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刚出来的时候好多了。”夏瑶荪答道。
  玉儿打量着夏瑶荪,她瘦了,敛去了昔日的锋芒。这番折磨虽折损了她的面容,添了几根白发,却未折损她的美丽。从前的那股气度如今犹在,更添了一段香艳。
  李叔益大病未愈,眉宇之间却宽心了很多。如今的他可以正大光明地看着妻子,真心地笑着,无须担心什么。他们相互扶持着走过来,总算是苦尽笆来。
  “多谢玉姑娘不记前嫌,搭救之恩。”李叔益感激地说道,夹着轻微的咳嗽。他将妻子的柔荑紧紧握在手里,似是无法忍受片刻的分离。
  玉儿淡笑着让他们把当日的情形描述一遍。
  东平郡王爱妻心切,一直为妻子不肯回来感到沮丧、心疼。他一见到丛王妃便欣喜若狂,应允了所有的事。就在李叔益卧床养伤之际,赵丛烈带着夏瑶荪赶回了王府。一待李叔益好转,东平郡王便要他们二人自谋出路。李叔益本想带着老母同行,丛玉妃却不忍她老人家舟车劳顿、颠沛流离,硬是把李母留了下来,应允着等李叔益安顿下来再派人将李母送去。当日玉儿离开定州前,曾告诉过夏瑶荪若是两人获救而无处可去就到苏州的刺绣作坊找她,是以两人一离开京城就往苏州来了。
  “丛烈,他还好吗?”垂下眼睑,她略显不安地问道。对那个深情的男子,她是心中有愧的。
  夫妻两人对视一眼。李叔益叹口气,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无端端地走了。我也无权说什么。只是丛烈他,他的日子委实不好过啊。”一
  玉儿的手微微颤着:“为什么?”她盯着自己不住发抖的手,问道。
  “他找不到你,不知道你去了哪里,又担心你出了意外,还要和王爷王妃争你的事。你说,他的日子如何能称之为好?”
  “他们一家三口团聚,有什么好争的?”无法再看自己抖得要散了的手指,她别开幽幽的目光。
  “他想让王爷接受你,明媒正娶,迎你人门,王爷不同意。他无法狠下心来丢开年迈的双亲,你又不在他的身边。我瞧他,怕是用不了多少日子,就要倒下了。”李叔益凝重的目光紧锁着玉儿。纵然离开了东平郡王府,他和赵丛烈之间的友情也是无法抹杀的。
  玉儿一抬眼便触到他的目光,心一慌,正端着茶杯的手一抖,杯子掉在了地上,碎了一地,滚烫的茶水泼了她一身。她连忙站起身,道声“失陪”便匆匆回房换衣服去了。
  夏瑶荪端起茶杯,送到李叔益嘴边,伺候他喝下茶水洞道:“你要把她的下落告诉赵丛烈吗?”
  李叔益摇摇头:“京城的形势未定,丛烈无法给她什么。我若贸然行事,只会让丛烈陷入更难的境地。瑶儿,你觉得如何?”
  “从前我亏欠了她,今日又蒙她搭救。她的事,我帮不上忙,自然也不便插手。”夏瑶荪放下杯子,轻拍着他的背。等他咳嗽稍停,又道“我现在只想等你病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等娘来了,我们一家就团聚了。”
  “那你爹娘呢?”
  “我是个不孝的女儿,早已无颜去见两位高堂。捎个信回家,让他们放心也就是了。我是不会去见他们的了。”
  李叔益伸出双臂拥住她,她也顺势依在他怀里。偏厅的仆人安静地退出去,为他们收拾客房去了。
  "4yt" >4yt四月天"4yt" >4yt
  相比苏州的团聚,京城一隅的东平郡王府显得格外冷清。气氛没有因为丛王妃的归来而有所改善,反倒由于赵丛烈的归来而显得更为低落。
  坐在熙然亭里,一个白衣男子把玩着手中温润的玉佩,偶尔望望天际高飞的雁群划过长空,不留一丝痕迹,沉吟不语。
  “烈儿。”母亲慈爱的呼唤让他敛了心神。
  “娘。”他应道,却没有起身,依旧靠在柱子上。
  丛王妃不敢太过靠近儿子,隔着几步远站定,问道:“那位姑娘是什么人?”
  “我的妻子。”他笃定地答道,漆黑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与怒气。
  “你娶的不是夏家小姐吗?”她想问的说不出来。只得说些大家都已明白的事实。
  “不是,她姓沈。”他不愿和母亲多谈这些。
  “她,她和紫夕什么关系?”思索再三,她还是问了。
  “她是大嫂的义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