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行所为皆为正(5 / 5)
“叶知府,其实最近我听到了些不太好的传言,赵巡抚说的有些道理。”师爷斟酌了下劝了句,他觉得侯于赵说得对。
叶向高才名远播,本来吉林地方官都等着叶知府走马上任,带着吉林地方和朝廷争、和夷人争,可是这叶向高到了,反而有些畏手畏脚,那自然让人有些失望。
公,不仅仅是公正,也是公事为先。
地方知县人微言轻,吉林将军李如梅又不能反对父亲的决定,整个吉林地方,都知道吉林县不适合做府治,但没人能说,都等着叶向高身先士卒。
结果叶知府,上任三把火都没烧,着实让地方官吏们有点挠头了。
这些知县,其实也在看,也在等,看看叶向高,到底会如何决定,能不能做这个吉林知府,说是吉林知府,其实就辖地和权责而言,是吉林巡抚。
“侯巡抚姓侯,不姓赵。”叶向高倒是很平静,纠正了师爷错误的称呼,他想了想说道:“通知松原、长春、白城、四平、辽源、通化诸知县事,迁徙府治到长春县之事。”
“还有,严格执行蓄发令,宁杀错,勿放过,贼人袭扰我布防薄弱之地,必有内应。”
“是!”师爷知道,原来那个叶向高回来了。
年轻人做事,就该有锐气!
迁徙府治所在,说明叶向高有打破陈规旧矩的勇气,也说明叶向高不是把吉林当成刷履历的跳板,而是真心实意的关切、带领吉林发展。
而蓄发令如此严格执行,一旦被在京的士大夫们知道了,不清楚辽东局势的士大夫们,会觉得叶向高过于心狠手辣,并且以柔远人为由,弹劾叶向高。
地方知县、吉林军兵其实最害怕的,不是叶向高是个怂货,怂货也就怂货吧,他们更怕叶向高是个守旧、迂腐、不知变通的士大夫,抱着柔远人不放,觉得蓄发令不该有,那才是大麻烦。
如果是这样,那叶向高还不如是个什么都不管的怂包,让地方知县和将军们自行发挥。
大明已经有极高的道德,愿意给夷人一个归化的机会,别说大明垦荒血流成河,泰西对南北美洲的殖民,哪个不是杀的血流成河,尸骨累累?
因时而动,因势而定,什么时候就说什么话,李成梁在西域,还让回人养猪,不养就是奸细,是不肯王化,有些事儿,现在不做,就是把罪孽留给后人。
其实也不怪叶向高,叶向高久在京师,他初到吉林,没有多少经验。
没经验其实没关系,这做着做着就有经验了,最怕的就是没了心气,遇到点儿困难挫折,就畏惧不敢再前进。
(本章完) ↑返回顶部↑
叶向高才名远播,本来吉林地方官都等着叶知府走马上任,带着吉林地方和朝廷争、和夷人争,可是这叶向高到了,反而有些畏手畏脚,那自然让人有些失望。
公,不仅仅是公正,也是公事为先。
地方知县人微言轻,吉林将军李如梅又不能反对父亲的决定,整个吉林地方,都知道吉林县不适合做府治,但没人能说,都等着叶向高身先士卒。
结果叶知府,上任三把火都没烧,着实让地方官吏们有点挠头了。
这些知县,其实也在看,也在等,看看叶向高,到底会如何决定,能不能做这个吉林知府,说是吉林知府,其实就辖地和权责而言,是吉林巡抚。
“侯巡抚姓侯,不姓赵。”叶向高倒是很平静,纠正了师爷错误的称呼,他想了想说道:“通知松原、长春、白城、四平、辽源、通化诸知县事,迁徙府治到长春县之事。”
“还有,严格执行蓄发令,宁杀错,勿放过,贼人袭扰我布防薄弱之地,必有内应。”
“是!”师爷知道,原来那个叶向高回来了。
年轻人做事,就该有锐气!
迁徙府治所在,说明叶向高有打破陈规旧矩的勇气,也说明叶向高不是把吉林当成刷履历的跳板,而是真心实意的关切、带领吉林发展。
而蓄发令如此严格执行,一旦被在京的士大夫们知道了,不清楚辽东局势的士大夫们,会觉得叶向高过于心狠手辣,并且以柔远人为由,弹劾叶向高。
地方知县、吉林军兵其实最害怕的,不是叶向高是个怂货,怂货也就怂货吧,他们更怕叶向高是个守旧、迂腐、不知变通的士大夫,抱着柔远人不放,觉得蓄发令不该有,那才是大麻烦。
如果是这样,那叶向高还不如是个什么都不管的怂包,让地方知县和将军们自行发挥。
大明已经有极高的道德,愿意给夷人一个归化的机会,别说大明垦荒血流成河,泰西对南北美洲的殖民,哪个不是杀的血流成河,尸骨累累?
因时而动,因势而定,什么时候就说什么话,李成梁在西域,还让回人养猪,不养就是奸细,是不肯王化,有些事儿,现在不做,就是把罪孽留给后人。
其实也不怪叶向高,叶向高久在京师,他初到吉林,没有多少经验。
没经验其实没关系,这做着做着就有经验了,最怕的就是没了心气,遇到点儿困难挫折,就畏惧不敢再前进。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