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6 / 9)
“十之八九。”他拿起啤酒饮了一大口。
“连她的年龄都搞不清楚,更遑论要掌握对方的心态,还想一亲芳泽?”
仲宇辩白:“我只是纯欣赏奢望一番,像这种喷火女郎实在也无福消受。”
“那么,如果我有所行动也算不上夺人所爱啰?”翊德问。
回想自己当初的心态,翊德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有些傲慢与偏见。一开始,他以追求刺激挑战的心情来玩这场游戏,计划、策略、迂回进攻,小仪是难缠的对手,爱情成了战争的同义字。
一直到他发掘了李佩仪的另一面,扑朔迷离的追逐攻防才告一段落;她的双面性格泾渭分明,似乎拥有用不完的精力。大胆狂野的是小仪;另一个则是温柔婉约的佩仪。
“双面月。”他喃喃自语。
翊德曾经这样告诉她:“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和它自转的速度相当,因此在地球上的人们永远无法窥见它的另一面——你就是那双面月,而我就是唯一看清楚双面月的旅人。”
虚情转为诚心,弄假成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假作真来真亦假,他不由黯然。
是不是因为如此,这种情焰正在海誓山盟时就光热皆灭?
她怒气冲冲地按下电梯,以愤恨来武装自己;女秘书以异样的眼光看她,直到她从电梯里的镜子看见自己狼狈的景象时才了解原因。
这个混蛋!他是故意的!小仪恨恨地想。
镜中人头发凌乱、口红剥落,双颊上则有激动的红晕,不管是谁看到了一定一口咬定她刚刚做了某些事。她匆忙整顿仪容。
拦下计程车回到住处,小仪拨了一通电话回公司,含糊交代明莉几句:
“企划案已经送给对方过目,可不可行大概明天会有回音。还有,我不回公司了,下午帮我请假。”
让那个混帐去裁夺吧!
“你怎么啦?是不是人不舒服?”明莉关切问道。
“没事!”小仪仍带余愠:“只是碰上了一个混蛋!”
“噢!”明莉自以为了解,同情地说:“那些势利眼的家伙刁难你啰?”
“可以这么说。”
放下话筒,她怔然呆坐,思绪千回百转。
那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吗?她一直将这段感情藏在记忆深处不愿去想;再见到陈翊德的震撼使得回忆如猛虎出闸。
她的双重性格肇因可以追溯到十四岁那年。
佩仪的母亲福婶决定在老街开一间卡拉ok,十四岁的佩仪是个执拗耿介的女孩:心思纤细而敏感,她稚气未脱地翘起嘴巴,神情顽固道:“卡拉ok是声色场所,我们会惹麻烦上身的。”
福婶老大不高兴,指着佩仪骂:“我的代志还轮不到你管!这种个性像是李家的人吗?”
佩仪闭口不答,感觉深受伤害转身走开。
福婶犹喋喋不休:“如果不是那天在医院里只有我一个产妇生子,我真的会以为自己抱错孩子!”
李家的人又该怎样?醉生梦死,浑噩度日吗?佩仪阴郁的想。
李家在老街无人不知:当家的长老是佩仪的奶奶,年轻时是庙口一枝花,嫁到李家后就靠聚睹抽头营生,生了五个壮丁:老大当了几任市民代表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乡绅,老二、老三则继承母亲衣钵,将赌业发扬光大;老四是佩仪的父亲旺福,个性温和的酒徒;老五他年纪较小,多读了几年书后见识稍广,娶了铁工厂老板的独生女,脚踏实地去创业。逢年过节难得回来老家一趟。他的理由是:‘厝里一直博檄,惊会教坏囡仔。’
小时候,有邻居逗弄佩仪问:“你以后长大要做什么?” ↑返回顶部↑
“连她的年龄都搞不清楚,更遑论要掌握对方的心态,还想一亲芳泽?”
仲宇辩白:“我只是纯欣赏奢望一番,像这种喷火女郎实在也无福消受。”
“那么,如果我有所行动也算不上夺人所爱啰?”翊德问。
回想自己当初的心态,翊德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有些傲慢与偏见。一开始,他以追求刺激挑战的心情来玩这场游戏,计划、策略、迂回进攻,小仪是难缠的对手,爱情成了战争的同义字。
一直到他发掘了李佩仪的另一面,扑朔迷离的追逐攻防才告一段落;她的双面性格泾渭分明,似乎拥有用不完的精力。大胆狂野的是小仪;另一个则是温柔婉约的佩仪。
“双面月。”他喃喃自语。
翊德曾经这样告诉她:“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和它自转的速度相当,因此在地球上的人们永远无法窥见它的另一面——你就是那双面月,而我就是唯一看清楚双面月的旅人。”
虚情转为诚心,弄假成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假作真来真亦假,他不由黯然。
是不是因为如此,这种情焰正在海誓山盟时就光热皆灭?
她怒气冲冲地按下电梯,以愤恨来武装自己;女秘书以异样的眼光看她,直到她从电梯里的镜子看见自己狼狈的景象时才了解原因。
这个混蛋!他是故意的!小仪恨恨地想。
镜中人头发凌乱、口红剥落,双颊上则有激动的红晕,不管是谁看到了一定一口咬定她刚刚做了某些事。她匆忙整顿仪容。
拦下计程车回到住处,小仪拨了一通电话回公司,含糊交代明莉几句:
“企划案已经送给对方过目,可不可行大概明天会有回音。还有,我不回公司了,下午帮我请假。”
让那个混帐去裁夺吧!
“你怎么啦?是不是人不舒服?”明莉关切问道。
“没事!”小仪仍带余愠:“只是碰上了一个混蛋!”
“噢!”明莉自以为了解,同情地说:“那些势利眼的家伙刁难你啰?”
“可以这么说。”
放下话筒,她怔然呆坐,思绪千回百转。
那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吗?她一直将这段感情藏在记忆深处不愿去想;再见到陈翊德的震撼使得回忆如猛虎出闸。
她的双重性格肇因可以追溯到十四岁那年。
佩仪的母亲福婶决定在老街开一间卡拉ok,十四岁的佩仪是个执拗耿介的女孩:心思纤细而敏感,她稚气未脱地翘起嘴巴,神情顽固道:“卡拉ok是声色场所,我们会惹麻烦上身的。”
福婶老大不高兴,指着佩仪骂:“我的代志还轮不到你管!这种个性像是李家的人吗?”
佩仪闭口不答,感觉深受伤害转身走开。
福婶犹喋喋不休:“如果不是那天在医院里只有我一个产妇生子,我真的会以为自己抱错孩子!”
李家的人又该怎样?醉生梦死,浑噩度日吗?佩仪阴郁的想。
李家在老街无人不知:当家的长老是佩仪的奶奶,年轻时是庙口一枝花,嫁到李家后就靠聚睹抽头营生,生了五个壮丁:老大当了几任市民代表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乡绅,老二、老三则继承母亲衣钵,将赌业发扬光大;老四是佩仪的父亲旺福,个性温和的酒徒;老五他年纪较小,多读了几年书后见识稍广,娶了铁工厂老板的独生女,脚踏实地去创业。逢年过节难得回来老家一趟。他的理由是:‘厝里一直博檄,惊会教坏囡仔。’
小时候,有邻居逗弄佩仪问:“你以后长大要做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