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满唐华彩(4 / 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日该是‘风吹柳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啊。”
  “秦淮河聚会怎么少得了李太白。旁的不说,就是这门前的文德桥,就是因他曾在此饮酒观月,遂有了‘太白醉卧捞月处’之说……”
  正议论着,一人大步而来,朗声道:“王公、杜公,以及诸君勿怪,我来得迟了。”
  杜有邻并不认得这人,还是王昌龄俯过身来,低声道:“这便是崔洞了。”
  崔洞一到,众人纷纷侧目,因知如今他已是富甲天下了。
  投入海政的名门世家很多,但持有最多股券的个人就是崔洞,当年被人弃之如敝履的券书,每一份都成了能源源不绝开垦的金矿。
  他算是当今大唐海商的代表。也是从世家大地主到海商的转变的第一人。
  今日这场文会虽是以王昌龄的名义办的,但出钱的却是崔洞,他才是真正的东道主。
  在场的都是文人,一向看不起商人,但崔洞并不是完全的商人,他的诗才胜过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属于有钱之后依然还爱好诗文。
  “杜公,久仰了。”
  崔洞对杜有邻十分敬重。
  这种敬重来源于他对当今天子的崇拜。
  说来荒唐,博陵崔氏嫡支的公子与以狠辣手段打压世家的皇帝本该水火不相容,如今却是目标一致,思想共鸣。
  崔洞不仅坚信大唐的未来,对天子的诗词文章思想,乃至一言一行都无比信奉。
  当然,世人更爱的还是李太白。
  连杜有邻也是先问道:“太白先生未与你一道前来吗?”
  “是啊,太白先生怎还没来。”
  提起李白,众人都伸长了脖子,满是期待地看着门外。今日不少人都是为了李白来的。
  韩愈也是握紧了拳头,眼睛发亮,心里不停地有个声音在呼唤。
  “李太白,李太白!”
  然而,崔洞却是团团一揖,道:“诸君,抱歉,太白先生本是要来的,只是……”
  王昌龄听到这里已是苦笑,心知以李白的性格,今日只怕是不会来了,但不知去了哪里。
  “方才在长江边遇到了一群白鱀,太白先生兴致上来,乘舟与它们一起遨游长江去了。”
  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不会为了这样的理由抛下那么多的名士文客。换作任何一个人,众人也都不会原谅他的任性妄为。
  也只有李白,人们喜爱他,喜爱的就是他的自由与不羁。
  韩愈的目光望过场上的所有“俗人”,仿佛能幻想到浩瀚长江之上,李白与白鱀们一同逐浪戏水的情形。
  文会开场,诸人拿出诗作请王昌龄点评,其中不乏佳作。
  韩愈初时还只是旁观,听了许多诗句之后渐渐兴奋起来,眼中渐渐泛着跃跃欲试的光,遂高举起了手。
  他本有些怯场,但“老眼昏”的王昌龄竟是看到了他,笑道:“这位小友可是也有诗作?”
  “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