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名将赵率教惨死重镇遵化(2 / 3)
魏宝山和马伯通在外面假装喝得热火朝天,喝着喝着还划起拳来,最后舌头也大了,有一句没一句地瞎说。
“山子你等等会儿,我我去查查牢!”
“马马头儿,我我去!”
“算算了吧!你你都喝喝多了!”说罢,马伯通低着头,一步三晃地沿着牢中的过道走了过去,有意无意地就把一串钥匙掉在了地上。
回到桌子房,马伯通偷偷地冲魏宝山挤了挤眼睛:“山山子,睡睡一会儿去吧!”
“不不行,万万一上上面发现了,咱咱们就就坏坏菜了!”
“不会!不会!都都去打打仗了,谁谁来管管咱们啊,走走吧!”
说完,一阵桌椅磕碰的声音,两个人拐进里间,关上门,假装打起了呼噜。
果然,十几分钟后,外面有了动静,两个人睁着眼睛打着呼噜,仔细听着动静。半晌后,门“吱呀”一响,好像是有人出去了。
二人小心推开门,沿着过道往里走了两步,再一看,果然,张开肆和黄天彪不见了!
马伯通冲着魏宝山一乐:“宝山,看着没?咱爷俩就出戏演得不赖吧?”
魏宝山也乐了:“师叔,你这鬼主意可真多!”
马伯通一瞪眼睛:“怎么说话呢?什么叫鬼主意?这叫计谋!妙计的计,智谋的谋!知道不?”
魏宝山哈哈一笑,赶紧和马伯通叫出牢头,吩咐好后,出了牢房,直奔城门,赶赴京城。
且说赵率教,一路快马加鞭,昼夜兼程,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赶到了迁安境内。进入了迁安便放慢了速度,四千骑兵对十万金兵,赵率教也不傻,知道不能正面硬拼,只能出其不意偷袭,方能有可能制胜。一方面苦思破敌良策,一方面派出大量哨探,四处侦察,唯恐中了皇太极的埋伏。
皇太极兵围遵化,一直按兵不动,让大家好好休息。既不升帐,也不议事,只是每天都往城里射一封劝降信,然后便和阿巴泰、岳托等年轻人在帐中谈论兵书,或是和范文程谈史,搞得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太极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眼看着围了四天了,也不打,也没什么计划,莽古尔泰终于坐不住了,找到皇太极,开口就问:“汗王,将士们歇得差不多了,咱们已经围城四天了,要是再不打,援军到了,腹背受敌,可就被动了!”
皇太极带着几分神秘,笑了笑:“五哥,我等的就是援军。”
“什么?这是什么道理?”
“入关以来,咱们所遇之敌,都是不堪一击,五哥想没想过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出奇制胜,打他们措手不及啊!”皇太极摇了摇头:“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明朝能战之兵都在关外,关内军队也就这样子了,根本不堪一击。如今围了遵化,京城一定恐慌,肯定会让袁崇焕勤王。攻城之战不是我八旗军的强项,要是打野战,他袁崇焕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等我们消灭了袁崇焕,就再也没有什么阻碍了!”
“哦,汗王是要设伏?可是袁崇焕能来吗?”
“他非来不可,如果不来,我们攻下遵化,直逼北京,明朝的皇上也饶不了他。现在咱们围住遵化,要比攻下遵化有效多了。一旦攻下遵化,袁崇焕必定回师固守,我们长途奔袭,不适合打持久战,反倒是不好办了。如今只要城未破,袁崇焕就必须来这儿,来了,就必死无疑,不来,违抗圣旨,也是死路一条。五哥不用着急,估计用不了一两天,准保有信儿”
正在这时,有人在帐外高声道:“报!汗王,一支明朝队伍正从山海关向遵化方向开进,现已过了迁安,距此不到五十里!”
皇太极兴奋问道:“多少人马?““大约四五千人!”
“多少人?”
“回汗王,四千余人!”
皇太极摇了摇头,心说:不对啊,袁崇焕手下可不止这些人啊,怎么就来了四千余人,难道说,他这四千多人就能破我十万大军?越想越不对劲,略一思忖,对着门外道:“何人为将?继续打探!”
“嗻!”
莽古尔泰面露喜色:“汗王,是不是袁崇焕来了?” ↑返回顶部↑
“山子你等等会儿,我我去查查牢!”
“马马头儿,我我去!”
“算算了吧!你你都喝喝多了!”说罢,马伯通低着头,一步三晃地沿着牢中的过道走了过去,有意无意地就把一串钥匙掉在了地上。
回到桌子房,马伯通偷偷地冲魏宝山挤了挤眼睛:“山山子,睡睡一会儿去吧!”
“不不行,万万一上上面发现了,咱咱们就就坏坏菜了!”
“不会!不会!都都去打打仗了,谁谁来管管咱们啊,走走吧!”
说完,一阵桌椅磕碰的声音,两个人拐进里间,关上门,假装打起了呼噜。
果然,十几分钟后,外面有了动静,两个人睁着眼睛打着呼噜,仔细听着动静。半晌后,门“吱呀”一响,好像是有人出去了。
二人小心推开门,沿着过道往里走了两步,再一看,果然,张开肆和黄天彪不见了!
马伯通冲着魏宝山一乐:“宝山,看着没?咱爷俩就出戏演得不赖吧?”
魏宝山也乐了:“师叔,你这鬼主意可真多!”
马伯通一瞪眼睛:“怎么说话呢?什么叫鬼主意?这叫计谋!妙计的计,智谋的谋!知道不?”
魏宝山哈哈一笑,赶紧和马伯通叫出牢头,吩咐好后,出了牢房,直奔城门,赶赴京城。
且说赵率教,一路快马加鞭,昼夜兼程,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赶到了迁安境内。进入了迁安便放慢了速度,四千骑兵对十万金兵,赵率教也不傻,知道不能正面硬拼,只能出其不意偷袭,方能有可能制胜。一方面苦思破敌良策,一方面派出大量哨探,四处侦察,唯恐中了皇太极的埋伏。
皇太极兵围遵化,一直按兵不动,让大家好好休息。既不升帐,也不议事,只是每天都往城里射一封劝降信,然后便和阿巴泰、岳托等年轻人在帐中谈论兵书,或是和范文程谈史,搞得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太极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眼看着围了四天了,也不打,也没什么计划,莽古尔泰终于坐不住了,找到皇太极,开口就问:“汗王,将士们歇得差不多了,咱们已经围城四天了,要是再不打,援军到了,腹背受敌,可就被动了!”
皇太极带着几分神秘,笑了笑:“五哥,我等的就是援军。”
“什么?这是什么道理?”
“入关以来,咱们所遇之敌,都是不堪一击,五哥想没想过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出奇制胜,打他们措手不及啊!”皇太极摇了摇头:“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明朝能战之兵都在关外,关内军队也就这样子了,根本不堪一击。如今围了遵化,京城一定恐慌,肯定会让袁崇焕勤王。攻城之战不是我八旗军的强项,要是打野战,他袁崇焕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等我们消灭了袁崇焕,就再也没有什么阻碍了!”
“哦,汗王是要设伏?可是袁崇焕能来吗?”
“他非来不可,如果不来,我们攻下遵化,直逼北京,明朝的皇上也饶不了他。现在咱们围住遵化,要比攻下遵化有效多了。一旦攻下遵化,袁崇焕必定回师固守,我们长途奔袭,不适合打持久战,反倒是不好办了。如今只要城未破,袁崇焕就必须来这儿,来了,就必死无疑,不来,违抗圣旨,也是死路一条。五哥不用着急,估计用不了一两天,准保有信儿”
正在这时,有人在帐外高声道:“报!汗王,一支明朝队伍正从山海关向遵化方向开进,现已过了迁安,距此不到五十里!”
皇太极兴奋问道:“多少人马?““大约四五千人!”
“多少人?”
“回汗王,四千余人!”
皇太极摇了摇头,心说:不对啊,袁崇焕手下可不止这些人啊,怎么就来了四千余人,难道说,他这四千多人就能破我十万大军?越想越不对劲,略一思忖,对着门外道:“何人为将?继续打探!”
“嗻!”
莽古尔泰面露喜色:“汗王,是不是袁崇焕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