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文教七令,民生十条(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谦在皇帝发飙的时候,瑟瑟发抖,不敢说一句话,陛下现在的皇威越来越盛,发脾气的时候,王谦真的是两股发颤,生怕自己被殃及池鱼。
  这案子就是这么的离奇。
  按照契书合同里的规定,工坊主发放的所有劳动报酬,都是工坊主借给工匠们的,一旦工匠们离开工坊,就必须连本带利,还给盛永织染坊的东家。
  而且工匠离开后,不得从事织染行业,否则要三倍偿付。
  朱翊钧怎么看,都觉得这不是自由雇佣生产关系,而是强人身依附生产关系,松江府已经完成了商品经济蜕变。
  这样的生产关系,早就该扫到垃圾堆里去了!
  匠人不识字,签了这合同,等同于签了卖身契,不还钱,这盛永织染坊就找状师,把匠人告到倾家荡产不可,匠人哪有精力跟工坊主们耗着?要么直接离开松江府,要么就只能认栽。
  朱翊钧余怒未消,坐在龙椅上,一拍桌子厉声说道:“这盛永织染坊的东家,根本就不是为了钱,这点钱对盛永织染坊而言,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他们养的那群状师比这些贵多了!”
  “就是为了让离开的匠人官司缠身,没有工坊敢用这些匠人!”
  “其心可诛!干这种损阴德的事儿,一点都不怕遭报应?就不怕走投无路的匠人,心一横,把他全家满门做掉?”
  王谦颤颤巍巍的低声说道:“陛下,松江府不止盛永织染坊一家这么干,臣数次张榜公告,不得蒙胧故违,但这些东家们,表面遵从,暗地里,却仍然我行我素,甚至搞出阴阳两份契书来。”
  不是盛永织染坊一家制定如此苛刻的条款,而是整个松江织染坊都在这么做,王谦试图改变,但三令五申,似乎没什么用。
  “他们居然不听?”朱翊钧眉头一皱,意识到情况不对,按理说,这些东家们,怎么也要卖知府一个面子才对。
  王谦深吸了口气,这才说道:“陛下,臣的次辅父亲,已经走了。”
  王崇古已经是文成公了,王谦失去了他最大的后台,他作为朝廷命官,政令仍然有效,但效果会大打折扣,以前没人敢如此这般阳奉阴违,最少也会给王谦一个面子。
  再加上王谦的顶头上司是李乐,是张党门人的嫡系,王谦遇到事,也不能求助李乐,导致了他的命令,很难得到彻底的执行。
  制度的设计需要强权去贯彻,否则再精妙的设计,也会在执行中变得面目全非。
  “陛下,哪怕是李巡抚,多数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王谦斟酌了下解释了一番,他怕陛下误会,误会李乐不肯帮忙。
  李乐绝对不是不作为,事实上这两年,李乐也在竭尽全力的做了,但效果甚微。
  松江府这个地方就这么邪性,不用有形的军靴踩在无形的大手上,政令推行就是很困难。
  “垄断这个庞然大物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势要豪右们发现他们联合起来,就拥有抵抗政令的能力,他们变得越来越大胆,你们竭尽全力,也无法有效改变现状,只能想方设法的把朕请来了。”朱翊钧完全理解了王谦的意思。
  垄断资本这头庞然大物,并没有完全显露威能,但势要豪右们清楚明白了自己在权力面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议价筹码,局势到这一步,只好呼叫陛下的支援了。
  “陛下圣明,这文教七令,民生十条,松江地面早就准备好了,就等陛下来了。”王谦立刻俯首说道,陛下人在都行,李乐和王谦需要陛下撑场子,事情他们来办就是。
  只要陛下到了,青天就有了。
  王谦拿出了一本奏疏呈送御前说道:“李巡抚还定了个劳资快速仲裁的衙司,力求在半个月内,为穷民苦力拿回劳动报酬,这个衙司隶属于户房,初步取名叫薪裁所。”
  薪裁所,薪资裁判所,别的什么都不做,只做劳资仲裁,机制为四快,快立、快调、快审、快结,考成限到半月,只要准备好劳务契书,不需要任何状纸,就可以快速仲裁。
  但没有契书合同规范这个前提,这薪裁所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