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炉火照夜江山铸,薪火相传百年成(4 / 5)
钢主要是火炮、火铳、甲胄、长短兵等军事用途,所以才会有严格的界定。
如果按照泰西舶来铁浑甲,也就是板甲那种钢为标准,大明钢铁产量能翻六倍还不止。
而泰西当下钢铁产量又有多少呢?整个泰西加起来,还不如大明的零头多。
事实上,西班牙已经是大明观察到当下泰西最强横的国家了,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它钢铁,就是把殖民地加起来,只有区区2000万斤。
这还是黎牙实竭尽全力为费利佩殿下美化的结果,大明是用西班牙可统计的钢铁产量,乘以五,简单粗暴的估算西班牙整体产量,这个2000万斤严重失真。
钢铁就是生产力,钢筋铁骨就是国家底气。
钢铁数量不足,就是生产力不足,耕地、生活做饭、武器军备都需要钢铁,大明百姓每个人能分到4斤到5斤铁使用,而泰西每个人分不到2斤。
而主编论文明的这个翰林学士,从靠近格物院人士了解到,西山煤钢联营官厂,发明了一种燃钢法,取代了过去的炒钢法,可以大幅提高粗钢的产量,极大的缩减了高规格钢铁的工艺流程。
大量的粗钢胚,为大明机械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燃钢法,就是明年和驱蚊香竞争崇古进步奖的技术吗?”朱翊钧翻看着论文明的杂报,好奇的询问冯保。
冯保赶忙说道:“臣去问过工部,工部说,这事儿八字才一撇,等稳定下来,再奏闻圣上。”
所有呈送御览的奏疏,冯保都让司礼监询问过各衙门的进展,以方便陛下随时了解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明天叫上曾同亨和辛自修,一起到西山煤局看看。”朱翊钧知道格物院博士和西山煤局合作,在想方设法的提高粗钢产量,但项目进展还没有进入验收阶段,不太好献祥瑞。
曾同亨氏工部尚书,辛自修是工部堂上官,辛自修总领官厂诸事,他之前是保定巡抚,在林辅成去保定的时候,辛自修利用这位天使,解决了保定很多的问题。
“这…臣遵旨。”冯保低声说道:“大臣们透露信息给翰林学士,是堵他们的嘴,但显然还有问题没能彻底解决,陛下去看,恐怕会带去些压力。”
冯保不认为现在是陛下去视察的时机,等到工部、西山煤局觉得稳了,自然会献祥瑞。
“闲来无事,去官厂看看,问燃钢法,捎带的事儿。”朱翊钧去官厂,也不只是燃钢法一件事,更多的是去看看,大明身股制改制,给官厂带来的变化。
“陛下圣明。”冯保不再劝阻,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去哪儿去哪儿!
次日清晨,皇帝廷议之后,叫上了曾同亨、辛自修、申时行,一同前往了西山煤局。
朱翊钧在西山煤局停留了足足两个时辰,连中午饭都是在西山煤局吃的,了解了西山煤局改制后的种种变化,询问了开工银发放情况,接见了十数位官厂的大工匠、匠人、学徒,了解了官厂的待遇,孩子上学情况等等。
在王崇古病逝后,大明皇帝跑到官厂的次数明显增多。
在第二个时辰,朱翊钧听取了驻厂博士、大工匠们对大明炒钢法改良办法,对大明匠人积极参与生产工具改良、生产技艺提高高度表扬,肯定了博士、匠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
燃钢法,其实已经事实上通过了格物院院长朱载堉以及诸多博士的共同验收,官厂建了四个试验用的炉子来验证所有猜想,之所以没有献祥瑞,是在进行实践生产,确保此法有效,防止出现欺君大罪。
燃钢法从炒钢法而来,炒钢法是铁水从炼铁炉中流入潮泥灰铺好的方塘,匠人站在塘沿上用柳木或者铁棍,像炒菜一样不停地翻炒铁水,使铁料中的杂质和碳含量进一步降低。
而燃钢法则是基于这一原理,使用鼓风机,将空气吹入炉包之内,炭和氧反应,进一步提高炉包温度后,放出接近于钢的熟铁,进一步加工,变成大明需要的各种钢材。
朱翊钧亲眼见证了一次燃钢法,在除去炉渣之后,铁水呈现出一种亮红色,在鼓风机开始鼓风的时候,铁水的亮红色向着白色转化,铁水还飘起了一层褐色烟雾,这一变化,就是铁水温度在进一步升高。
西山煤局大工匠魏友山,带着遗憾对着陛下说道:“陛下,本来大工匠们的想法是直接在高炉内炼成熟铁或者钢,直接产出粗钢胚,但是大工匠和驻厂博士们失败了。”
燃钢法是工匠们的妥协产物,工匠们原来是想一步到位的,但现实告诉他们,做不到。
“为何失败了呢?”朱翊钧询问究竟。
“炉温不够,可能要再提高许多才能成功。”魏友山思索了下,把未确定的原因告知了陛下。 ↑返回顶部↑
如果按照泰西舶来铁浑甲,也就是板甲那种钢为标准,大明钢铁产量能翻六倍还不止。
而泰西当下钢铁产量又有多少呢?整个泰西加起来,还不如大明的零头多。
事实上,西班牙已经是大明观察到当下泰西最强横的国家了,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它钢铁,就是把殖民地加起来,只有区区2000万斤。
这还是黎牙实竭尽全力为费利佩殿下美化的结果,大明是用西班牙可统计的钢铁产量,乘以五,简单粗暴的估算西班牙整体产量,这个2000万斤严重失真。
钢铁就是生产力,钢筋铁骨就是国家底气。
钢铁数量不足,就是生产力不足,耕地、生活做饭、武器军备都需要钢铁,大明百姓每个人能分到4斤到5斤铁使用,而泰西每个人分不到2斤。
而主编论文明的这个翰林学士,从靠近格物院人士了解到,西山煤钢联营官厂,发明了一种燃钢法,取代了过去的炒钢法,可以大幅提高粗钢的产量,极大的缩减了高规格钢铁的工艺流程。
大量的粗钢胚,为大明机械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燃钢法,就是明年和驱蚊香竞争崇古进步奖的技术吗?”朱翊钧翻看着论文明的杂报,好奇的询问冯保。
冯保赶忙说道:“臣去问过工部,工部说,这事儿八字才一撇,等稳定下来,再奏闻圣上。”
所有呈送御览的奏疏,冯保都让司礼监询问过各衙门的进展,以方便陛下随时了解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明天叫上曾同亨和辛自修,一起到西山煤局看看。”朱翊钧知道格物院博士和西山煤局合作,在想方设法的提高粗钢产量,但项目进展还没有进入验收阶段,不太好献祥瑞。
曾同亨氏工部尚书,辛自修是工部堂上官,辛自修总领官厂诸事,他之前是保定巡抚,在林辅成去保定的时候,辛自修利用这位天使,解决了保定很多的问题。
“这…臣遵旨。”冯保低声说道:“大臣们透露信息给翰林学士,是堵他们的嘴,但显然还有问题没能彻底解决,陛下去看,恐怕会带去些压力。”
冯保不认为现在是陛下去视察的时机,等到工部、西山煤局觉得稳了,自然会献祥瑞。
“闲来无事,去官厂看看,问燃钢法,捎带的事儿。”朱翊钧去官厂,也不只是燃钢法一件事,更多的是去看看,大明身股制改制,给官厂带来的变化。
“陛下圣明。”冯保不再劝阻,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去哪儿去哪儿!
次日清晨,皇帝廷议之后,叫上了曾同亨、辛自修、申时行,一同前往了西山煤局。
朱翊钧在西山煤局停留了足足两个时辰,连中午饭都是在西山煤局吃的,了解了西山煤局改制后的种种变化,询问了开工银发放情况,接见了十数位官厂的大工匠、匠人、学徒,了解了官厂的待遇,孩子上学情况等等。
在王崇古病逝后,大明皇帝跑到官厂的次数明显增多。
在第二个时辰,朱翊钧听取了驻厂博士、大工匠们对大明炒钢法改良办法,对大明匠人积极参与生产工具改良、生产技艺提高高度表扬,肯定了博士、匠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
燃钢法,其实已经事实上通过了格物院院长朱载堉以及诸多博士的共同验收,官厂建了四个试验用的炉子来验证所有猜想,之所以没有献祥瑞,是在进行实践生产,确保此法有效,防止出现欺君大罪。
燃钢法从炒钢法而来,炒钢法是铁水从炼铁炉中流入潮泥灰铺好的方塘,匠人站在塘沿上用柳木或者铁棍,像炒菜一样不停地翻炒铁水,使铁料中的杂质和碳含量进一步降低。
而燃钢法则是基于这一原理,使用鼓风机,将空气吹入炉包之内,炭和氧反应,进一步提高炉包温度后,放出接近于钢的熟铁,进一步加工,变成大明需要的各种钢材。
朱翊钧亲眼见证了一次燃钢法,在除去炉渣之后,铁水呈现出一种亮红色,在鼓风机开始鼓风的时候,铁水的亮红色向着白色转化,铁水还飘起了一层褐色烟雾,这一变化,就是铁水温度在进一步升高。
西山煤局大工匠魏友山,带着遗憾对着陛下说道:“陛下,本来大工匠们的想法是直接在高炉内炼成熟铁或者钢,直接产出粗钢胚,但是大工匠和驻厂博士们失败了。”
燃钢法是工匠们的妥协产物,工匠们原来是想一步到位的,但现实告诉他们,做不到。
“为何失败了呢?”朱翊钧询问究竟。
“炉温不够,可能要再提高许多才能成功。”魏友山思索了下,把未确定的原因告知了陛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