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结尾(3 / 4)
起初,各种珍馐美味把别的兴趣统统排挤到了极不重要的地位。在一片静默声中,只听得客人们咀嚼食物的啧啧声。酒席吃到一半,才逐渐展开一些平淡的对话,那也不外是些大家已经知道的当年的收成之类的话题。看来,这一年年景很好,因此,交谈者的脸上全洋溢着满意的光彩,甚至并不反对夸耀一番。
“收成好,储藏工作也做得不错,只是蘑菇没什么收成:到四旬斋期的时候,没烧汤的材料!诸位注意,咱们已经三年没收到蘑菇,至于黄蘑,简直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见过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该长蘑菇的时候,偏偏不下雨,就是这个缘故!”一位经验丰富的女主人解答说。
“不,去年雨水总算不少吧,”另一位经验丰富的女主人反驳道“可是,蘑菇还是”
“雨水倒是不少,可那不是长蘑菇的雨水呀,”第一位女主人坚持自己的看法“有时候,整个夏天雨水充足,可是连蘑菇的味儿也闻不到。为什么?就因为那不是长蘑菇的雨水!等到该下市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长蘑菇的毛毛雨——下呀,下呀!黄蘑、白蘑、乳蘑啥也采不着了!”
“主啊,你的业绩多么伟大!你的创造多么神奇啊!”餐桌另一边的男宾接口说。
孩子们焦急地等待着的点心终于端上来了。有两道点心。第一道是用桃仁片做的装饰着图案的花环形点心,第二道是紫红色的果子冻,果子冻中间的空地方,插着蜂蜡做的蜡烛。这种独出心裁的照明装置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使大家高兴得了不得。
“真是巧夺天工!”纳杰日达-伊格纳吉耶夫娜-柯罗奇金娜欣赏着点心,说“不但味道好,眼里看着也舒服!它就要喷出香水味来了,那才好闻呢!”
“这个新发明,是我们的糕点师傅西朵尔卡从莫斯科带来的,”女主人告诉大家“他说,如今统领府上办大酒席时,总少不了这种果子冻。”
“这还不算什么!人家还发明了一种帕皮洛特1肉饼呢!”上校补充说“就是把肉饼卷在纸里,加上佐料一块儿红烧。不瞒你们说,沈卡厨师建议做这道菜,我没答应他。我心想:我这么大把年纪还赶这种时髦干什么!不过,如果诸位高兴,我可以吩咐他明天做来尝尝。”
1法语papillote,卷发纸。
“吩咐他做吧,老爷,吩咐吧!让贵客们尝尝新吧!”老上校夫人说。
可是这时客人们轰隆隆地推开椅子,向客厅走去,那里已经摆好了各式甜品:渍苹果、海枣、葡萄干、无花果干、各种果酱,等等。但是,上了年纪的客人和两位主人不吃甜食,他们退到阁楼上去,以便清清静静地小憩一两个钟头。只有年轻人、女家庭教师和儿童国在楼下的房间里。孩子们开始忙乱起来。
那时候,孩子们玩的游戏是非常无聊的,根本没有人想到把好玩的游戏和有益的游戏融为一体。我记得只有这样几种游戏:拉马车、“访替”、捉迷藏和“坐一坐”
第一种游戏是大家最爱玩的,因为只有孩子们参加这种游戏,可以尽情地玩儿。我们组成几辆三套马车,男孩子扮驾辕的马和车夫,女孩子扮帮套马。辕马嘶叫着“胡闹着”不肯马上起步,后来它们变换着各种步伐,跑着跳着,一忽儿疾驰,一忽儿小跑;帮套马应和辕马的嘶叫,发出尖细的叫声,低低地弯下身子,快步跑着;车夫们挥着绳鞭。喧闹得无法形容。三驾“马车”在走廊和房间里奔跑;跨着大步,攀登当做高山的楼梯。最后,跑够了,跳够了,便歇下来喂“马”把“马”拴在各个屋角里,车夫去取“燕麦”拿来一些甜食,分给“马儿”
玩“访替”的时候大人也参加。通常是由一位女家庭教师坐在大厅的角落里,高声叫着:“乌鸦飞!麻雀飞!”喊着喊着忽然出人意外地改口叫道:“安娜-伊凡诺芙娜飞!”如果“飞”字用在真正会飞的对象上,参加游戏的人应该举起一只手来;如果“飞”字用在不会飞的对象上,就不应当举手。谁做错了就罚谁一个“访替”:唱一支情歌,或者朗诵一首诗,有时也吻遍每一个参加游戏的人。
捉迷藏和玩“坐坐”都是先用抽签的办法确定一个主角,再用手巾蒙住他的眼睛。玩前一种游戏时,参加者在房间里奔跑,蒙住眼的人必须“捉住”一个人,并且猜出他是谁。玩后一种游戏时,参加者坐在椅子上,蒙住眼的人依次坐到他们的腿上,而且必须猜出自己坐在谁身上。小姐们(有时是已婚的少妇)特别爱玩“坐一坐”她们往往要在年轻男人们的腿上坐好半天。这时,有的孩子便没羞没臊地嚷叫:
“你干吗老蹭来蹭去,象鳕鱼在堤坝上路痒似的!你大概知道你坐在谁身上吧!”
快到七点,当年轻人已经跑够了、玩够了的时候,上了年纪的客人们从阁楼上走下来。侍仆们用托盘送来茶水;接着,另外一些仆人端来了各种糕点;客厅里摆好了新鲜的甜品。一句话,又要开始吃喝了,而且不到深夜,不会收场。喝过茶,女主人请年轻人跳舞,让一个女家庭教师用那架旧式钢琴给他们伴奏,于是,一对对舞伴便散布在宽敞的大厅里,蓬嚓嚓地飞舞起来。
在小型的舞曲中,当时最流行的只有。支华尔兹:“ach,meinlieberaugustin”1,跳舞的人随着音乐的旋律庄重地踏着舞步。法兰西卡德里尔舞和马祖卡舞被认为是基本的舞蹈,一直流传到今天。此外,也跳“爱打赛兹”2和“俄罗斯卡德里尔”(不过,后一种舞,我只记得它的名字了),这两种舞如今已经没有人跳了。上了年纪的客人们也跳马祖卡舞,跳得特别好的是格利高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彼尔洪诺夫。为了跳这种舞,他特别穿上波兰民族服装3,骠悍地跺着靴子后跟,跳完最后一个舞式时,他屈膝跪在地上,向围绕他旋舞的太太伸出左手,那位太太抛给他一方手帕,他在空中接过手帕,迅速站起来,挥舞着手里的战利品,沿着大厅再舞一圈。
1德语:“啊;我亲爱的奥古斯丁”
2法语:ecossise,一种古老的四分之四拍的卡德里尔舞。
3马祖卡舞是一种波兰的民间舞。
“跟波兰佬跳的一模一样!”场上的人们惊呼道。
“好!好,班-彼尔洪诺夫斯基1!”人们鼓着掌,改用波兰人的姓氏向这位被激怒的巴林2欢呼,整个大厅响彻着嗡嗡的喝彩声。
1“班”是波兰人对贵族老爷的尊称“斯基”是波兰人姓氏常有的语尾。波尔洪诺夫的姓被这样一改,他便成了波兰人;故下文说他被激怒了。
2“巴林”是俄国人对贵族老爷的尊称。
午夜时分,狂欢终止,这一天便在晚餐席上宣告结束。
第二天和头一天过得一样,只是盛况略微逊色一些。第一,客人不象头天那样多,因为一部分客人已经走了;第二,留下的客人因为头天晚上的辛劳,感到疲乏了。不过吃喝起来却似乎更加凶猛。晚上,虽然也跳舞,但是跳的时间不长,不到十点,客人们已经各自回到自己的下处,解衣就寝;安寝前,他们预先和好客的主人行了告别礼,因为明天早上九点前他们就要离开李柯沃,而那时两位老人还躺在床上养神。
回红果庄的路上,我们往往要弯到波罗夫柯夫家去玩一天,离开波罗夫柯夫家后,又要去拜访柯罗奇金家和其他的邻里,因此,常常是在一个礼拜后,我们才回到自己家里。休息几天后,我们又出去拜访另外一些邻里,看完普斯托捷洛夫家,便转到斯洛乌申斯科耶镇,从贵族长斯特隆尼柯夫数起,没有一个小地主家,我们不去叨扰一番。 ↑返回顶部↑
“收成好,储藏工作也做得不错,只是蘑菇没什么收成:到四旬斋期的时候,没烧汤的材料!诸位注意,咱们已经三年没收到蘑菇,至于黄蘑,简直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见过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该长蘑菇的时候,偏偏不下雨,就是这个缘故!”一位经验丰富的女主人解答说。
“不,去年雨水总算不少吧,”另一位经验丰富的女主人反驳道“可是,蘑菇还是”
“雨水倒是不少,可那不是长蘑菇的雨水呀,”第一位女主人坚持自己的看法“有时候,整个夏天雨水充足,可是连蘑菇的味儿也闻不到。为什么?就因为那不是长蘑菇的雨水!等到该下市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长蘑菇的毛毛雨——下呀,下呀!黄蘑、白蘑、乳蘑啥也采不着了!”
“主啊,你的业绩多么伟大!你的创造多么神奇啊!”餐桌另一边的男宾接口说。
孩子们焦急地等待着的点心终于端上来了。有两道点心。第一道是用桃仁片做的装饰着图案的花环形点心,第二道是紫红色的果子冻,果子冻中间的空地方,插着蜂蜡做的蜡烛。这种独出心裁的照明装置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使大家高兴得了不得。
“真是巧夺天工!”纳杰日达-伊格纳吉耶夫娜-柯罗奇金娜欣赏着点心,说“不但味道好,眼里看着也舒服!它就要喷出香水味来了,那才好闻呢!”
“这个新发明,是我们的糕点师傅西朵尔卡从莫斯科带来的,”女主人告诉大家“他说,如今统领府上办大酒席时,总少不了这种果子冻。”
“这还不算什么!人家还发明了一种帕皮洛特1肉饼呢!”上校补充说“就是把肉饼卷在纸里,加上佐料一块儿红烧。不瞒你们说,沈卡厨师建议做这道菜,我没答应他。我心想:我这么大把年纪还赶这种时髦干什么!不过,如果诸位高兴,我可以吩咐他明天做来尝尝。”
1法语papillote,卷发纸。
“吩咐他做吧,老爷,吩咐吧!让贵客们尝尝新吧!”老上校夫人说。
可是这时客人们轰隆隆地推开椅子,向客厅走去,那里已经摆好了各式甜品:渍苹果、海枣、葡萄干、无花果干、各种果酱,等等。但是,上了年纪的客人和两位主人不吃甜食,他们退到阁楼上去,以便清清静静地小憩一两个钟头。只有年轻人、女家庭教师和儿童国在楼下的房间里。孩子们开始忙乱起来。
那时候,孩子们玩的游戏是非常无聊的,根本没有人想到把好玩的游戏和有益的游戏融为一体。我记得只有这样几种游戏:拉马车、“访替”、捉迷藏和“坐一坐”
第一种游戏是大家最爱玩的,因为只有孩子们参加这种游戏,可以尽情地玩儿。我们组成几辆三套马车,男孩子扮驾辕的马和车夫,女孩子扮帮套马。辕马嘶叫着“胡闹着”不肯马上起步,后来它们变换着各种步伐,跑着跳着,一忽儿疾驰,一忽儿小跑;帮套马应和辕马的嘶叫,发出尖细的叫声,低低地弯下身子,快步跑着;车夫们挥着绳鞭。喧闹得无法形容。三驾“马车”在走廊和房间里奔跑;跨着大步,攀登当做高山的楼梯。最后,跑够了,跳够了,便歇下来喂“马”把“马”拴在各个屋角里,车夫去取“燕麦”拿来一些甜食,分给“马儿”
玩“访替”的时候大人也参加。通常是由一位女家庭教师坐在大厅的角落里,高声叫着:“乌鸦飞!麻雀飞!”喊着喊着忽然出人意外地改口叫道:“安娜-伊凡诺芙娜飞!”如果“飞”字用在真正会飞的对象上,参加游戏的人应该举起一只手来;如果“飞”字用在不会飞的对象上,就不应当举手。谁做错了就罚谁一个“访替”:唱一支情歌,或者朗诵一首诗,有时也吻遍每一个参加游戏的人。
捉迷藏和玩“坐坐”都是先用抽签的办法确定一个主角,再用手巾蒙住他的眼睛。玩前一种游戏时,参加者在房间里奔跑,蒙住眼的人必须“捉住”一个人,并且猜出他是谁。玩后一种游戏时,参加者坐在椅子上,蒙住眼的人依次坐到他们的腿上,而且必须猜出自己坐在谁身上。小姐们(有时是已婚的少妇)特别爱玩“坐一坐”她们往往要在年轻男人们的腿上坐好半天。这时,有的孩子便没羞没臊地嚷叫:
“你干吗老蹭来蹭去,象鳕鱼在堤坝上路痒似的!你大概知道你坐在谁身上吧!”
快到七点,当年轻人已经跑够了、玩够了的时候,上了年纪的客人们从阁楼上走下来。侍仆们用托盘送来茶水;接着,另外一些仆人端来了各种糕点;客厅里摆好了新鲜的甜品。一句话,又要开始吃喝了,而且不到深夜,不会收场。喝过茶,女主人请年轻人跳舞,让一个女家庭教师用那架旧式钢琴给他们伴奏,于是,一对对舞伴便散布在宽敞的大厅里,蓬嚓嚓地飞舞起来。
在小型的舞曲中,当时最流行的只有。支华尔兹:“ach,meinlieberaugustin”1,跳舞的人随着音乐的旋律庄重地踏着舞步。法兰西卡德里尔舞和马祖卡舞被认为是基本的舞蹈,一直流传到今天。此外,也跳“爱打赛兹”2和“俄罗斯卡德里尔”(不过,后一种舞,我只记得它的名字了),这两种舞如今已经没有人跳了。上了年纪的客人们也跳马祖卡舞,跳得特别好的是格利高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彼尔洪诺夫。为了跳这种舞,他特别穿上波兰民族服装3,骠悍地跺着靴子后跟,跳完最后一个舞式时,他屈膝跪在地上,向围绕他旋舞的太太伸出左手,那位太太抛给他一方手帕,他在空中接过手帕,迅速站起来,挥舞着手里的战利品,沿着大厅再舞一圈。
1德语:“啊;我亲爱的奥古斯丁”
2法语:ecossise,一种古老的四分之四拍的卡德里尔舞。
3马祖卡舞是一种波兰的民间舞。
“跟波兰佬跳的一模一样!”场上的人们惊呼道。
“好!好,班-彼尔洪诺夫斯基1!”人们鼓着掌,改用波兰人的姓氏向这位被激怒的巴林2欢呼,整个大厅响彻着嗡嗡的喝彩声。
1“班”是波兰人对贵族老爷的尊称“斯基”是波兰人姓氏常有的语尾。波尔洪诺夫的姓被这样一改,他便成了波兰人;故下文说他被激怒了。
2“巴林”是俄国人对贵族老爷的尊称。
午夜时分,狂欢终止,这一天便在晚餐席上宣告结束。
第二天和头一天过得一样,只是盛况略微逊色一些。第一,客人不象头天那样多,因为一部分客人已经走了;第二,留下的客人因为头天晚上的辛劳,感到疲乏了。不过吃喝起来却似乎更加凶猛。晚上,虽然也跳舞,但是跳的时间不长,不到十点,客人们已经各自回到自己的下处,解衣就寝;安寝前,他们预先和好客的主人行了告别礼,因为明天早上九点前他们就要离开李柯沃,而那时两位老人还躺在床上养神。
回红果庄的路上,我们往往要弯到波罗夫柯夫家去玩一天,离开波罗夫柯夫家后,又要去拜访柯罗奇金家和其他的邻里,因此,常常是在一个礼拜后,我们才回到自己家里。休息几天后,我们又出去拜访另外一些邻里,看完普斯托捷洛夫家,便转到斯洛乌申斯科耶镇,从贵族长斯特隆尼柯夫数起,没有一个小地主家,我们不去叨扰一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