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好不热闹!(3 / 5)
整合之后又有谁统领?
总不能部曲凑到了一起,却还个听个的命令吧。
那样,跟乌合之众有何区别?
又岂能打败觊觎中州这块肥肉的军阀?
“……成也豪强,败也豪强啊!”
中州刺史私底下,就曾经这般感叹过。
中州因为有这些豪强,没有生出手握重兵的军阀。
中州刺史这个父母官,也就能真正掌控中州。
且,没有军阀,就不会陷入战乱之中。
不说京城,就连隔壁的齐州,就隔三岔五地打一架。
不能说民不聊生吧,却也把百姓祸祸得不轻。
他们中州就没有这样的遭遇。
即便是当初阿史那雄盘踞的时候,也没有出动兵马,而是跟几大豪族达成了协议。
西州军不进城,只在城外驻扎。
几大豪族呢,要承担西州军的粮草、饷银等供给。
这,对于双方来说,绝对算得上“双赢”。
几大豪族供养西州军,既能避免西州军在中州劫掠,也能震慑其他觊觎中州的军阀。
西州军呢,有了几大豪族的补给,不用拼命,还能“休养生息”。
双方都很满意。
也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然而,这个平衡,被阿史那雄的死给打破了。
西州军内讧了。
阿史那旭这个少将军出逃了。
他进了城,倒向了袁家。
轰!m.
这下子,不只是西州军与几大豪族的平衡被打破,就连世家之间也出现了纷争。
袁家有了阿史那旭这张牌,就能“名正言顺”地插手西州军权力争夺的事儿。
他们家就比其他的豪族抢占了先机。
袁家本就有私兵,若是真让他们再拿下西州军,那、那整个中州,岂不是都要改姓袁?
他们其他的家族呢,要么老老实实、再不与袁家争锋,要么就拼死一搏。 ↑返回顶部↑
总不能部曲凑到了一起,却还个听个的命令吧。
那样,跟乌合之众有何区别?
又岂能打败觊觎中州这块肥肉的军阀?
“……成也豪强,败也豪强啊!”
中州刺史私底下,就曾经这般感叹过。
中州因为有这些豪强,没有生出手握重兵的军阀。
中州刺史这个父母官,也就能真正掌控中州。
且,没有军阀,就不会陷入战乱之中。
不说京城,就连隔壁的齐州,就隔三岔五地打一架。
不能说民不聊生吧,却也把百姓祸祸得不轻。
他们中州就没有这样的遭遇。
即便是当初阿史那雄盘踞的时候,也没有出动兵马,而是跟几大豪族达成了协议。
西州军不进城,只在城外驻扎。
几大豪族呢,要承担西州军的粮草、饷银等供给。
这,对于双方来说,绝对算得上“双赢”。
几大豪族供养西州军,既能避免西州军在中州劫掠,也能震慑其他觊觎中州的军阀。
西州军呢,有了几大豪族的补给,不用拼命,还能“休养生息”。
双方都很满意。
也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然而,这个平衡,被阿史那雄的死给打破了。
西州军内讧了。
阿史那旭这个少将军出逃了。
他进了城,倒向了袁家。
轰!m.
这下子,不只是西州军与几大豪族的平衡被打破,就连世家之间也出现了纷争。
袁家有了阿史那旭这张牌,就能“名正言顺”地插手西州军权力争夺的事儿。
他们家就比其他的豪族抢占了先机。
袁家本就有私兵,若是真让他们再拿下西州军,那、那整个中州,岂不是都要改姓袁?
他们其他的家族呢,要么老老实实、再不与袁家争锋,要么就拼死一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