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6)
面对群臣的议论、太后的劝说、皇后的眼泪,胤祯全都不为所动。三日之后封妃大典,势在必行!
三日后,紫禁城里处处张灯结彩。
“今儿个这场婚礼啊,堪称是紫禁城一绝啊!”“此话怎讲?”
“佟大人,你长年戍守边疆,不知情也是当然的,这事儿说出去啊,怕你这见惯大风大浪的人物,也不得不瞠目结舌!”
“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可知道皇上今儿个要娶的德妃是谁?”
“不就是南大学士之女,南明嫣吗?”
“没错!但你一定不知道南明嫣是何许人吧?”鄂大人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几天前,这南明嫣还是惠亲王福晋呢!”
佟大人倏地瞪圆了眼,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鄂、鄂大人,你是说她是二十阿哥胤的福晋?”
“可不是嘛?”
“虽说咱们是满人,兄纳弟媳、弟纳兄嫂这种事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处在战乱时期,为了繁衍后代不得不如此。可是现在咱们已经入了关,到了汉人的领地,再怎么样,兄纳弟媳这种事唉,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啊!”佟大人叹息着说。
他怎么也想不到皇帝竟然要娶弟妇为妻!
“难以接受,也得接受啊!这一回皇上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太后、皇后以及文武百官的动谏,他没一个听得下去的!他坚持一定要娶南明嫣为妻,不许任何人有异议!”
“这这太匪夷所思了!皇上向来有纳谏的雅量,怎么会”
“大家都说,皇上一定是被南明嫣给迷去了心神,才会做出这种胡涂事!”
“这么听起来唉,那个南明嫣,想必也不是什么贤德女子。”
“会与丈夫以外的男人私通的女人,当然不会是什么好货色!偏偏皇上铁了心非迎娶她为妃不可,常言道,‘国之将灭,必有妖孽’,这要是弄出了什么岔子唉!”
群臣的窃窃私语,使得这一场婚礼蒙上了一层暧昧的色彩。大家虽然都出席了婚礼,但眉眼之间却有着说不出的尴尬与勉强。
就如胤祯所说的,这一场婚礼,怕是不会有人真心的祝福了。
吉时已到,喜气洋洋的乐声响了起来。
胤祯正位而坐,深邃的眼眸刻画着喜悦与炽热!
终于终于让他等到这一刻!过了今晚,明嫣就是他的人了,今后再也没有人能将他们俩分开!
他要握住她的手,与她祸福与共,与她白首偕老!
明嫣穿着一袭吉服端坐在暖轿中,轿夫与喜娘们正簇拥着她往太和殿而去。
今天,她就要成为胤祯的妃子,与他共度一生。而这个一度以为不可能成真的梦想,就要在今天实现了。
胤祯的情深意重令她感动,但是,在她的心中,仍有一个角落是隐隐不安的。
是的,她知道那个令她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三天前,胤祯当着胤的面说要立她为妃的时候,不安的阴影就一直存在她的心中,怎么也挥之不去。她没有对胤祯说什么,因为她不愿他为她担心,只是面对胤悲愤、疯狂而满含着谴责的目光时,她多少是愧疚而心虚的;毕竟,如果不是因为她,他不会受人耻笑,说他是惟一一个有着绿顶戴的亲王。
明嫣叹了一口气,眉眼间净是轻愁。 ↑返回顶部↑
三日后,紫禁城里处处张灯结彩。
“今儿个这场婚礼啊,堪称是紫禁城一绝啊!”“此话怎讲?”
“佟大人,你长年戍守边疆,不知情也是当然的,这事儿说出去啊,怕你这见惯大风大浪的人物,也不得不瞠目结舌!”
“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可知道皇上今儿个要娶的德妃是谁?”
“不就是南大学士之女,南明嫣吗?”
“没错!但你一定不知道南明嫣是何许人吧?”鄂大人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几天前,这南明嫣还是惠亲王福晋呢!”
佟大人倏地瞪圆了眼,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鄂、鄂大人,你是说她是二十阿哥胤的福晋?”
“可不是嘛?”
“虽说咱们是满人,兄纳弟媳、弟纳兄嫂这种事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处在战乱时期,为了繁衍后代不得不如此。可是现在咱们已经入了关,到了汉人的领地,再怎么样,兄纳弟媳这种事唉,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啊!”佟大人叹息着说。
他怎么也想不到皇帝竟然要娶弟妇为妻!
“难以接受,也得接受啊!这一回皇上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太后、皇后以及文武百官的动谏,他没一个听得下去的!他坚持一定要娶南明嫣为妻,不许任何人有异议!”
“这这太匪夷所思了!皇上向来有纳谏的雅量,怎么会”
“大家都说,皇上一定是被南明嫣给迷去了心神,才会做出这种胡涂事!”
“这么听起来唉,那个南明嫣,想必也不是什么贤德女子。”
“会与丈夫以外的男人私通的女人,当然不会是什么好货色!偏偏皇上铁了心非迎娶她为妃不可,常言道,‘国之将灭,必有妖孽’,这要是弄出了什么岔子唉!”
群臣的窃窃私语,使得这一场婚礼蒙上了一层暧昧的色彩。大家虽然都出席了婚礼,但眉眼之间却有着说不出的尴尬与勉强。
就如胤祯所说的,这一场婚礼,怕是不会有人真心的祝福了。
吉时已到,喜气洋洋的乐声响了起来。
胤祯正位而坐,深邃的眼眸刻画着喜悦与炽热!
终于终于让他等到这一刻!过了今晚,明嫣就是他的人了,今后再也没有人能将他们俩分开!
他要握住她的手,与她祸福与共,与她白首偕老!
明嫣穿着一袭吉服端坐在暖轿中,轿夫与喜娘们正簇拥着她往太和殿而去。
今天,她就要成为胤祯的妃子,与他共度一生。而这个一度以为不可能成真的梦想,就要在今天实现了。
胤祯的情深意重令她感动,但是,在她的心中,仍有一个角落是隐隐不安的。
是的,她知道那个令她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三天前,胤祯当着胤的面说要立她为妃的时候,不安的阴影就一直存在她的心中,怎么也挥之不去。她没有对胤祯说什么,因为她不愿他为她担心,只是面对胤悲愤、疯狂而满含着谴责的目光时,她多少是愧疚而心虚的;毕竟,如果不是因为她,他不会受人耻笑,说他是惟一一个有着绿顶戴的亲王。
明嫣叹了一口气,眉眼间净是轻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