旁,当中停了两辆马车。当先一辆大而华美,只是帘幕紧闭,晨风中边角不扬,随后那一辆却小得多。
  “吴大人——”领队的一名侍卫下马迎向前“可否启程了?”
  吴清源还未答话,前面的车厢侧壁忽然掀起一角,探出一张秀美的小脸,原来是小菱。
  只听一片静寂申,她脆生生的声音响起“吴大人,相爷方才点了头,该启程了。”
  “是,下官明白。”吴清源恭敬地低下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