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4)
有人向大队交出了一只半截领子,一个村子暗暗沸腾了。
一位起五更拾粪的老汉,详尽地诉说着那领子的事。
演电影的第二天,在打麦场上,在麦秸垛下,有一个无霜的、纷乱的新坑。老汉看见坑里有团东西白得耀眼,起初以为是几朵白棉花,弯腰拾起,才发现那是半截领子和一个钩针。老汉猜出了那里的一切。他没想声张,可那消息却不胫而走。大队干部找到他,命令他将领子交出来。
干部们判断了那东西的来历,立刻想到知青点。
早饭前,女生们被叫到队部认领子。她们见到那个熟悉的白线团,知道事情已经非同小可,纷纷躲闪着不说话。
杨青最后一个进门,队干部又问杨青。杨青说:"那不是沈小凤的领子吗。"
女生们互相看看,然后冲她使着眼色。
杨青看见了那眼色,但她故意表现着迟钝。她又拿起那领子举到干部们眼前说:"是,这是她的。怎么在这儿?"
杨青和女生们出了大队部,才觉得脸上发烧。她想起一个宗教故事里有个叫犹大的人。原来报复心理和忏悔心理往往同时并存。
沈小凤是耶稣吗?
女生们走在街上先是沉默,后来有人说幸亏杨青认出来了,该让那家伙暴露暴露。又有人开始骂,说大伙都跟着那家伙丢脸。没有人责怪杨青,杨青从来不愿弄清、也不愿回忆她在大队部到底说了些什么。
妇联主任找到沈小凤。沈小凤一切都不否认,还供出了陆野明。她甚至庆幸有人给了她这个声张的机会。
县"知青办"很快就来了一男一女。男名老张,女名小王。端村知青点成了典型,这"典型"彻底沸腾了。
先是腾出两间空房审问当事者。老张审陆野明,小王审沈小凤。
其余男女生,白天练队,晚上学习、"熬鹰"。从路德维奇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直学到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
老张和小王一遍又一遍宣讲着那练队的意义。然后全体知青由本村一名穿戴整齐的复员军人率领,练稍息,练立正,练向后向左向右转,练齐步走,练正步走和匍匐前进。
队伍走得很混乱,男生们边走边起哄。有人故意操起平易话问老张:"我们哪儿错啦?为什么当事人有病,让我们老百姓吃药啊?"
老张严肃地追问:"谁是病人?"
"这还能难倒我们?"有人将头冲沈小凤的屋子一偏。
"不对!"老张说,"从广义上讲,都有病。发生这件事,不是偶然的,必定有它的客观基础。你们你们也太松懈了,摔跤、喝酒"
"还钩领子!"有人尖起嗓子嚷。
"不许添乱!要说有病,都有病!"老张很严肃。
"哎哟妈哟!我的肚子真疼起来喽!"有人捂住肚子弯下腰。
复员军人撇着京腔发出了口令:"卧倒!"
知青们哗啦趴了一院子。鸡飞上了房,瘦猪在圈里怪叫,看热闹的村人立刻就堵死了知青点大门。
"起立!"一院子人又哗地站起来。
"正步走!"
男生们走起正步,盯住复员军人那身在柜底压出死褶的军装,举手喊起口号:"热烈欢迎,老赶进城"
审问每天都在进行。从一开始陆野明表现得就十分顽固。老张问得很详尽,不厌其烦地让陆野明重复着那些细节。陆野明涨红着脸低头不语,但对老张提示给他的那些细节并不否认。
"几次?"老张问他。 ↑返回顶部↑
一位起五更拾粪的老汉,详尽地诉说着那领子的事。
演电影的第二天,在打麦场上,在麦秸垛下,有一个无霜的、纷乱的新坑。老汉看见坑里有团东西白得耀眼,起初以为是几朵白棉花,弯腰拾起,才发现那是半截领子和一个钩针。老汉猜出了那里的一切。他没想声张,可那消息却不胫而走。大队干部找到他,命令他将领子交出来。
干部们判断了那东西的来历,立刻想到知青点。
早饭前,女生们被叫到队部认领子。她们见到那个熟悉的白线团,知道事情已经非同小可,纷纷躲闪着不说话。
杨青最后一个进门,队干部又问杨青。杨青说:"那不是沈小凤的领子吗。"
女生们互相看看,然后冲她使着眼色。
杨青看见了那眼色,但她故意表现着迟钝。她又拿起那领子举到干部们眼前说:"是,这是她的。怎么在这儿?"
杨青和女生们出了大队部,才觉得脸上发烧。她想起一个宗教故事里有个叫犹大的人。原来报复心理和忏悔心理往往同时并存。
沈小凤是耶稣吗?
女生们走在街上先是沉默,后来有人说幸亏杨青认出来了,该让那家伙暴露暴露。又有人开始骂,说大伙都跟着那家伙丢脸。没有人责怪杨青,杨青从来不愿弄清、也不愿回忆她在大队部到底说了些什么。
妇联主任找到沈小凤。沈小凤一切都不否认,还供出了陆野明。她甚至庆幸有人给了她这个声张的机会。
县"知青办"很快就来了一男一女。男名老张,女名小王。端村知青点成了典型,这"典型"彻底沸腾了。
先是腾出两间空房审问当事者。老张审陆野明,小王审沈小凤。
其余男女生,白天练队,晚上学习、"熬鹰"。从路德维奇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直学到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
老张和小王一遍又一遍宣讲着那练队的意义。然后全体知青由本村一名穿戴整齐的复员军人率领,练稍息,练立正,练向后向左向右转,练齐步走,练正步走和匍匐前进。
队伍走得很混乱,男生们边走边起哄。有人故意操起平易话问老张:"我们哪儿错啦?为什么当事人有病,让我们老百姓吃药啊?"
老张严肃地追问:"谁是病人?"
"这还能难倒我们?"有人将头冲沈小凤的屋子一偏。
"不对!"老张说,"从广义上讲,都有病。发生这件事,不是偶然的,必定有它的客观基础。你们你们也太松懈了,摔跤、喝酒"
"还钩领子!"有人尖起嗓子嚷。
"不许添乱!要说有病,都有病!"老张很严肃。
"哎哟妈哟!我的肚子真疼起来喽!"有人捂住肚子弯下腰。
复员军人撇着京腔发出了口令:"卧倒!"
知青们哗啦趴了一院子。鸡飞上了房,瘦猪在圈里怪叫,看热闹的村人立刻就堵死了知青点大门。
"起立!"一院子人又哗地站起来。
"正步走!"
男生们走起正步,盯住复员军人那身在柜底压出死褶的军装,举手喊起口号:"热烈欢迎,老赶进城"
审问每天都在进行。从一开始陆野明表现得就十分顽固。老张问得很详尽,不厌其烦地让陆野明重复着那些细节。陆野明涨红着脸低头不语,但对老张提示给他的那些细节并不否认。
"几次?"老张问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