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萌绿亦可枯黄言慧珠往事(2 / 8)
独具慧眼的梅兰芳对言慧珠是破格栽培,言慧珠亦知冷知热。对恩师、对梅氏一家她都爱之弥深。这里仅举一例,梅兰芳三代世居京城,饮食上习惯于北京风味,尤嗜豆汁。久住上海的他,说起故都小食,真有一付怅然若失的神情。凡离乡背井的人大多有此体会,因为人的乡情往往缠绕在寻常的感官印象之上,而在所有的感官印象里,味觉记忆的残留是最持久、也最是强烈的。言慧珠赴沪,特地用几个四斤容量的大玻璃瓶(可惜那时没有塑料桶)装满老北京最好的“豆汁张”的上品豆汁。梅兰芳大快朵颐后,亦深感弟子的一片至诚,别说女子,就是男人带着几大玻璃瓶豆汁上飞机,也是辛苦。言慧珠就是用女人的心思、男人的气力去做这样的小事敬奉恩师。
1961年8月,梅兰芳病故。在首都剧场举行公祭的那一天,她和丈夫(俞振飞)从青岛搭乘飞机赶来,言慧珠一身疲惫、满脸哀伤地站在剧场门口一个培养她、爱护她、理解她的人永远地离她而去。
记得1984年,文化部举办高规格的纪念梅兰芳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播放了上个世纪60年代言慧珠关于穆桂英挂帅(梅兰芳晚年排演的最后一个出戏)录音讲话。播放完毕,全场沉寂。言慧珠讲话内容之深刻精辟,语言表达之准确流畅,令在场的所有从事戏曲理论研究的人感到羞愧。她不愧为梅门第一高徒!
父女(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民国二十九年(1940)2月,言慧珠和她的父亲在北京吉祥戏院唱戏。压轴(即倒二,倒数第二出戏)是女儿的女起解,大轴(最后一出戏)是父亲的托兆碰碑。那时吉祥戏院的看客,以学生为多。他们都是言慧珠的基本观众。女起解唱完,随着言慧珠下场,学生们也撤了。等言菊朋上得台来一看,观众走了一大半。他这才明白:上座不错来自女儿的号召力,自己则是大势去矣。天哪,几十年的艺术竟不如一个毛丫头叫座了,回家就病了一场。
病愈后,言菊朋又不服气了。不跟女儿合作了,为争口气,不沾女儿的光,自己唱。言慧珠正求之不得呢。从此各处跑码头,红透了。而老子却每况愈下,潦倒以终。
他去世那年,才五十三岁。言慧珠正在哈尔滨演出,无法奔丧,只有一个儿子(言少朋)赶回北平料理了后事。十七年后,步入中年的言慧珠发表了一篇题为“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长文,深切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和怀念。
大形于色(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我们常说,一个人喜怒形于色或不形于色。而言慧珠是大形于色,且一切都大形于色。说话行事,从来不分什么时间、地点、场合及对象,呼啸来去,旁若无人。梅兰芳深知这个弟子习性,所以多次讲:“你演巴黎圣母院最合适了。”当然,话里也包含对她艺术创造精神的赞许和肯定。有关她张扬个性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我这里仅举几个小小例子说明。言慧珠的身材曲线分明,且都来自天然。一次,四个太太在一起打牌。一位太太说:“慧珠高头大马,真像个外国女人。尤其是她的胸部,和中国人简直不同。”
另一位说:“那一定装的假的,中国人不会长成那种样子。”为此,四人争执起来。
说曹操,曹操到。
言慧珠从外面进来,大家哗然。
她问:“你们笑什么?”
其中一人答:“她们说你是假的。”
“什么真的假的?”言慧珠听了莫名其妙。但,她立刻懂了,当着满屋子的人,甩掉短大衣,把套头的毛衣往上一捋,露出雪白的肌肤和米黄的胸罩。昂着头说:“你们来检查,看究竟是真是假!”也不想想,人家的美凭的就是本真、本色和本事,女人身上那么要紧的物件能掺假吗?
1956年春,许思言和几位俞门弟子在俞振飞夫妇家中做客,大家话题自然是昆曲了。正说的起劲,就听得一阵门铃响——
“哎哟,这么多贵客,你们欢不欢迎我呀?”
言慧珠一口清脆的京片子,人随声到。
她一来,气氛立变。客人的话题少了,主人也表现出明显的冷淡。因此,略寒暄几句,她伸出手腕看看表,便起身告辞。送客之后,主妇黄蔓耘才端出点心,客厅气氛又活跃起来。过了不到半个小时,电话响了。是言慧珠打来的——说自己的一只钻戒丢在洗手间里了。
气得黄蔓耘高声说道:“你什么时候去过洗手间?自己好好想想。我这里可连影子也没有!”说完啪地一声,把听筒挂上。瞧,这就是言慧珠的为人与做派。
又听我的表姐夫黄宗江讲,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天晚上,在火车站月台,妹妹黄宗英给兄长送行。黄宗江身披军大衣,他已是一名部队作家了。那月台上还有许多的军人,只见身穿豹皮大衣,珠光宝气的言慧珠奔月、散花般地朝他们兄妹走来。黄宗英嫌她“扎眼”又“咋呼”偷偷说:“咱们躲着点!”却怎么躲也没躲过。她全身扑向黄宗江,将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拥入怀中。这个举动,把黄宗江吓了一跳,也把旁边的军人吓了一跳,惊呼:“这人怎么啦?”
后来,表姐夫回忆这事,无限感慨地说:“如知日后慧珠的遭遇,我一定还要紧紧拥抱她。”
做一个女人真苦(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男影星白云因与周璇合演唐伯虎点秋香而走红,言慧珠即与之热恋,住在上海的扬子饭店。“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因为戏曲演员每晚有戏,朋友请客一般都设在中午。有车来接言慧珠,她出门前一再叮嘱:“你不要出去噢,我很快回来。”酒席的时间一长,她就很着急。有时拉了女友(顾正秋)悄悄溜出。在电话机旁,言慧珠请女友给白云打电话,说个假名约他到某个地方见面,对方同意了,挂断电话,言慧珠眼圈一红,深深叹口气说:“做一个女人真苦。”
言慧珠喜欢名牌陈年的洋酒,会跳舞,可不轻易下池。她说:“和不喜欢的人搂抱着,没意思!”
换了人间(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1949年5月27日,上海在爆竹声中“解放”了。言慧珠一觉醒来,已然“换了人间”这一天,没搽一点脂粉,不知从哪儿弄了一件蓝布大褂穿上,一双辫子扎上一对黑色蝴蝶结。脚上是平跟黑皮鞋,像个女学生。风情绝代的女伶一下子像个女学生。她跑到女友家中。
女友问:“你今儿怎么啦?像个地下党员。”
“先看看风向,观察观察。”言慧珠淡淡一笑。
收入好几万(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返回顶部↑
1961年8月,梅兰芳病故。在首都剧场举行公祭的那一天,她和丈夫(俞振飞)从青岛搭乘飞机赶来,言慧珠一身疲惫、满脸哀伤地站在剧场门口一个培养她、爱护她、理解她的人永远地离她而去。
记得1984年,文化部举办高规格的纪念梅兰芳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播放了上个世纪60年代言慧珠关于穆桂英挂帅(梅兰芳晚年排演的最后一个出戏)录音讲话。播放完毕,全场沉寂。言慧珠讲话内容之深刻精辟,语言表达之准确流畅,令在场的所有从事戏曲理论研究的人感到羞愧。她不愧为梅门第一高徒!
父女(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民国二十九年(1940)2月,言慧珠和她的父亲在北京吉祥戏院唱戏。压轴(即倒二,倒数第二出戏)是女儿的女起解,大轴(最后一出戏)是父亲的托兆碰碑。那时吉祥戏院的看客,以学生为多。他们都是言慧珠的基本观众。女起解唱完,随着言慧珠下场,学生们也撤了。等言菊朋上得台来一看,观众走了一大半。他这才明白:上座不错来自女儿的号召力,自己则是大势去矣。天哪,几十年的艺术竟不如一个毛丫头叫座了,回家就病了一场。
病愈后,言菊朋又不服气了。不跟女儿合作了,为争口气,不沾女儿的光,自己唱。言慧珠正求之不得呢。从此各处跑码头,红透了。而老子却每况愈下,潦倒以终。
他去世那年,才五十三岁。言慧珠正在哈尔滨演出,无法奔丧,只有一个儿子(言少朋)赶回北平料理了后事。十七年后,步入中年的言慧珠发表了一篇题为“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长文,深切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和怀念。
大形于色(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我们常说,一个人喜怒形于色或不形于色。而言慧珠是大形于色,且一切都大形于色。说话行事,从来不分什么时间、地点、场合及对象,呼啸来去,旁若无人。梅兰芳深知这个弟子习性,所以多次讲:“你演巴黎圣母院最合适了。”当然,话里也包含对她艺术创造精神的赞许和肯定。有关她张扬个性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我这里仅举几个小小例子说明。言慧珠的身材曲线分明,且都来自天然。一次,四个太太在一起打牌。一位太太说:“慧珠高头大马,真像个外国女人。尤其是她的胸部,和中国人简直不同。”
另一位说:“那一定装的假的,中国人不会长成那种样子。”为此,四人争执起来。
说曹操,曹操到。
言慧珠从外面进来,大家哗然。
她问:“你们笑什么?”
其中一人答:“她们说你是假的。”
“什么真的假的?”言慧珠听了莫名其妙。但,她立刻懂了,当着满屋子的人,甩掉短大衣,把套头的毛衣往上一捋,露出雪白的肌肤和米黄的胸罩。昂着头说:“你们来检查,看究竟是真是假!”也不想想,人家的美凭的就是本真、本色和本事,女人身上那么要紧的物件能掺假吗?
1956年春,许思言和几位俞门弟子在俞振飞夫妇家中做客,大家话题自然是昆曲了。正说的起劲,就听得一阵门铃响——
“哎哟,这么多贵客,你们欢不欢迎我呀?”
言慧珠一口清脆的京片子,人随声到。
她一来,气氛立变。客人的话题少了,主人也表现出明显的冷淡。因此,略寒暄几句,她伸出手腕看看表,便起身告辞。送客之后,主妇黄蔓耘才端出点心,客厅气氛又活跃起来。过了不到半个小时,电话响了。是言慧珠打来的——说自己的一只钻戒丢在洗手间里了。
气得黄蔓耘高声说道:“你什么时候去过洗手间?自己好好想想。我这里可连影子也没有!”说完啪地一声,把听筒挂上。瞧,这就是言慧珠的为人与做派。
又听我的表姐夫黄宗江讲,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天晚上,在火车站月台,妹妹黄宗英给兄长送行。黄宗江身披军大衣,他已是一名部队作家了。那月台上还有许多的军人,只见身穿豹皮大衣,珠光宝气的言慧珠奔月、散花般地朝他们兄妹走来。黄宗英嫌她“扎眼”又“咋呼”偷偷说:“咱们躲着点!”却怎么躲也没躲过。她全身扑向黄宗江,将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拥入怀中。这个举动,把黄宗江吓了一跳,也把旁边的军人吓了一跳,惊呼:“这人怎么啦?”
后来,表姐夫回忆这事,无限感慨地说:“如知日后慧珠的遭遇,我一定还要紧紧拥抱她。”
做一个女人真苦(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男影星白云因与周璇合演唐伯虎点秋香而走红,言慧珠即与之热恋,住在上海的扬子饭店。“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因为戏曲演员每晚有戏,朋友请客一般都设在中午。有车来接言慧珠,她出门前一再叮嘱:“你不要出去噢,我很快回来。”酒席的时间一长,她就很着急。有时拉了女友(顾正秋)悄悄溜出。在电话机旁,言慧珠请女友给白云打电话,说个假名约他到某个地方见面,对方同意了,挂断电话,言慧珠眼圈一红,深深叹口气说:“做一个女人真苦。”
言慧珠喜欢名牌陈年的洋酒,会跳舞,可不轻易下池。她说:“和不喜欢的人搂抱着,没意思!”
换了人间(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1949年5月27日,上海在爆竹声中“解放”了。言慧珠一觉醒来,已然“换了人间”这一天,没搽一点脂粉,不知从哪儿弄了一件蓝布大褂穿上,一双辫子扎上一对黑色蝴蝶结。脚上是平跟黑皮鞋,像个女学生。风情绝代的女伶一下子像个女学生。她跑到女友家中。
女友问:“你今儿怎么啦?像个地下党员。”
“先看看风向,观察观察。”言慧珠淡淡一笑。
收入好几万(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