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放下谏言情结,尊重大明命运(4 / 6)
高启愚继续说道:“而现在,国姓爷久镇吕宋,就这十个营的参将,号称十虎,即便臣在京师,依旧听说过伏龙徐桢,镇海王虎的威名。”
“这十虎,都是国姓爷的心腹,这也是驸马能够顺利掌控吕宋总督府的根本。”
殷正茂将殷宗信召回马尼拉,殷正茂病逝后,殷宗信立刻完全掌控了整个吕宋,因为这十虎可谓是忠心耿耿,全都支持殷宗信总督,甚至不客气的说,殷宗信这个武夫,更对这十虎的胃口。
伏龙徐桢,镇海王虎,分别是伏波营和乘波营的参将,这二人,在南洋经历大小战阵一百五十多阵,百战不殆,百胜将军。
而这十虎,全都出身于当年广东平倭的客兵营。
高启愚琢磨了下,总结性的说道:“陛下,如果这般下去,恐怕明日之吕宋,就是今日之倭国了,还是朝廷自己培养出来的心腹大患。”
高启愚说话有点过于直接了,但他要做独臣,就要把话讲的如此明白。
“诸位所言有理,容朕缓思。”朱翊钧召见大臣议事,就是为了听取大臣们的意见。
这也是朱翊钧力保王崇古、张居正身后名的目的,如果连张居正都被反攻倒算的话,大臣们就要放下谏言情结,尊重大明命运了。
凌云翼顶着皇帝的怒火,和沈鲤、高启愚等人联合起来,反对陛下的圣旨,而且是两次,是建言献策,责难陈善的忠诚骨鲠,绝非违逆佞臣。
他们三人清楚的知道,只要是真心为大明好,而且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陛下会良言嘉纳,并且会像汉文帝容忍张释之反复忤逆一样,容忍他们这些不同的声音。
陛下是霸道,不是好坏不分。
他们三个人谈到的理由,绝非在指鹿为马,更不是危言耸听,这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陛下,是臣去找殷宗信谈的,殷宗信说,国姓爷在临走的时候,曾说过,如果不行,就让宗信回到大明做驸马。”凌云翼面色严肃:“陛下,臣去广州府的时候,国姓爷还在广州抗倭。”
“国姓爷对臣有提携之恩,而且他留下的五百客兵,是臣平定瑶乱的定海神针,没有这五百客兵做庶弁将,瑶民之乱,臣不知几时方休。”
“国姓爷留下了如此遗言如此安排,显然是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是他无力改变,也不能改变。”
殷宗信不懂,殷正茂能不懂?
这么下去,大明和吕宋迟早有一天兵戎相见,若是大明和吕宋总督府打起来,他殷正茂就不是推运维新第四功臣,而是大明国朝的国贼了,大明无论输赢,都得把他的坟给刨了,开棺鞭尸。
不过,不用陛下去做挫骨扬灰的恶人了,因为棺椁里,本就是骨灰。
殷宗信说大臣们给他传话,是为了他好,这些传话,真的没有恶意。
朱翊钧的手指在桌上敲动着,良久之后,他的手指停下,看着三位阁臣说道:“无论如何要给国姓宗信留下一个营,三千客兵还是有必要的,否则他这个吕宋总督,就没人把他当总督了。”
“其次,要对剩下九营进行换防,南洋水师、旧港水师、吕宋水师要进行换防,将领也要进行轮换。”
“各营守备、千总、把总、庶弁将等,都要到松江大学堂海事学堂进修,总兵和参将,要到讲武大学堂进修。”
“巡抚、三司按上一旨办,仍然照旧建立,再加一条,各铜镇镇守,三司、巡抚举荐,由朝廷任免。”
朱翊钧对上一道旨意,进行了四条补充,试图解决凌云翼提出的问题,吕宋有可能存在的暴力失控。
三千客兵真的已经很多很多了,凌云翼有三千客兵,敢带着客兵进京勤王,因为这些职业军人,可以短时间内扩军到三万,甚至更多。
再少,就没人把殷宗信当盘菜了。
“陛下圣明。”凌云翼、沈鲤、高启愚三人互相看了看,一起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第二次反对的时候,凌云翼、沈鲤其实已经做好被陛下训斥,甚至被罢免的准备了,但陛下还是那个陛下,没有因为张居正离开了权力中心,就变得固执己见起来。
“没有什么意见,内阁拟旨来看。” ↑返回顶部↑
“这十虎,都是国姓爷的心腹,这也是驸马能够顺利掌控吕宋总督府的根本。”
殷正茂将殷宗信召回马尼拉,殷正茂病逝后,殷宗信立刻完全掌控了整个吕宋,因为这十虎可谓是忠心耿耿,全都支持殷宗信总督,甚至不客气的说,殷宗信这个武夫,更对这十虎的胃口。
伏龙徐桢,镇海王虎,分别是伏波营和乘波营的参将,这二人,在南洋经历大小战阵一百五十多阵,百战不殆,百胜将军。
而这十虎,全都出身于当年广东平倭的客兵营。
高启愚琢磨了下,总结性的说道:“陛下,如果这般下去,恐怕明日之吕宋,就是今日之倭国了,还是朝廷自己培养出来的心腹大患。”
高启愚说话有点过于直接了,但他要做独臣,就要把话讲的如此明白。
“诸位所言有理,容朕缓思。”朱翊钧召见大臣议事,就是为了听取大臣们的意见。
这也是朱翊钧力保王崇古、张居正身后名的目的,如果连张居正都被反攻倒算的话,大臣们就要放下谏言情结,尊重大明命运了。
凌云翼顶着皇帝的怒火,和沈鲤、高启愚等人联合起来,反对陛下的圣旨,而且是两次,是建言献策,责难陈善的忠诚骨鲠,绝非违逆佞臣。
他们三人清楚的知道,只要是真心为大明好,而且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陛下会良言嘉纳,并且会像汉文帝容忍张释之反复忤逆一样,容忍他们这些不同的声音。
陛下是霸道,不是好坏不分。
他们三个人谈到的理由,绝非在指鹿为马,更不是危言耸听,这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陛下,是臣去找殷宗信谈的,殷宗信说,国姓爷在临走的时候,曾说过,如果不行,就让宗信回到大明做驸马。”凌云翼面色严肃:“陛下,臣去广州府的时候,国姓爷还在广州抗倭。”
“国姓爷对臣有提携之恩,而且他留下的五百客兵,是臣平定瑶乱的定海神针,没有这五百客兵做庶弁将,瑶民之乱,臣不知几时方休。”
“国姓爷留下了如此遗言如此安排,显然是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是他无力改变,也不能改变。”
殷宗信不懂,殷正茂能不懂?
这么下去,大明和吕宋迟早有一天兵戎相见,若是大明和吕宋总督府打起来,他殷正茂就不是推运维新第四功臣,而是大明国朝的国贼了,大明无论输赢,都得把他的坟给刨了,开棺鞭尸。
不过,不用陛下去做挫骨扬灰的恶人了,因为棺椁里,本就是骨灰。
殷宗信说大臣们给他传话,是为了他好,这些传话,真的没有恶意。
朱翊钧的手指在桌上敲动着,良久之后,他的手指停下,看着三位阁臣说道:“无论如何要给国姓宗信留下一个营,三千客兵还是有必要的,否则他这个吕宋总督,就没人把他当总督了。”
“其次,要对剩下九营进行换防,南洋水师、旧港水师、吕宋水师要进行换防,将领也要进行轮换。”
“各营守备、千总、把总、庶弁将等,都要到松江大学堂海事学堂进修,总兵和参将,要到讲武大学堂进修。”
“巡抚、三司按上一旨办,仍然照旧建立,再加一条,各铜镇镇守,三司、巡抚举荐,由朝廷任免。”
朱翊钧对上一道旨意,进行了四条补充,试图解决凌云翼提出的问题,吕宋有可能存在的暴力失控。
三千客兵真的已经很多很多了,凌云翼有三千客兵,敢带着客兵进京勤王,因为这些职业军人,可以短时间内扩军到三万,甚至更多。
再少,就没人把殷宗信当盘菜了。
“陛下圣明。”凌云翼、沈鲤、高启愚三人互相看了看,一起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第二次反对的时候,凌云翼、沈鲤其实已经做好被陛下训斥,甚至被罢免的准备了,但陛下还是那个陛下,没有因为张居正离开了权力中心,就变得固执己见起来。
“没有什么意见,内阁拟旨来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