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文教七令,民生十条(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太子在京师出什么事,二皇子也不差,但把太子做掉,就要承担皇帝陛下本人怒火。
  不用试图用杀死皇子的方式,逼迫陛下妥协,陛下的性格,只会选择玉石俱焚。
  随扈名单最大的争议是张居正,张居正已经事实退休,看起来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全楚会馆、清理过的张党、吏部、内阁诸事都交给了申时行,张居正已经不理国事。
  按理说张居正应该无害了,是否随扈南下,都没有必要争执了。
  皇帝想着让张居正随扈南下,张居正几次上表以年老体衰拒绝,大臣们也觉得没有必要。
  但最终结果是张居正、戚继光仍然随扈南下,太子、次辅凌云翼、李如松镇守京师。
  “先生,朕若是不带着先生一起去,怕是还没走到松江府,先生要造反的消息,就传遍大江南北了。”
  “他们就不敢这么折腾戚帅,生怕把奉国公给逼反了!一群欺软怕硬的家伙!”朱翊钧在宜城侯府是非常放松的,把平日里的伪装全都卸掉,话里话外带着十足的情绪。
  在二月二十三日蹭饭这天,朱翊钧跟张居正讲明了他坚持的理由。
  张居正不去不行,不去就要被造反。
  因为不具备造反的能力,所以张居正可以被污蔑造反,没人敢这么污蔑戚继光,因为戚继光真的能。
  “哎。”张居正叹了口气,陛下为了保他的身后名,下了太多的本钱了,有些吃力不讨好了。
  在张居正看来,折腾来折腾去,最后的结果不会变,何必硬保呢?
  “先生,你又来了。”朱翊钧一看张居正的表情,就知道他想说什么。
  “陛下说的放下谏言情结,尊重大明命运的话,臣以为不对。”张居正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陛下有的时候,说话有点怪,但张居正还是可以理解其内涵的。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人亡政不息完全足够了,对于张居正而言,维新政令,是和他一体的,只要政令还在推行,自然有忠良前赴后继。
  甚至说,哪怕真的人亡政息,依旧会有忠良会为了江山社稷,飞蛾扑火。
  很多时候,人上路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结果了。明知道结局还要努力,并不是愚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愚也,而是智,是忠,忠于自己的本心。
  朱翊钧目光炯炯的看着张居正,他知道张居正是对的,因为就有个十分现实的例子,摆在朱翊钧面前,熊大熊廷弼。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熊廷弼在万历三十七年,巡按辽东的时候,就上过一本奏疏《论辽左危急疏》,里面近乎于预言一样预言了辽东的局势,并且详细给了七个论据,证明辽东局势岌岌可危。
  但熊廷弼看的那么清楚,有什么用呢?因为这本奏疏,他卷入了党争,卷铺盖回家了。
  到了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大败,朝廷重新启用熊廷弼,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出现在了辽东,收拾残局。
  其实被重新启用的那一天,熊廷弼已经知道了结果,但他还是做了。
  张居正是对的,哪怕不保张居正的名声,忠良依旧会前赴后继。
  “此事不必再提。”朱翊钧一甩手,根本不给张居正多说的机会,吵不过就朕意已决。
  张居正说得对又如何,他决定要做的事儿,没人能拦的住他。
  张居正笑容满面,他一直不喜欢朝臣们说陛下薄凉寡恩,相反,张居正一直清楚的知道,陛下至情至性。
  “猜猜朕发现了什么!”朱翊钧从书桌上抽出了一本书,举在手里乐呵呵的说道:“堂堂元辅,居然看小说这等杂书,居然还是才子佳人的小说,哎呀呀!”
  “陛下!”张居正面色剧变,他昨天夜里看的久了,随手放在了书桌上,居然被陛下发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