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明白白是十四岁!”那监工放大了嗓门又冲我说。他把身份证还给了小姑娘。小姑娘如释重负,回过身去又干起活来,干得比刚才还快。只是现在还不时偷偷拿眼来源我。糟糕,这不要害她出工伤事故吗?
  “叫她不用紧张,”我对约翰说。
  约翰用中国话跟她说了两句,小姑娘于是就只管干她的,再也不偷眼瞟我了。
  “请请,喝茶去,”监工说着,一路点头哈腰,把我们尽往一个小间里让,那就是他的办公室了。
  约翰心里明白:我根本不信那小姑娘是十四岁。
  他就对我说:“你瞧,反正她干的是十四岁的活儿嘛。”
  “可她又能挣几个钱呢?你不是说过吗,童工的工钱只及得到成人的一半。”
  “奥利弗,”约翰还是那么沉得住气“她干一天可以拿十块钱回家哪。”
  “那可好,”我说,可又跟着补上一句“不过是港元。折合美元只有一块又八毛,对不对?”
  那监工递给我一件衬衫。
  “他让你看看这做工有多考究,”约翰说。
  “不错,”我说。“这‘双针缝’的玩意儿的确很新颖别致(到底有多大意思我就说不上了)。事实上这样的衬衫我自己就有两件。”
  要知道,这里出品的衬衫都是标上“宾氏名士世界”商标的。看来今年爱穿衬衫加毛衣“两件套”的男士,穿这种衬衫是时髦了。
  我低头喝着茶,心里却在想:远在万里以外的老家纽约,我们那位埃尔维-纳什女士1,是不是知道自己大力推销的这种风流潇洒的时式服装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呢?
  1前文提到过,埃尔维-纳什是纽约宾宁代尔公司“名士世界”新潮男装部的售货小姐(见第17章)。
  “我们走吧,”我对约翰说。
  我憋得都快透不过气了。
  我把话头转到了天气上。
  “到了盛夏季节这里的日子一定是很不好过的,”我说。
  “潮湿极了,”约翰答腔说。
  这个题目我们是早就谈过的了,所以我的回话也是现成的。
  “就跟八月里的纽约差不多,是不?”
  “不相上下,”他说。
  “那是不是影响了女工的工作效率呢?”
  “你是说”
  “我看车间里没有安装空调啊,”我说。
  他对我瞅了一眼。
  “这是亚洲,奥利弗,”他说“不是加利福尼亚。”
  车子还在一路往前开。
  “你住的公寓里有空调吗?”我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