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村里的人如果这时吆喝一声站出来,一齐动手扫掉街头的积雪有多好啊。可他们只是看着心满意足。我恨他们。
  冬天里人烦躁得要命,父亲的呻吟声更大了。他有时火气大极了,一脚就把桌子踢翻。这时候全家人都不敢吭声,只悄悄交换着眼色。大青每逢这时就贴紧了老爷爷或我,一直盯着那个人。有一次他睡在那儿,它不知为什么要走过去,我们要阻止也晚了——它轻轻地吻了吻父亲垂下来的一只手。
  父亲突然被弄痒了,忽地跳起,摸起一根棍子就打。大青躲过了第一棍,吼着跑开。老爷爷忿忿地叫了一声:"老爷!"父亲扔了棍子,尖利的目光硬硬地扫了老爷爷一眼。老爷爷躲进他的屋子里去了。
  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挨一场暴打。他比铁还要硬的大脚踩着我的后背、胳膊,有时甚至就踩在我的头上。我想这个人是快死了,再不也要疯了——我会忍受下来,可是我的仇恨正因忍受而成倍增加。
  小茅屋里有了我哀哀的哭声。可是有一天这声音猛地止住。从那以后大概再没人听到小茅屋里有人这样哭泣了。
  ——那天我哭着,怎么也没法停止。外祖母走出去,一会儿又转回来。她对在母亲耳朵上说了几句,母亲就过来牵了我的手。我们一丝丝挪到门外,沿着院墙转到拐角那儿——我和母亲都看到了,屋后正站了一个背枪的人。他正在听着什么呢。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出我,而这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他们伸手指点着,说这就是那个人的儿子,他住在一座小茅屋里不知多少人看到了被绳子拴起的父亲,如今只要有集会,只要是人多的地方,比如十几里之外有一个大集市,也一定有人前来押走父亲。
  老爷爷和外祖母、母亲,只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也一定有人大声地议论他们。
  这年冬天,老爷爷病倒了。他痊愈得很慢,后来身体衰弱得几乎不能再做什么。我记得清楚,一天早晨老爷爷在院角的一棵桃树下奋力刨着,身旁是转来转去的大青。妈妈和外祖母都发现了,只是一声不吭地看。父亲被什么惊醒了,也从窗上看。没有一个人去阻止他,都觉得这事很怪。土还冻着,老爷爷刨了好长时间,又伏下身子掏。我终于忍不住,过去帮他。他弓着的长长躯体把小小的土坑遮住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老爷爷掏啊掏啊,掏出了一个油布包。那包轻轻一扯就碎了,露出了一个瓦罐。大青如释重负地抿着嘴巴。
  老爷爷把瓦罐抱到自己屋里,我跟了进去。瓦罐被蜡封了口,打开,是一些花花绿绿的钱币,其中还有少量硬币。我惊喜得叫了一声,老爷爷捂了一下我的嘴巴。
  他把数了又数的钱币包上,交给外祖母说:这是当年老爷给他的,他知道日后会用得着,只花掉了很少一点点,其余的都在这里了外祖母愣得半天不吱一声,泪水哗哗落进了衣襟。她说:"你多么傻,多么傻,这钱放到今天已经用不上了,朝代换了你该一直把它埋在桃树下啊"
  老爷爷不解地睁大了眼睛:"新锃锃的钱票嘛,咋就不能用个?"
  外祖母哭过了就把钱收起来,再不说什么。
  老爷爷突然说:"我要走了——回老家去了"
  谁以前听说他还有个老家?谁都把这事儿忘了,只知道他是一个孤儿,没有亲人。外祖母一遍一遍挽留,他还是说走:家里男人回来了,我就该走了,落叶归根哩
  外祖母发了脾气,这样他就再不说离开的话了。
  这个场景我是亲眼看到的,今天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那以后老爷爷再未提离开的事。我当时听了心噗噗的,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这儿失去老爷爷会是什么样。他若离开,那么大青也会跟了去,从此小茅屋的生活将变得更为可怕。我在心里祈祷:你可永远永远不要离开这个可怜的茅屋啊。
  可是一天早晨,我起来后发现全家都有些慌。老爷爷和大青都不见了!外祖母和妈妈急得嘴唇发紫,就连父亲也急急寻找。妈妈喊起来,没有一点回应。我跑到老爷爷屋里,发现到处都擦洗得干干净净,只有他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不见了。我哭出了声音。妈妈给我揩了揩脸。
  父亲领着我们全家到荒野上去了。
  我们想他一定是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领着自己的狗离开的。
  从一大早找到了太阳升空,又找到了黄昏。
  到处没有他的踪迹。妈妈问外祖母:老人的老家在什么方向?外祖母也摇头。我们失望地穿过大片莽野,背向着落日的方向走去。后来父亲突然听到了一阵哀嚎声——我们也都听到了——那是大青的声音吗?
  大家迎着那声音跑去。越来越近,真的看到了大青。它也看到了我们,疯扑过来,跳跃着哀嚎着赶在前边,领我们飞跑
  接下来我看到了一辈子也无法忘怀的悲惨场景:一丛橡树下,老爷爷躺在了那儿,后背还背着一捆布卷。他停止了呼吸。
  我们就这样永远失去了一个老爷爷。
  这是我心中装下的最为可怕的故事了。我每想一次这个故事,心上就要增添一道深皱。可是我怎么能够遗忘?
  我在园艺场子弟小学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这是附近唯一的一所学校,林场和村子的孩子都在这儿上学,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不认得我这个倒霉的伙伴。我的厄运不断降临,无缘无故的欺辱、各种歧视,都让我无法忍受下去。我哀求妈妈:让我回家来吧,我会在自己家里学得比他们好妈妈不同意,父亲也不同意。
  有一阵学校里还模仿外边的大人,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我。我不止一次带着遍身创伤回到家里,外祖母就一整夜搂着我哭我在那样的夜晚只想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早早地、比较不太吃力地死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