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万般财货弊,尽系生民数(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深入仔细的询问了铜瑞镇的发展历程,管中窥豹,更加详细的了解了汉乡镇的发展,对殷正茂施行的仁政有了更深的感悟。
  现在可以确定,殷正茂的仁政,全都是有心为之,他早就猜到了会这样,明知道会这样,才会对刘启元那样交代。
  “朕在南洋有十五万顷田土?一千五百万亩?”朱翊钧拿到了一大迭的田契,这些都是直接归皇庄所有,皇帝本人的私田。
  朱翊钧实在是太意外了,徐阶贪得无厌,在松江府搞了四十万亩田,朱翊钧二十年在南洋收获了一千五百万亩,真的非常非常多。
  按照当初朱翊钧和殷正茂的约定,所有直接隶属于总督府种植园的收益,七成归大明,三成留存吕宋。
  而这七成收益,一半国帑,一半内帑,仅仅吕宋一地,直接隶属于总督府的种植园经济收益,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五十万银,增长速度还是很快。
  八千游堕的需求,并不是殷正茂漫天要价,确实有切实的需求。
  吕宋、旧港两个总督府,总督府直接开辟的种植园,都是皇庄,生产资料归皇帝所有,总督府只是代管。
  南洋皇庄田亩,已经超过了十五万顷,而南洋田土面积,仅仅登记在册,就超过了一百二十万顷。
  朱翊钧这个大明皇帝,在大明腹地,名义上归属于皇帝的皇庄田,不足九万顷,这还是名义上。
  也就是说,他个人最庞大的一笔的资产,居然在南洋。
  朱翊钧详细询问了种植园经济的运行模式,几个参将武夫,居然罕见的学起了士大夫的做派,语焉不详、遮遮掩掩、左右而言其他,就是不说重点内容。
  徐桢就差直接摆手说,别问了,别问了,陛下问的那么清楚,以后还怎么做事?
  那么多的米粮、棕榈油、甘蔗、方、砂、烟草、金鸡纳霜、蕉麻、橡胶、木薯、咖啡等等,又不是别人吃了,都被大明人给吃了。
  问那么多、那么清楚干什么,反正每年这些原材料,都进了大明人的肚子,也没去别的地方。
  皇帝很快就明白了将领们的顾虑,开启了下一个话题,没有过分询问。
  若不是俺答汗、三娘子在隆庆年间,反复上奏,隆庆皇帝其实也不清楚,当年在草原,还有走马赶巢这些事情发生。
  有些罪恶,皇帝知道了,就一定要问一下,问一下,下面人就很难做事了,这是发展进程,解决矛盾的必要的代价。
  在将领们离开后,朱翊钧从李佑恭口中,得知了真相。
  种植园根本就是个血肉磨坊,倭奴、夷奴、昆仑奴、南洋姐,扔进这个磨坊里,血肉都是种植园的养料。
  即便如此,李佑恭也讲的非常模糊,含含糊糊的带过了。
  次日清晨,皇帝带着陪练们,再次开始了晨练,这是他到松江府不再进行廷议后,新的保持体能的项目。
  朱翊钧光着膀子,穿着条短裤,带着七名陪练,喊着号子,在黄埔江行宫跑圈,李佑恭刚回来,也没错过这次的晨练。
  “二十里,四十分钟,脉搏两息五下,一分钟心跳为…一百五十四下,一切正常。”大医官陈实功带着医官们围着结束训练的皇帝一顿检查。
  陈实功详实的记录了陛下每次训练的成果,四十分钟跑了二十里,这根本就不是陛下的极限,对于陛下而言,这也不是极限训练,只是保持体能的简单训练。
  按照陛下的体能,陛下的身体年龄,不是三十一岁,而是二十四岁。
  说实话,陈实功不认为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能在体能上战胜陛下。
  京师大学堂的学子,要参加军事训练六个月,陈实功作为大医官,对这些学子很了解,有的学子,跑个两百步气喘吁吁,怎么都跑不下去,跑个三里地,气喘如牛,跑个六里地,恨不得躺在地上。
  松江大学堂的学子的情况,也差不多。
  都是赤手空拳不带甲的情况下,三十一岁的陛下能打十个二十四岁的大学堂学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