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一追再追(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翊走过一家香港人开的赌场,随着吵吵嚷嚷的旅行团折进路边的一家金店。那里的店员正不遗余力地大力推销,听到游客的四川口音,立刻上楼喊来老板。操着四川口音的老板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激动,拍着胸脯说要给老乡们打折优惠。
  齐翊站在一旁冷眼旁观,这样的把戏他见得太多,不过是欺哄游客的骗术而已。待到旅行团欢天喜地地散去,他走近店员:“麻烦你,我想找兴叔。”
  小伙子疑惑地看他。
  “请转告兴叔,我是阿海的老朋友。”
  小伙子转入后堂,隐约听见他用越南语喊了两句,不多时转出一位五六十岁、身形略胖的男子来。“阿海?你说的是”兴叔眼神警惕。
  “从峂港来的江海,几年前在这边做过生意。”齐翊自报家门“我叫齐翊,是阿海的高中同学。”
  “果然。阿海”兴叔略微放松了一些“听到这名字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他,只不过这两年都没有提起了。”
  “他以前也总说起,在这边的时候受到你很多照顾。”
  兴叔大笑:“照顾?初次见面,为了抢停船泊位,就差点把我从船上撞到河里去!他那时候可真是年少气盛,不过的确能吃苦,讲义气,人也聪明。”
  “那已经是十多年前了吧。”齐翊回想“他应该是初中毕业后来了一年。”
  “是。当时我就觉得,这孩子应该回去读书,否则就浪费了。”兴叔感叹“他虽然对我很尊重,但其实是不喜欢金店这一行的。”
  “兴叔还有一家贸易行,是么?”齐翊问。
  “这个也是阿海说的吧。”
  齐翊点头:“之前阿海曾拜托您照顾一位朋友,后来听他说,您就把她安排在河内工作。”
  “你说,阿梅?”
  “是。我这次,就是想要找她的。三年前阿海告诉我,如果想知道阿梅的下落,就来您这儿。”
  “那时候我还真能找到她。但现在”兴叔沉思“她早就不在我这里了。当时河内一家家具厂要向中国出口红木家具,很希望阿梅过去帮忙,开出的工资又好。最初我和她还是有联络的,但后来她似乎又换了几处工作,就失去音讯了。有人说,她是去西贡结婚了。”
  兴叔请齐翊到街角喝茶:“已经很久没有人和我说起阿海的事情了。三年前的夏天吧,他替广东一家工厂到河内谈了一个大单的家电生意,正好我也在,一起吃了顿饭。他说要回峂港打理一下,隔几天就来芒街。但后来又打电话说事情太多,走不开。”
  齐翊微笑:“他当时的确遇到了一些不知道如何处理的事情。”
  “嗬。”兴叔笑“从没听说什么事让阿海为难。”
  齐翊回想起三年前的八月,他恰在峂港。江海难得地没有东奔西走,在平素最忙碌的月份里,在峂港停留了两个月。齐翊问起,他回答说,要休整一下,因为遇到了难缠的人。
  齐翊知道他要去芒街的打算,便问何时动身。
  江海没说什么,喝下一杯啤酒,忽然笑了一声,说:“忽然有点怀念北京。”
  “哦?为什么?你已经三年没去了吧。”
  “不知道,有些想念下雪的天气吧。吃炭火锅,喝二锅头。有人说会请客。”江海晃着酒瓶“算了,随便说说而已。”
  那天他第一次见到了蔡满心的照片,她和成哥分立在江海两旁,穿着白色的连帽衫,帽子被胡乱地戴在头顶,乌黑的发勾勒出脸颊俏丽的轮廓来,笑意盈盈,眼神却投射向江海的方向。天真地,毫不掩饰内心的情绪。年轻,执着。
  蔡满心从河内出发赶往会安。旅社的大巴在清晨时分抵达目的地,背着行囊的游客们肤色各异,或疲惫或兴奋,下了车后很快就消失在街头巷尾。会安曾是兴盛一时的港口,城内有各式风格的建筑,在清晨煦暖的朝阳下,依稀转变着时空场景。老城区颇有古镇情致,很多民宅和店铺都挂着一排排的灯笼。
  蔡满心经过几家中式会馆和宗祠,停在一处灯笼店前。她徘徊良久,一路上也想了千万种开场白,但此时仍难免紧张。她要面对的不过是阿梅的家人而已,此刻却仿佛要面对命运的审判。
  店堂里没有人,她穿到后院,便是扎制灯笼的作坊,地上散放着竹篾和素色的绢绸。有小孩子在庭院里跑过,一头撞在她怀里,又嬉笑着闪到一旁,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来客。他四五岁年纪,眼睛大大的,短短的小平头在金色的阳光下毛茸茸的。
  蔡满心心中一懔,虽然知道不大可能在这里邂逅阿梅,但这毕竟是她家的老宅。如果如同众人传言,她在五年多以前因怀孕而退学,那么算起来,孩子也有这么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