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这才是封建!(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么,大明皇帝,代价是什么?
  是乡贤缙绅、乡官们会随着退役转岗,失去他们手里的权力,使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个时候,地方的矛盾就会加剧,但和过去不同,州县令长现在有了可用之人。
  朱翊钧和侯于赵详细沟通后,决定先从要推行一条鞭法的六府开始。
  其实松江府已经试过了,这个法子好用,但也不是那么好用,好用是军兵读书识字,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书吏。
  松江府各县,还是要从士林里挑选可用之人,但整体而言,比过去完全使用乡官要好的多。
  张学颜让侯于赵先一步离开,而后对陛下说了自己的谋划,接下来这一年时间,张学颜将会逐步把自己手里的俄活儿,全都移交给侯于赵,他张学颜就可以安心养老了。
  “当初元辅提出要跳过一批人,现在臣等这些老头子,算是站完了这二十年的岗,没给陛下跌份儿。”张学颜说到这里,就有点无限的怅然。
  嘉靖二十九年北虏攻破了古北口南下,也是同年朱纨自杀,在朱纨手中恢复的四十一个浙江卫所被遣散、战船四百三十九艘尽数被焚毁,平倭的卢镗、柯乔等人被坐死罪下狱等待秋后问斩。
  自那之后,国朝衰败,整整二十余年,国家风雨飘摇,在这个时间长大、中了进士的这批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对朝廷的轻视之心。
  在朝堂上,表现出了久任现象,张居正做了首辅足足二十年,王崇古也做次辅做了十七年,王国光、张学颜等等一批万历维新的大臣,全都是垂垂老矣。
  而在地方上,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年轻化倾向,陛下只能把那些年的进士弃之不用,任用万历遴选的进士、举人,这出现了一些断层。
  二十多年终于过去了,朝堂上的老人在不断的离开,直到此刻,才能说一句,大明终于从风雨飘摇的泥泞中,彻底走了出来。
  “是呀,当初先生跟朕说,这万历维新的头二十年,就是还债的二十年,朕起初还不信,随着朕理政日久,才察觉先生所言非虚,朕也替天下万民,谢过诸位的鞠躬尽瘁了。”朱翊钧也是有些颇为感慨。
  这一路走来,朱翊钧深知其中不易,做的时候,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难,好像按部就班,就把事情做了。
  可是回头一看,朱翊钧发现连自己都很不容易,更别说顶着恋栈权柄骂名的大臣了,按照大明惯例,在朝中枢九年,就该自己离开了,毕竟超过九年,很容易结党营私,而后彼此攻讦党争。
  可久任之事,不得不为。
  这也是万历维新,维新了二十年,反而变得更加保守的原因之一。
  张学颜再拜,离开了黄浦江行宫,在致仕之前,他要在这一年时间里,把手里的活儿,都给了侯于赵,让他做好这个大明的财相。
  其实皇帝南下驻跸松江府之前,张学颜在通和宫金库入库时候,把侯于赵叫上,就有这个想法了。
  侯于赵是久经考验的郡县帝制战士,忠诚毋庸置疑,那是经过了辽东天寒地冻、浙江复杂斗争考验的忠诚,张学颜还想再看看能力和品行,尤其是应对贱儒攻讦的本事。
  侯于赵喜欢与人逆行,或者说被人逆行,本来是张学颜比较担心的地方,但仔细观察后,张学颜认为不是个缺点,反而是侯于赵的优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