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都说不为五斗米折腰,都为五斗米奔(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税票是一种有价票证,就是专门用来补税的,算是最后的体面。
  一旦启动稽税流程,吃一张催缴票,那就等同于被稽税院标记了,日后会严厉督查,但凡是做过生意的都知道,被衙门盯上的可怕,而且还是这等特务、暴力衙门;
  吃两张,要额外多交一倍的罚款,没有第三张催缴票,第三次逃税,是抄家。
  封建帝制,有人把手伸进了皇帝的腰包里,一个实权、皇威正盛的皇帝,是决计不会吝啬暴力的。
  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
  所以,多数势要豪右、富商巨贾被稽税院调查的时候,也会自查,稽税院也会稍微慢一点,这就给了补税的机会,稽税院没有足量的税票,就从别人手中购买,有人专门做税票生意,防止被稽税院盯上。
  稽税是个很复杂的事儿,而且稽税的成本不低,对于自己买税票补税这件事,稽税院也持正面态度。
  主动补税的不是敌人,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只要主动纳税的人越多,逃税的人就是少数,稽税院就能精准打击死硬分子。
  这符合稽税第一原则,条件概率。
  陈记坊挣扎的余地就在这里,补了税票,就不用启动稽税流程,陈记希望范先生,能够高抬贵手,能少补一点是一点,这案子结了,也不会再重启。
  衙门都这样,重启一个案子,是非常困难的。
  稽税院从一开始就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这是朝廷为了节省行政支出的妥协,也都能体面一些。
  可缇帅都下令严厉督办了,陈记坊也不敢再动小心思了。
  朱翊钧拿到了陈记坊这个小案子的全部案卷,他对自己这个学生范远山,一直有关注,四十四个案子,朱翊钧全部看过,范远山已经对得起当初朱翊钧对他的投入了。
  “武定侯来了吗?”朱翊钧放下了案卷问道。
  一个小黄门赶忙说道:“回陛下,在门外跪了快一个时辰了,武定侯说陛下日理万机,国事繁忙,他跪着等陛下,陛下什么时候想起他,再宣不迟。”
  小黄门是打算主动禀报,但武定侯不让,武定侯就那么硬生生的跪了一个时辰,等皇帝处置完奏疏。
  陛下的繁忙,人人皆知,但凡是今日有些其他安排,这御书房的灯就会亮到子时,也就是陛下习武二十年,身体强健,才能如此操劳。
  “宣。”
  “罪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定侯郭大诚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罪臣也是昨日才听陈记坊的东家说稽税院稽税之事,陛下容禀,实乃经营错漏所致,非故意为之,还请陛下宽宥。”
  朱翊钧摆摆手说道:“免礼吧,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这陈东家没有你撑腰,敢去稽税院活动?还被人知道了,报到了朕这里来,丢人现眼!”
  “谢陛下!”郭大诚一听免礼,终于是松了口气,他可不想武定侯府步了武清伯府的后尘。
  郭大诚是第八代武定侯,嘉靖四十四年袭爵,嘉靖四十五年掌红盔将军,万历二年起不视事专门跟着三个大祭司(三个公爵),负责大明各类祭祀事务,代天子郊祭西山皇陵、南京孝陵、三山五岳、孔子庙等务。
  这陈记坊是他们家生意,陈记坊大东家的妹妹,是郭大诚妻子随嫁的通房丫鬟。
  就这么个通房丫鬟的关系,还是陈记求爷爷告奶奶,求来的,要不然陈记坊做生意,就会被处处刁难。
  这年头,但凡是个商帮,没人撑腰,做什么买卖,都是三伏天过火焰山,连个遮阴的地方都没有。
  按理说,就是陈记坊三次逃税被抄家,也抄不到武定侯府,郭大诚不该如此惶恐才对,但陛下追缉,素来不讲道理,只讲瓜蔓连坐,吃了多少都得连本带利的吐出来。
  郭大诚知道此事后,杀人的心都有了。
  一年十几万银的生意,几万银的利,偷那一万多两银子,简直是讨打。
  “不要为难范远山,范御史还有用。”朱翊钧专门提点了一句,这事儿到此为止了,若是还有后续,不要怪皇帝无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