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春丕西山谷(3 / 10)
摄政王说:“我自从摄政以来,睡觉是醒着的,吃饭是没有正点的,连走路都是急三赶四的,现在又遇到英国人入侵,真是难上加难。不过,西藏靠的是达赖喇嘛的福分,只要达赖喇嘛平安,相信再黑的天也会出太阳。”
戴惯了高帽子的达赖喇嘛并不在乎摄政王的谀媚,突然问了一句:“朝廷是什么态度?”
摄政王咳嗽了几声说:“刀子剜了他身上的肉,他能不疼?”
达赖喇嘛沉思着说:“疼和疼是不一样的吧?剜心有剜心的疼,剜脚有剜脚的疼。听说朝廷到现在也不主张西藏僧俗抵抗洋魔?”
摄政王知道一定是顿珠噶伦嚼了舌头,直截了当地说:“西藏山高皇帝远,无论朝廷什么态度,抵抗洋魔的还是我们自己。我担忧的倒不是朝廷,是我们自己毁自己。我们的民兵到现在还没有组织起来,身为民兵总管的顿珠噶伦迄今还在拉萨。英国人迟迟赶不走,就是因为他不出力。”
达赖喇嘛点点头,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我知道了。事关西藏未来、佛教大计,千万不要感情用事。”
摄政王一愣,寻思他指的是什么感情,是迪牧世系跟朝廷千丝万缕的感情,还是他对顿珠噶伦的愤怒之情?
达赖喇嘛说:“我听说顿珠噶伦已经离开拉萨,星夜上前线去了。要是赶不走英国人是因为少了他,他这次一出马,是不是就会有捷报传来呢?”
摄政王迪牧朝两边看了看,果然没看到顿珠噶伦。照原来的习惯,只要是达赖喇嘛讲经的场合,不管需要不需要顿珠噶伦,他都会来洗耳恭听的。迪牧心说顿珠噶伦终于走了,是因为知道了罗布次仁已经前往工布招募民兵,还是有别的原因?不去管这些了,走了就好。不过迪牧仍然很生气:顿珠噶伦去了哪里作为摄政王的他都不知道,达赖喇嘛却已经知道了,显见他跟达赖喇嘛的关系比自己想象得要密切得多。迪牧突然就很懊悔,自己本想在达赖喇嘛跟前贬损顿珠噶伦,却无意中夸大了他的作用。今后的战事如果真有好的转机,功劳是不是都要算在顿珠头上?但如果是坏的转机呢?迪牧意识到,达赖喇嘛其实是在深责他的抗英不力——他没有亲政,无权直接诘难,就只好这样拐弯抹角了。不愧是达赖喇嘛,还是个青年,城府就已经深得一竿子插不到底了。看来顿珠噶伦殷勤地往布达拉宫跑,目的不仅仅是想亲近达赖喇嘛。亲近了以后呢?挑拨离间?但仅靠顿珠噶伦,就能离间达赖喇嘛跟摄政王的关系?迪牧隐隐觉得,一定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在这些无法预测的事情里,隐藏了能让达赖喇嘛深深忌惮的原因。谗言,西藏的黑暗里,搅动着黑风暴一样盛大的谗言。
游学誓愿辩经仪式就要开始。摄政王迪牧起身告辞,恨不得把那双西藏最高级的三层黄色团龙缎子象鼻彩靴夺过来扔到地上,踩它个稀巴烂。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不如意。娘竺活佛的深密恶咒和敦茄活佛的彩靴符咒已经起了作用,前线总管俄尔噶伦终于来信了,说是各个代本团即将在春丕西山谷布下天罗地网,这一次不把洋魔消灭光,也得断腿断手断胳膊。
摄政王想:要是断头断腰就好了。他叫来一个熟悉春丕的喇嘛,咨询西山谷的位置,不免有些感叹:最早我们的前线在日纳山,后来到了隆吐山,现在前线变成了春丕。但愿这一仗以后,前线回到从前。
很快又传来好消息:堂弟罗布次仁去工布招募民兵很顺利,即日就可以开赴前线,就是不知道前线在哪里,已经派人往南打听去了。
摄政王赶紧派人给堂弟送信:前线就在春丕西山谷。
被陀陀喇嘛从山崖上推下去的人,就死了一个,但不是摔死的,是吓死的。他们被推下去掉落了十米后就摔在了一片稠密低矮、气垫一样的灌木丛上,灌木丛前面是一道光滑的被经年山水冲刷出来的宽大石槽,像滑梯一样斜铺而下,连接着一个大水潭。大水潭是齐胸深的,保证淹不死又能柔软地托住他们。一切都是天造地设,达思牧师和容鹤中尉以及他们率领的人,就这样被命运暂时安排在了死亡之外。
但是达思牧师知道,这不是侥幸,是西甲喇嘛有意放了他们。西甲喇嘛肯定事先勘察过这个地方,不然就不会给他们松绑,也不会指定在正对着灌木丛的地方往下推。让达思不理解的是:西甲喇嘛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在审问后公开放了他们,而要制造一个推下去摔死的假象呢?憨直透明、五大三粗的西甲喇嘛,突然变得诡异而神秘了。
达思牧师想,不管什么原因,他都必须承认西甲喇嘛就是那尊祛除所有鬼魅、眷顾修法者的大神。此神一定来历不凡,不然怎么又是西藏前线的实际指挥官,又是班丹活佛预言中的大法助缘呢?
容鹤中尉说:“真想不到我们还活着。”
达思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西甲喇嘛的不杀之罪呢?”
中尉说:“不,我们只感谢上帝。”
达思牧师一愣,突然意识到身为牧师他居然在这种时候忘了上帝,不好意思地说:“上帝让我们感谢所有应该感谢的人。”
他们从齐胸深的大水潭里上来,稍事休息,便按照“吉凶善恶图”的指引,直奔春丕,悄悄占领了春丕寺。
达思牧师在春丕寺各个殿堂走了走,看到护法神殿背后有一个静修石洞,便走进去,在一座石台上跏趺而坐,准备进入时轮堪舆金刚大法的修炼。
但是他半天不能入定,好像有一种奇怪的牵绊,在他心里躁动而不安。他一再告诫自己:安静,安静,修法是最重要的,战争与他没关系,所有的喧嚣、未知的人世、因因果果,都必须烟消云散。就这么想着,渐渐入定了。当殊胜妙善的法境出现时,达思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空洞里走出一个人来,起先他觉得那就是如父如佛的上师班丹活佛,等到那人朗然一笑,才发现竟是西甲喇嘛。西甲喇嘛以神的傲慢和欢喜走过来,一把揪住了他。达思顿时冷汗淋漓,心里一瘆,走出了法境。他以为这是因为担心西藏人的侵害,便从石洞里出来,用央求的口气对容鹤中尉说:“在我修炼结束之前,一定要保护我,好好保护我。”
容鹤中尉说:“你害怕什么?我把所有活佛喇嘛都赶到护法神殿关押起来了,他们不会跑出来。快修炼吧,迎接戈蓝上校的时刻就要到了。”
中尉关押僧人的目的一是怕他们反抗,二是怕出去报信。外面的人看到春丕寺有人进出,想不到会是十字精兵,因为进出的人都穿着藏装。
西藏方面,指挥战斗的西甲喇嘛还不知道,在春丕之战开始之前,作为地理、行政、信仰中心的春丕寺就已经被十字精兵控制了。
一切都按照西甲喇嘛的战略战术发生着:从乃堆拉到春丕,十字精兵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长细细的河,在狭窄的山路间蛇行而动。化整为零的僧兵楚臣代本团,三十人一队,藏在两边的峡谷森林里,不是打枪,就是滚石,加上飞蝗石鞭,白天黑夜不停地袭扰,搞得十字精兵高度警惕着,不时地停下来防范回击。死伤不断发生,精力和兵力渐渐消耗着,时间一拖再拖。戈蓝上校本来打算最多四天赶到春丕,结果花了十二天,才到达春丕边缘的西山谷。
比起沿途的狭窄来,西山谷算是开阔的了。戈蓝上校打算停止行军一天,好等待后面的部队跟上来,然后集中兵力占领春丕寺。尕萨喇嘛告诉他,一出西山谷的谷脑,就是春丕原野,离作为中心的春丕寺就很近了,如果速度跟得上,半天功夫就能到达。
戈蓝上校没有意识到,其实他在这里不停也得停。 ↑返回顶部↑
戴惯了高帽子的达赖喇嘛并不在乎摄政王的谀媚,突然问了一句:“朝廷是什么态度?”
摄政王咳嗽了几声说:“刀子剜了他身上的肉,他能不疼?”
达赖喇嘛沉思着说:“疼和疼是不一样的吧?剜心有剜心的疼,剜脚有剜脚的疼。听说朝廷到现在也不主张西藏僧俗抵抗洋魔?”
摄政王知道一定是顿珠噶伦嚼了舌头,直截了当地说:“西藏山高皇帝远,无论朝廷什么态度,抵抗洋魔的还是我们自己。我担忧的倒不是朝廷,是我们自己毁自己。我们的民兵到现在还没有组织起来,身为民兵总管的顿珠噶伦迄今还在拉萨。英国人迟迟赶不走,就是因为他不出力。”
达赖喇嘛点点头,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我知道了。事关西藏未来、佛教大计,千万不要感情用事。”
摄政王一愣,寻思他指的是什么感情,是迪牧世系跟朝廷千丝万缕的感情,还是他对顿珠噶伦的愤怒之情?
达赖喇嘛说:“我听说顿珠噶伦已经离开拉萨,星夜上前线去了。要是赶不走英国人是因为少了他,他这次一出马,是不是就会有捷报传来呢?”
摄政王迪牧朝两边看了看,果然没看到顿珠噶伦。照原来的习惯,只要是达赖喇嘛讲经的场合,不管需要不需要顿珠噶伦,他都会来洗耳恭听的。迪牧心说顿珠噶伦终于走了,是因为知道了罗布次仁已经前往工布招募民兵,还是有别的原因?不去管这些了,走了就好。不过迪牧仍然很生气:顿珠噶伦去了哪里作为摄政王的他都不知道,达赖喇嘛却已经知道了,显见他跟达赖喇嘛的关系比自己想象得要密切得多。迪牧突然就很懊悔,自己本想在达赖喇嘛跟前贬损顿珠噶伦,却无意中夸大了他的作用。今后的战事如果真有好的转机,功劳是不是都要算在顿珠头上?但如果是坏的转机呢?迪牧意识到,达赖喇嘛其实是在深责他的抗英不力——他没有亲政,无权直接诘难,就只好这样拐弯抹角了。不愧是达赖喇嘛,还是个青年,城府就已经深得一竿子插不到底了。看来顿珠噶伦殷勤地往布达拉宫跑,目的不仅仅是想亲近达赖喇嘛。亲近了以后呢?挑拨离间?但仅靠顿珠噶伦,就能离间达赖喇嘛跟摄政王的关系?迪牧隐隐觉得,一定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在这些无法预测的事情里,隐藏了能让达赖喇嘛深深忌惮的原因。谗言,西藏的黑暗里,搅动着黑风暴一样盛大的谗言。
游学誓愿辩经仪式就要开始。摄政王迪牧起身告辞,恨不得把那双西藏最高级的三层黄色团龙缎子象鼻彩靴夺过来扔到地上,踩它个稀巴烂。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不如意。娘竺活佛的深密恶咒和敦茄活佛的彩靴符咒已经起了作用,前线总管俄尔噶伦终于来信了,说是各个代本团即将在春丕西山谷布下天罗地网,这一次不把洋魔消灭光,也得断腿断手断胳膊。
摄政王想:要是断头断腰就好了。他叫来一个熟悉春丕的喇嘛,咨询西山谷的位置,不免有些感叹:最早我们的前线在日纳山,后来到了隆吐山,现在前线变成了春丕。但愿这一仗以后,前线回到从前。
很快又传来好消息:堂弟罗布次仁去工布招募民兵很顺利,即日就可以开赴前线,就是不知道前线在哪里,已经派人往南打听去了。
摄政王赶紧派人给堂弟送信:前线就在春丕西山谷。
被陀陀喇嘛从山崖上推下去的人,就死了一个,但不是摔死的,是吓死的。他们被推下去掉落了十米后就摔在了一片稠密低矮、气垫一样的灌木丛上,灌木丛前面是一道光滑的被经年山水冲刷出来的宽大石槽,像滑梯一样斜铺而下,连接着一个大水潭。大水潭是齐胸深的,保证淹不死又能柔软地托住他们。一切都是天造地设,达思牧师和容鹤中尉以及他们率领的人,就这样被命运暂时安排在了死亡之外。
但是达思牧师知道,这不是侥幸,是西甲喇嘛有意放了他们。西甲喇嘛肯定事先勘察过这个地方,不然就不会给他们松绑,也不会指定在正对着灌木丛的地方往下推。让达思不理解的是:西甲喇嘛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在审问后公开放了他们,而要制造一个推下去摔死的假象呢?憨直透明、五大三粗的西甲喇嘛,突然变得诡异而神秘了。
达思牧师想,不管什么原因,他都必须承认西甲喇嘛就是那尊祛除所有鬼魅、眷顾修法者的大神。此神一定来历不凡,不然怎么又是西藏前线的实际指挥官,又是班丹活佛预言中的大法助缘呢?
容鹤中尉说:“真想不到我们还活着。”
达思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西甲喇嘛的不杀之罪呢?”
中尉说:“不,我们只感谢上帝。”
达思牧师一愣,突然意识到身为牧师他居然在这种时候忘了上帝,不好意思地说:“上帝让我们感谢所有应该感谢的人。”
他们从齐胸深的大水潭里上来,稍事休息,便按照“吉凶善恶图”的指引,直奔春丕,悄悄占领了春丕寺。
达思牧师在春丕寺各个殿堂走了走,看到护法神殿背后有一个静修石洞,便走进去,在一座石台上跏趺而坐,准备进入时轮堪舆金刚大法的修炼。
但是他半天不能入定,好像有一种奇怪的牵绊,在他心里躁动而不安。他一再告诫自己:安静,安静,修法是最重要的,战争与他没关系,所有的喧嚣、未知的人世、因因果果,都必须烟消云散。就这么想着,渐渐入定了。当殊胜妙善的法境出现时,达思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空洞里走出一个人来,起先他觉得那就是如父如佛的上师班丹活佛,等到那人朗然一笑,才发现竟是西甲喇嘛。西甲喇嘛以神的傲慢和欢喜走过来,一把揪住了他。达思顿时冷汗淋漓,心里一瘆,走出了法境。他以为这是因为担心西藏人的侵害,便从石洞里出来,用央求的口气对容鹤中尉说:“在我修炼结束之前,一定要保护我,好好保护我。”
容鹤中尉说:“你害怕什么?我把所有活佛喇嘛都赶到护法神殿关押起来了,他们不会跑出来。快修炼吧,迎接戈蓝上校的时刻就要到了。”
中尉关押僧人的目的一是怕他们反抗,二是怕出去报信。外面的人看到春丕寺有人进出,想不到会是十字精兵,因为进出的人都穿着藏装。
西藏方面,指挥战斗的西甲喇嘛还不知道,在春丕之战开始之前,作为地理、行政、信仰中心的春丕寺就已经被十字精兵控制了。
一切都按照西甲喇嘛的战略战术发生着:从乃堆拉到春丕,十字精兵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长细细的河,在狭窄的山路间蛇行而动。化整为零的僧兵楚臣代本团,三十人一队,藏在两边的峡谷森林里,不是打枪,就是滚石,加上飞蝗石鞭,白天黑夜不停地袭扰,搞得十字精兵高度警惕着,不时地停下来防范回击。死伤不断发生,精力和兵力渐渐消耗着,时间一拖再拖。戈蓝上校本来打算最多四天赶到春丕,结果花了十二天,才到达春丕边缘的西山谷。
比起沿途的狭窄来,西山谷算是开阔的了。戈蓝上校打算停止行军一天,好等待后面的部队跟上来,然后集中兵力占领春丕寺。尕萨喇嘛告诉他,一出西山谷的谷脑,就是春丕原野,离作为中心的春丕寺就很近了,如果速度跟得上,半天功夫就能到达。
戈蓝上校没有意识到,其实他在这里不停也得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