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顽疾(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607章 顽疾
  正兴四年,癸卯兔年。
  上元节,洛水河两畔组织了盛大的庆典,除了燃放烟、爆竹之外,还有打铁。
  这在当世是十分新奇的表演。
  薛白在偃师时就从舞阳私贩大量铁石来炼,他虽不太懂铸造工艺,胡乱说了几个大方向,这么多年过去,铁匠们学着筑高炉、建风匣,工艺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顺带也有了这样的活。
  是夜,天津桥横于洛水之上,桥边搭起了一个丈余高的棚。
  棚有两层,远看是圆的,实则是八角形。
  “你们可知这棚为何是这形状?”
  “为何?”
  “圣人在潜邸时,命天师李遐周造火药、炼铁器,因此这打铁与道家渊源甚深。这八角棚便是个八卦,所谓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说话的一群人穿的都是同样的蓝色布袍,衣着不华贵,却很干净,正结伴出游。
  这是洛阳府各个县学的廪生。
  他们既不是能入学国子监的权贵子弟,也不是才名闻达于州官的才子,大多都是读书勤奋、天赋也好的普通人家子弟,去岁得以多了一条出路。
  袁志远便在其中,听了同伴侃侃而谈,不由问道:“林济,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林济是廪生中最年轻的一个,却每天都一副苦大愁深的表情,闻言还未回答,已有旁人替他说了出来。
  “因为林济也是从偃师的‘济民社’出来的。”
  “济民社?”袁志远道:“怎有棚社起这样的名字?得避讳太宗。”
  他是世族家里的奴隶出身,对民间之事听说过的少,懂得的各种讲究却多。
  林济道:“济民社虽没避太宗的名讳,行的却是太宗皇帝的志向。”
  说着,他指了指身旁的几个,又道:“这次童试,洛阳府中榜的有好几个都是济民社养大的,我们都是流民的孩子,原本是饿死荒野或被卖为奴婢的命,是济民社养大我们,供我们读书。”
  袁志远对此好奇起来,正要再问,前方忽然响起一阵欢呼。
  “好!”
  他抬头看去,只见一群光着膀子的大汉正齐力推着一个大风匣。
  之后,打者手捧长长的棒,舀起铁汁,迅速跑到棚下,另一打者也拿起木棒,与他那盛着铁汁的棒猛地相击,铁遂冲天而起。
  “好!”
  袁志远也跟着叫了一声,一开始声音不大,随着洛河上的火愈发明亮,他的声音渐渐增大,终于放开了喊。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
  明堂上,薛白也在看着洛河,那璀璨灯火离他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站在他身边的李遐周穿着宽袖的道袍,被风吹得呼呼作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