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海兰泡(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这些人,左孝威并没有说些什么,先记账上,等腾出手了在收拾不迟,这些人无非就是仗着身后的沙俄才敢跟左孝威摆谱罢了。
  而对于沙俄,共和国依然表现的很谨慎,共和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踏入蒙古各旗,在占领大同、榆林等地之后,就止步于此,并未深入草原。
  然而,就在共和军方面对沙俄暗中干涉保持克制时,东北突然发生了1起性质极其恶劣的冲突事件。
  从1899年开始,东北就6续有义和团等民众自发组织的反洋团体对沙俄人员发动袭击的消息。
  在清廷与沙俄签署的《清俄密约》中,除了西北的部分路权、矿权,沙俄还获得了在东北建立教堂,自由传教的权利,严重的伤害了中国主权和当地百姓权利。
  为了应付沙俄这种深入基层的侵略,靠近东南防区的北方边界江滨,在边防军的主导下建立了锄社、屯堡等半军事组织,通过军事化手段把民众团结起来。
  而对于东北内地的百姓来说,只能自发的抱团,组成义和拳等组织。
  在中华内乱之后,沙俄对于东北的侵略愈发的明显,短短两个月,沙俄就在黑吉两省新建了4座大教堂,民间乡镇的小教堂更是不计其数。
  在此刺激之下,早已经处于爆发边缘的东北百姓开始在义和拳的团结下,开始对沙俄的教堂进行打砸抢烧,并且愈演愈烈,向着俄国人开设的店铺、侨民区蔓延。
  这1消息传回圣彼得堡,令沙皇尼古拉2世十分恼怒,震怒之余,尼古拉也将中国的乱局视作1场机遇,他手下的权臣们也把这当做是扩大沙俄在东北的利益,甚至1举夺占整个东北的“大好机会”。
  因此,沙皇下令要求远东“对中国人进行斯拉夫式的报复”。
  所谓的斯拉夫式的报复非常简单,就是屠杀。
  大批沙俄军队被纷纷调往远东地区,到6月初,6续到达东北边界的沙俄军队已达到8万人之多。
  同时,沙俄开始在阿穆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分别征召1万6千8百5十5名和9千5百1十5名预备役兵员入5,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动员,分别前往伯力和双城子。
  在军事动员的过程中,阿穆尔省针对华人的犯罪和迫害也在飞速增长。
  1900年7月15日,前往支援“准备进攻哈尔滨”的俄军的两艘俄军兵轮“米哈依尔号”与“色楞格号”驶抵瑷珲江面。
  驻守瑷珲的边防军将士立即做出反应,派出军队乘船阻拦,警告沙俄勿要越界。
  面对边防军的劝阻,“色楞格号”毫不领情,当即开炮射击,造成1艘舢板侧翻,1人中弹身亡,两人受伤。
  面对俄军的攻击,边防军立即使用城头的两门75mm速射舰炮还击,击伤“色楞格号”,重创“米哈依尔号”,击毙击伤俄官兵十2人。
  “米哈伊尔号”返回途中因损管不力,选择在江边搁浅。
  对此,沙俄阿穆尔省军管省长格里布斯基立即率骑、步、炮兵赶到瑷珲对岸的俄军哨所,炮击瑷珲城。
  由于东北的信息较为闭塞,驻守当地的边防军和黑河屯驻军以为俄军发起全面进攻,开始回击海兰泡,“黑龙江事件”正式爆发。
  面对边防军的进攻,海兰泡城中的沙俄军队1面反击,1面对城内的华人大4搜捕,仅第1天就杀害了近6百人。
  闻此消息,驻瑷珲边防军司令,第十1师师长龚文尧1面派出人员前往交涉,1面调集军队,做好猛攻海兰泡的准备。
  海兰泡中居住了1.5万的中国人,其当地治权归属中国,主权归属俄国,在这1个月中,已有数千人逃离海兰泡,渡江前往瑷珲等地寻求庇护。
  对于逃亡的华人,俄军派出起兵冲击渡江人群,扣押渡船,射杀试图凫水渡江的民众
  在渡船被俄军扣留之后,边防军派出兵轮黑甲2、黑乙1、2号前往俄边交涉,强行运回边民1千余人,另有数百余人趁夜色凫水渡江,死伤不明,上岸者仅4百余人。
  在沙俄开始搜捕华人之后,又有1千余人逃出城外,其中6百多人跑的较远的被边防军解救,剩余人被俄军追回。
  前往交涉的两名边防军军官和2十余名士兵均被沙俄囚禁,当地中国居民代表也被沙俄哄骗。
  第2天,沙俄再度进行了1次大屠杀,将1千余老弱病残,甚至包括4十多名1岁不到的婴儿,拉到城头,借此威胁边防军撤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