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 6)
“我根本不想分。”但是离开与分开的矛盾间,他缺乏说服她的理由“你呢?”
“我也不想,但结果就是这样。”她静静地说,没一点起伏。离开与分开,不是选择题。
“我们试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一定会分开?”他不满了“现在这样你难过,我也难过。明明能在一起的时候却要为了以后强迫自己,你不觉得这根本是很自讨苦吃的事?”
“没前途的感情,我觉得没必要继续下去。”越晚抽身,陷得越深。
“那是因为你对感情一点信心都没有,你总认为自己会是两方里痛苦比较多的那个。”
经过暑假这段时间,她的心理防备仍有残存。看似强硬,其实感情敏感得经不起一点摧折,而他那迟来的出国通告,正是犯了这条大忌。喜欢上一个感情线像蜘蛛丝一样的女生,他觉得自己仿佛都变成了笨笨的飞虫。
“那你说该怎么对感情有信心?你希望我等你五年?”她的问题不自觉地转为尖锐。
“你等我,我也在等你啊。”他叹了声“而且为什么一定要说‘等’?恋爱又不是签卖身契,没必要当成义务一样来履行。感情没了自然分开;而有感情时在一起,个人还有个人自己的生活就算在同个城市也一样;两个国家,同样也可以当成离得远的两个城市。”
她那端又是一阵沉默:“那只是你这么想,我想不通。”
“想不通就别先说分手!”他断然地“我们之间不作任何承诺,也不能逃避问题尤其是你,五年时间,感情让它自然去发展,结果怎么样,也让感情来决定。”
“如果中途是我先变心爱上另外一个人呢?”
“我当然会成全你只要你觉得他能比我更适合。”
他用了“适合”而不是什么条件、标准。就像宛雪的理论里说的,这样的感情还是原始状态的纯洁无瑕,放弃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就像他这么契合的人,她错过,也可能会是一生的遗憾。
“我其实是很想向你讨一句承诺的。”坦承了内心感情,而他总在该哄骗人的时候该死地诚实。
“我不会为了别人变心如果你想听的是这句。”他突然回以一句。
很模糊的话,她却明白了:如果有一天感情变质,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在前一段感情余温没消退之前,他不可能会一心两用。
“你听懂了?”
“嗯。”喉间干涩,不是难过,水分也会往眼睛里走。
“那你怎么决定?”他追问。
“我不知道。”她说“你让我想想。”
“想是可以,但我还是要说:不管你想了以后有什么决定,我现在都不可能对你放手。”他轻轻吐出一口气,仿佛几天的郁闷都一次性地宣泄“明天我会回学校,你想通了来找我,我等你。”
“那明天再说吧,拜拜。”
“拜。”
京阑挂上了电话,闷闷地转回到椅子前,一头趴在写字台上,怔怔地盯着没开的手机。
当初为谁开,现在依然是为谁关。
靶情让她一个星期来疯狂投入在课业中,看似是振作勤奋,其实是心坠落低谷。
一根情线张在那里,好像有一天不小心碰到就会断掉,所以她极力避免去碰触,躲自己躲得已经快麻木。但是难过仍是难过,不因她的妥协而稍有退让,与迟沃川一起的每个场面都会时不时袭上心头。
特别是置身于黑暗中的时候,什么心情都会赤裸裸地揭开,沉重的孤独感让痛苦滋生繁殖得更快。
靶情的盒子她曾锁得那么紧,一旦打开,便好像是积存多年的释放,惟恐不会爱人,惟恐快乐不够,恨不得将自己的性格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造去契合他。有人说一个人的初恋是最难忘的,因为第一次付出的感情最不懂保留。爱过,失去就是空洞的痛。如果没一头栽下去栽得那么深、栽得那么不顾后果,她的心到此时只会好好地安在胸口,她也会是几个月之前那个不知情愁的京阑。
但可怕的是,她对这样的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意,却有近似自虐的甘愿。是爱情刀锋的光芒太绚丽了,引诱得人忘记它的伤人无血。 ↑返回顶部↑
“我也不想,但结果就是这样。”她静静地说,没一点起伏。离开与分开,不是选择题。
“我们试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一定会分开?”他不满了“现在这样你难过,我也难过。明明能在一起的时候却要为了以后强迫自己,你不觉得这根本是很自讨苦吃的事?”
“没前途的感情,我觉得没必要继续下去。”越晚抽身,陷得越深。
“那是因为你对感情一点信心都没有,你总认为自己会是两方里痛苦比较多的那个。”
经过暑假这段时间,她的心理防备仍有残存。看似强硬,其实感情敏感得经不起一点摧折,而他那迟来的出国通告,正是犯了这条大忌。喜欢上一个感情线像蜘蛛丝一样的女生,他觉得自己仿佛都变成了笨笨的飞虫。
“那你说该怎么对感情有信心?你希望我等你五年?”她的问题不自觉地转为尖锐。
“你等我,我也在等你啊。”他叹了声“而且为什么一定要说‘等’?恋爱又不是签卖身契,没必要当成义务一样来履行。感情没了自然分开;而有感情时在一起,个人还有个人自己的生活就算在同个城市也一样;两个国家,同样也可以当成离得远的两个城市。”
她那端又是一阵沉默:“那只是你这么想,我想不通。”
“想不通就别先说分手!”他断然地“我们之间不作任何承诺,也不能逃避问题尤其是你,五年时间,感情让它自然去发展,结果怎么样,也让感情来决定。”
“如果中途是我先变心爱上另外一个人呢?”
“我当然会成全你只要你觉得他能比我更适合。”
他用了“适合”而不是什么条件、标准。就像宛雪的理论里说的,这样的感情还是原始状态的纯洁无瑕,放弃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就像他这么契合的人,她错过,也可能会是一生的遗憾。
“我其实是很想向你讨一句承诺的。”坦承了内心感情,而他总在该哄骗人的时候该死地诚实。
“我不会为了别人变心如果你想听的是这句。”他突然回以一句。
很模糊的话,她却明白了:如果有一天感情变质,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在前一段感情余温没消退之前,他不可能会一心两用。
“你听懂了?”
“嗯。”喉间干涩,不是难过,水分也会往眼睛里走。
“那你怎么决定?”他追问。
“我不知道。”她说“你让我想想。”
“想是可以,但我还是要说:不管你想了以后有什么决定,我现在都不可能对你放手。”他轻轻吐出一口气,仿佛几天的郁闷都一次性地宣泄“明天我会回学校,你想通了来找我,我等你。”
“那明天再说吧,拜拜。”
“拜。”
京阑挂上了电话,闷闷地转回到椅子前,一头趴在写字台上,怔怔地盯着没开的手机。
当初为谁开,现在依然是为谁关。
靶情让她一个星期来疯狂投入在课业中,看似是振作勤奋,其实是心坠落低谷。
一根情线张在那里,好像有一天不小心碰到就会断掉,所以她极力避免去碰触,躲自己躲得已经快麻木。但是难过仍是难过,不因她的妥协而稍有退让,与迟沃川一起的每个场面都会时不时袭上心头。
特别是置身于黑暗中的时候,什么心情都会赤裸裸地揭开,沉重的孤独感让痛苦滋生繁殖得更快。
靶情的盒子她曾锁得那么紧,一旦打开,便好像是积存多年的释放,惟恐不会爱人,惟恐快乐不够,恨不得将自己的性格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造去契合他。有人说一个人的初恋是最难忘的,因为第一次付出的感情最不懂保留。爱过,失去就是空洞的痛。如果没一头栽下去栽得那么深、栽得那么不顾后果,她的心到此时只会好好地安在胸口,她也会是几个月之前那个不知情愁的京阑。
但可怕的是,她对这样的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意,却有近似自虐的甘愿。是爱情刀锋的光芒太绚丽了,引诱得人忘记它的伤人无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