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换了批人,几乎等同于换了人间(4 / 5)
“咦,这个两广巡抚刘继文、万文卿,倒是很有想法嘛。”朱翊钧拿起了刘继文的奏疏,看了许久,这刘继文上奏,既然有环太商盟,能不能有个西洋商盟?
郑和下的是西洋,西洋也有一些国家存在,蒙兀儿国、锡兰、古里、忽鲁谟斯、天方、亚丁、摩加迪沙、麻林、莫桑比克、吉福,这些整合一下,建立一个西洋商盟,是不是有可能性?
朱翊钧倒是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白银,白银矿倒是有一些,但有点少,不太值得费那个劲儿。
环太平洋商盟,是白银为驱动,西洋用什么驱动,让大明费尽心机去推动贸易呢?刘继文给的答案是夷奴、昆仑奴。
大明开发海外地方,都缺乏力役,那么夷奴、昆仑奴,可以让大明开发南洋等总督府,有更加充足的人力。
但这些夷奴,昆仑奴,能否成为环西洋商盟的主要驱动力,还需要实践去检验,皇帝将自己的疑问写在了朱批里,让刘继文可以试着搞一下,成了最好,不成再想办法。
长崎总督府传来了消息,倭国极乐教果然有了盛极而衰的征兆。
倒不是丰臣秀吉这个猴子突然支棱起来了,丰臣秀吉依旧是口号喊得震天响,但讨伐极乐教,却迟迟不行动,有个老乌龟德川家康,在等着丰臣秀吉和极乐教两败俱伤。
是极乐教内讧了。
具体究竟为何内讧,无人知晓,在极乐教的老巢,广岛城下町发生一次剧烈的极乐教内讧,死伤近万余人,最终,极乐教分为了两派,并且冲突还在加剧,杀的难解难分。
自从大明东征九胜,彻底占据了石见银山之后,毛利辉元的实力快速下降了起来,几次夺回石见银山不成,损兵折将,毛利辉元对广岛城下町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成了极乐教的老巢。
大明的海防巡检很难刺探到极乐教的老巢里,这极乐教徒筛选狂信的方法,极度残忍。
虽然不知道为何内讧,但极乐教分成两派,一派看起来比较温和,一派比较极端,也叫现世派。
丰臣秀吉用仅存的倭船,还借了大明在大阪湾守备千户所三条大船,趁着两派内讧,偷袭了广岛城下町。
这次偷袭大获成功,不仅成功占据了广岛城下町,还把现世派的几个护法抓拿归案,斩首示众,可谓是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番。
极乐教仍然势大,但现世派的灭亡,让丰臣秀吉名望大涨,同样倭国内部对极乐教的不满开始释放,丰臣秀吉终于遏制住了极乐教扩张的势头。
这对大明而言是个好消息,这帮极端邪祟,还是灭亡了好,大明一直在防范极乐教风险外溢。
倭国的情况,没有因为极乐教现世派被剿灭有所好转,极乐教是果,秩序崩坏无法建立新的秩序是因,只要不解决秩序崩坏的问题,这种群魔乱舞的现象,仍然会持续下去,直到倭国灭亡。
倭奴数量在缓慢减少,但来自安南国的夷奴,补全了这种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
“挺好,丰臣秀吉干得不错。”朱翊钧第一次夸奖了下丰臣秀吉,这家伙见缝插针的本事,真的很强,做事也很果决,极乐教不能这么继续无序扩大下去了。
朱翊钧写了长长的朱批,和长崎总督府沟通了倭国的诸多情况,尤其是熊廷弼的近况。
石见银山的产量还在增加,石见银山算是混乱倭国少有的净土了。
再加上熊廷弼把倭奴当人看,石见银山矿工窑民的生产热情很高,今年从倭国流入大明的白银,增加了三十万两,突破了四百万两的大关。
熊廷弼被刺杀了三次,但都被熊廷弼给反杀了,熊廷弼并未受伤。
“叶向高,在翰林院读了三年书,又在朕身边做了三年文书,写起居注,现在该外放做官了,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朱翊钧拿着叶向高的奏疏,询问他想去哪里,时间到了,不能一直在这里写起居注,也要去外面历练一番才好继续升转。
“回陛下的话,臣想去吉林垦荒。”叶向高给了皇帝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穷山恶水、不毛之地的吉林,这会儿的吉林,极为苦寒。
朱翊钧摇头说道:“可以选个腹地履任地方,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去了吉林,朕怕你把命丢了。”
叶向高仔细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侯巡抚吃的这样的苦,臣也吃的,一如戚帅所言,天变之下,辽东恐成龙兴之地。”
侯于赵吃苦,是做给事中与人逆行,被排挤出了京师,到现在侯于赵都对回京做官,不是很感兴趣,叶向高可没跟人逆行,也不受排挤。
“没苦硬吃是吧,你别后悔,朕给你机会了。”朱翊钧笑着说道。 ↑返回顶部↑
郑和下的是西洋,西洋也有一些国家存在,蒙兀儿国、锡兰、古里、忽鲁谟斯、天方、亚丁、摩加迪沙、麻林、莫桑比克、吉福,这些整合一下,建立一个西洋商盟,是不是有可能性?
朱翊钧倒是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白银,白银矿倒是有一些,但有点少,不太值得费那个劲儿。
环太平洋商盟,是白银为驱动,西洋用什么驱动,让大明费尽心机去推动贸易呢?刘继文给的答案是夷奴、昆仑奴。
大明开发海外地方,都缺乏力役,那么夷奴、昆仑奴,可以让大明开发南洋等总督府,有更加充足的人力。
但这些夷奴,昆仑奴,能否成为环西洋商盟的主要驱动力,还需要实践去检验,皇帝将自己的疑问写在了朱批里,让刘继文可以试着搞一下,成了最好,不成再想办法。
长崎总督府传来了消息,倭国极乐教果然有了盛极而衰的征兆。
倒不是丰臣秀吉这个猴子突然支棱起来了,丰臣秀吉依旧是口号喊得震天响,但讨伐极乐教,却迟迟不行动,有个老乌龟德川家康,在等着丰臣秀吉和极乐教两败俱伤。
是极乐教内讧了。
具体究竟为何内讧,无人知晓,在极乐教的老巢,广岛城下町发生一次剧烈的极乐教内讧,死伤近万余人,最终,极乐教分为了两派,并且冲突还在加剧,杀的难解难分。
自从大明东征九胜,彻底占据了石见银山之后,毛利辉元的实力快速下降了起来,几次夺回石见银山不成,损兵折将,毛利辉元对广岛城下町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成了极乐教的老巢。
大明的海防巡检很难刺探到极乐教的老巢里,这极乐教徒筛选狂信的方法,极度残忍。
虽然不知道为何内讧,但极乐教分成两派,一派看起来比较温和,一派比较极端,也叫现世派。
丰臣秀吉用仅存的倭船,还借了大明在大阪湾守备千户所三条大船,趁着两派内讧,偷袭了广岛城下町。
这次偷袭大获成功,不仅成功占据了广岛城下町,还把现世派的几个护法抓拿归案,斩首示众,可谓是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番。
极乐教仍然势大,但现世派的灭亡,让丰臣秀吉名望大涨,同样倭国内部对极乐教的不满开始释放,丰臣秀吉终于遏制住了极乐教扩张的势头。
这对大明而言是个好消息,这帮极端邪祟,还是灭亡了好,大明一直在防范极乐教风险外溢。
倭国的情况,没有因为极乐教现世派被剿灭有所好转,极乐教是果,秩序崩坏无法建立新的秩序是因,只要不解决秩序崩坏的问题,这种群魔乱舞的现象,仍然会持续下去,直到倭国灭亡。
倭奴数量在缓慢减少,但来自安南国的夷奴,补全了这种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
“挺好,丰臣秀吉干得不错。”朱翊钧第一次夸奖了下丰臣秀吉,这家伙见缝插针的本事,真的很强,做事也很果决,极乐教不能这么继续无序扩大下去了。
朱翊钧写了长长的朱批,和长崎总督府沟通了倭国的诸多情况,尤其是熊廷弼的近况。
石见银山的产量还在增加,石见银山算是混乱倭国少有的净土了。
再加上熊廷弼把倭奴当人看,石见银山矿工窑民的生产热情很高,今年从倭国流入大明的白银,增加了三十万两,突破了四百万两的大关。
熊廷弼被刺杀了三次,但都被熊廷弼给反杀了,熊廷弼并未受伤。
“叶向高,在翰林院读了三年书,又在朕身边做了三年文书,写起居注,现在该外放做官了,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朱翊钧拿着叶向高的奏疏,询问他想去哪里,时间到了,不能一直在这里写起居注,也要去外面历练一番才好继续升转。
“回陛下的话,臣想去吉林垦荒。”叶向高给了皇帝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穷山恶水、不毛之地的吉林,这会儿的吉林,极为苦寒。
朱翊钧摇头说道:“可以选个腹地履任地方,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去了吉林,朕怕你把命丢了。”
叶向高仔细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侯巡抚吃的这样的苦,臣也吃的,一如戚帅所言,天变之下,辽东恐成龙兴之地。”
侯于赵吃苦,是做给事中与人逆行,被排挤出了京师,到现在侯于赵都对回京做官,不是很感兴趣,叶向高可没跟人逆行,也不受排挤。
“没苦硬吃是吧,你别后悔,朕给你机会了。”朱翊钧笑着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