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城巴佬就是城巴佬(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宪成和一些友人在无锡梁溪重建了龟山书院,并且挂出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把龟山书院改名为了东林书院,试图人文荟萃、议论国事。
  结果这牌子刚刚挂出,就被苏州知府以‘妄议国事、擅自聚讲’为由,勒令关停。
  地方官员常常处于‘事上’和‘安下’的矛盾之中,而且通常几乎所有的流官,都会选择事上以求升转。
  因为科举舞弊案的牵连,被皇帝亲自划去了名字,革除功名、永不叙用且五代不得科举的顾宪成,在苏州知府眼里,就是个天大的雷。
  为了顾宪成被雷劈的时候,不被牵连,苏州知府直接勒令关门。
  顾宪成等人创建的东林书院,只是他人生的一个剪影,这些年他们在应天府、杭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多地流动,走到哪里,都会被为难,无论在哪里居住,都会有衙役上门,礼请离开。
  过分为难的这些个意见篓子,会被士林攻击无骨媚上,可是不处理,这个麻烦在自己手里,随时都可能让这些地方官员多年奋斗付之东流。
  所以一般的处理办法,就只是礼请离开。
  “某不才,山人顾宪成,见过诸位。”锣声三响,顾宪成站了起来,拱手四方见礼,只有稀稀拉拉的回应。
  顾宪成看到了焦竑,也看到了林辅成,也看到了李贽等人,李贽和林辅成等人活成了顾宪成想活成的模样。
  不过让顾宪成感觉奇怪的是,焦竑、林辅成他们身边坐着几个夷人。
  这几个夷人是黎牙实、伽利略、开普勒等人。
  焦竑一步步的走上了戏台,对着四方拱手说道:“不才格物院博士焦竑。”
  焦竑和士子们见礼,迎来了无数的掌声和热情的回应,格物院博士一共才105名,平日里,根本就见不到,今天居然出现在鹿鸣轩内。
  “多年未见,焦兄别来无恙。”顾宪成端着手,五味陈杂的说道。
  “一别数年,叔时,风采依旧。”焦竑十分平静的回应了一句。
  焦竑没有多理会顾宪成,而是站得笔直,看向了周围说道:“今日,在聚谈之前,我先确定两件事,第一,法古封建,封建的实质是私天下,郡县是公天下;其二,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我们先确定了这两个前提,才能聚谈。”
  “叔时以为如何?”
  聚谈要有一个框架,要有一个共识,焦竑岁数也不小了,如果顾宪成连这两个前提都不认可,那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他自己讲好了,不必谈了。
  顾宪成眉头一皱,略显感慨,焦竑入院多年,但是这辩论的能力,丝毫不减当然,上来就给了两个框架,把这次聚谈的范围限制的死死的。
  朱翊钧看着这一幕,多少有点哭笑不得,因为焦竑这两个框,有点精准。
  大明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其实是非常反封建的,认为封建是私天下,郡县才是公天下,这看起来有点怪。
  主要是自秦以来,秦汉唐宋,其实都不认为自己是封建国家,封建的权力是完全血脉传承的。
  李斯当年对秦始皇的建议就是‘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等地方官员,用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僚网络,统治土广人众的大帝国。
  封建,分封建国。
  自汉代七国之乱后,这数千年来,都是只分封不建国,只封不建,怎么能称之为封建呢?
  更加明确且具体的定义封建,就是封君和封臣的契约关系。
  封君给封臣领地,并且为封臣提供保护;
  而封臣需要宣誓效忠,承诺进贡,劳役、兵役、税赋等义务。
  封臣在自己的封地享有统治权,西周时诸侯、大夫等等封臣,在他们的封地上,就是实际上的国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