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种恐怖的氛围,不亚于解刳院了。
  人真的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勇敢,后悔椅一坐,甚至不用动刑,三两句话,自己就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被反腐司盯上,这辈子都别想有安寝之日了。
  戴士衡一旦做了这个商总,日后他就是反腐司的指标了,这日子,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人过的日子。
  戴士衡,万历末年又一位重量级人物,比如蓟州兵变,总兵王保屠戮戚继光留下的南兵,戴士衡为这些军兵喊冤,认为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同样他也是国本之争、妖书案的参与者。
  而朱翊钧看到了这个名字,却想起了万历皇帝的荒唐事儿。
  万历四十二年,大明朝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仁圣太后李太后病逝了,第二件事是福王就藩,两件事都是大事。
  大明能安稳度过主少国疑的岁月,李太后有勘定社稷之功,赶走高拱,可是李太后发动的。
  李太后病逝,梓宫发丧下葬昭陵和穆宗皇帝合葬,但是万历皇帝没有亲自治丧,也没有亲送,戴士衡在丧礼上,非要请闭门不出怠政的万历皇帝亲送。
  言:母子至情,送死大事,奈何于内庭数武地,靳一举足劳。今山陵竣事,愿陛下扶杖出迎神主,庶少慰圣母之灵,答臣民之望。
  这话的意思是母亲下葬,你这个亲儿子连送都不送,吝啬脚力,你母亲上天之灵知道了,会怎么看你?天下万民臣工又怎么看你?你还是个人吗?!
  戴士衡终究是没有请出万历皇帝来,而且没有任何的回应,就像过去几十年,奏疏入了宫,就如同石沉大海一样,杳无音信。
  这种杳无音信,让人绝望,哪怕万历皇帝暴怒,也好过已读不回。
  彼时万历皇帝怠政已经将近二十五年,国事之败坏,但凡是长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大明将亡。
  第二件事,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福王,要就藩了,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就在洛阳城,给福王建好了大大的福王府!
  但福王就藩一直拖到了四十二年,因为万历皇帝还是想传位给福王。
  万历皇帝给了福王两万顷田,足足两百万亩,并许马店、盐店、炭厂、竹厂等诸利,戴士衡再上奏反对。
  戴士衡的话真的很难听,也很长,大意就是:大明都这样了,你还给福王这么多田,河南地面还有这么多田,给福王吗?国家托付给你这样的君主,真的是作孽!
  这一下子,终于把万历皇帝惹恼了,万历皇帝有了回应。
  戴士衡也是国本之争、妖书案的参与者,万历皇帝就直接把他坐罪流放戍边,三年后,戴士衡死于戍所。
  汉室江山,确实从来不缺敢于戳破窗户纸,不畏权势的忠良骨鲠,不过在朝廷昏暗的时候,这些忠良骨鲠,全都错付了。
  也和陈准说的那样,这些忠良骨鲠死完了,大明江山社稷也就完了,而且哪有那么多的忠良骨鲠,经得起无限制的消耗?
  对于国朝而言,能担重任的忠良,是可再生却缓慢的珍惜资源。
  甚至戴士衡都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骨鲠正臣,和沈鲤、海瑞这样的人,还是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他参与国本之争、妖书案,也是想进步,也有自己的目的性,但也算是很有勇气的人了。
  指着皇帝骂皇帝不是人,是需要勇气的。
  朱翊钧接见了戴士衡,并且对戴士衡说明了为何是上海知县,而不是远洋商行商总,松江府兹事体大,而松江府里,上海县占了八成的权重。
  这个位置,十分的关键,任命官员皇帝当然要亲自接见,同时还有一批外官要任命,皇帝要一一接见这些外官。
  “臣叩谢圣恩浩荡!”戴士衡十分激动,他俯首帖耳的说道:“为王前驱,臣不甚荣幸,即便是迁任商总,臣亦无怨无悔,食君俸,忠君事,以报圣天子振奋之心。”
  “你起来说话。”朱翊钧这是第三次让戴士衡免礼了,这人一进门就磕头,激动到甚至无法稳定交流的地步。
  “臣遵旨。”戴士衡终于站了起来,六年了,他做了进士六年了,终于第二次见到了皇帝陛下,上一次还是他殿试的时候。
  多少进士这辈子,也就能见皇帝那一面,甚至连这一面,都见不到,在万历维新之前,殿试皇帝也不一定会亲自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