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斡旋(6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次日,杜妗出了宫,想到薛白吩咐之事,当即让手底下的探子们打探长安官员们,看看他们是否有阴谋。
  到了下午,元载却前来求见。
  杜妗本不愿见,想到薛瑶英之事,还是见了。
  “见过二娘。”
  “你可是为薛瑶英而来?”
  “不,我是为李泌而来。”
  元载开门见山,道:“今晨,圣人下旨,拜李泌为相了。”
  “我知道。”杜妗道,“意料之中。”
  “李泌曾效忠李亨,观其为人,岂可能真心辅佐陛下,此人定是阳奉阴违。”
  杜妗知道,元载之所以如此着急,无非是因为李泌触动了他的利益而已。
  但“阳奉阴违”四个字入耳,她又想到一事。
  “与郭子仪一战时,李栖筠等官员投降,出于李泌的劝说。”杜妗道,“李泌此前在洛阳,我一直派人盯着,不太可能与李栖筠往来,唯有他随陛下出征后,在军中脱离了我的眼线。”
  元载道:“他必是与李栖筠有所勾结。”
  “郭子仪遣使来的那天,李泌借口到秦岭修道。你去查查,他与那使者说了什么。”
  这事很难查,因为李泌与张邕的对话很可能只有他们二人知道。
  但元载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应下,保证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
  李泌重新任相之后,很快便贬谪了一大批不支持变法的官员,包括那些改变态度迎奉薛白进入长安之人。
  之后,他亲自过问,提拔了大量有实绩,愿意把新政落到实处的官员们。
  这在最快的时间内,使得朝堂上气象一新。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栖筠被贬谪出京,离开之前,李泌去为他践行。
  在场的还有张邕等人,几杯酒之后,李泌与李栖筠走到无人之处私下攀谈。
  “我贬你出京,想必你心里要怪我。”
  李栖筠道:“我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咎由自取,不敢怪你。”
  “既然连郭子仪都不能胜,武力反对新政一途断不可取,往后不论如何,不可再冲动行事。”李泌道,“剩下的,便交给我吧。”
  “那就拜托了。”
  李栖筠执了一礼,转身准备踏往贬谪之路,想了想,却是回过头来,又说了一番话。
  “回想起来,你是救了我们所有人的性命啊,否则我等只怕如洛阳公卿一般枉死于刀下。如今你好不容易安抚了他,行刺之事若无万全的把握,不可轻动,一旦激怒了他,后果不堪设想。”
  李泌道:“多谢你提醒,我自当量力而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