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最好是敌人的枯骨(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军带了八十万斤火药,结果打到海龙屯还剩七十多万,索性都用掉了。
  这下,杨应龙遭老罪了。
  没等到先登锐卒披重甲进去,杨应龙就率众投降了,神火飞鸦把粮仓给点了,不投也得投了。
  杨应龙的军兵都是藤甲,藤甲这个东西,别的不怕,唯独怕火,神火飞鸦一出,士气立刻崩了,他再不投降,就要被手下砍了,拿他的人头做投名状了。
  这仗打的刘綎有点索然无味,光放炮了…
  可刘綎真的很开心,这意味着大明军不用牺牲太多,伤亡过重的进攻这些山城,这对长期在西南作战,需要攻克山城的他而言,实在是天大的好消息。
  慈不掌兵,不代表着刘綎不珍惜军兵的性命。
  军兵都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老乡们把孩子交给了他,过重的伤亡,他无言面对这些父老乡亲。
  能少死人还能赢,简直是太棒了!
  侯于赵看完了所有的塘报和奏疏,露出了一个笑容,他不是一个完全纯粹的文官,当年也跟着李成梁在广阔的辽东东奔西走。
  那时候,大明没有这么多、这么厉害的火器,每攻克一个夷部,就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侯于赵记得李成梁每次凯旋后,都会在楼里泡很久很久,放浪形骸,不过是掩盖悲伤,悲伤是一种软弱,不应该出现在主帅身上。
  所以侯于赵和别的辽东巡抚不同,他从来不反对李成梁建楼。
  侯于赵亲身经历过不止一次,昨天,稍显稚嫩的脸庞,还在跟前一口一个大帅的叫着,李成梁还给了他一脑瓜,训斥他没个正行,今天年轻的军兵,就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枯骨。
  抵背杀敌的战友的阵亡,对生者,同样是折磨。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枯骨,最好是敌人的。
  “去把捷报给先生和戚帅送去!”朱翊钧把一份快乐分享给了文张武戚和侯于赵,就是四份快乐,等他刊登邸报之后,就是亿万份快乐了。
  西南战事一旦进入了烂仗阶段,就不光是西南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大明的问题,粮饷辗转半天下,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入川,就和腹地人人相关了。
  这个问题,朱翊钧早就跟张居正讨论的很清楚,写入了公私论中。
  冉淑妃就是这么来的,朱翊钧当初提了一嘴,张居正就给他找了一个冉淑妃来。
  捷报传到了大将军和元辅面前,大将军和元辅正在钓鱼,就在行宫旁边有个鱼池,是大将军和元辅闲暇时刻必然会去的地方。
  “理所当然。”戚继光看完了塘报,甚至觉得刘綎打的已经很好了,他过去,也是打成这样。
  “顺理成章。”张居正看完了塘报,放下塘报又拿起小说看了起来,他现在看小说也不避着人了,他看就看了,除了陛下会说两句,没人敢说。
  而且陛下也看!
  捷报传到了京师,通过邸报通传天下。
  喜气洋洋之中,朱翊钧和松江府地面官员,发生了一点分歧,关于八月份的万寿圣节。
  上一次朱翊钧在松江府过万寿圣节,当时松江府整整操办了一个月,后来他回京后,下旨不得大肆操办,一切从简,修省以应天变。
  但松江府地面根本不听皇帝的,从五月份就要开始准备,非要大办特办,一个月确实有点长,办半个月刚刚好。
  朱翊钧把李乐和王谦叫到跟前,一顿臭骂,李乐和王谦表面唯唯诺诺,暗地里还在紧张筹备。
  王谦四月初三要赴任吕宋,在离任前,他非要把这事儿给办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