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且论天下(2 / 3)
墨宛白虽然被弩箭洞穿小腿,但好在并没有伤到筯骨,经过几天休养已经好了许多,至少可以自己走动了。她坐在地上,盯着怀中那张黝黑的脸。</p>
虽说是储君,但也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刚刚经历过一场刺杀,险些丢了性命,现在腿又被马踏断。可是脸上,竟平静的如同无风的湖面,还有心情跟自己开玩笑。</p>
“难道我脸上有花?”</p>
“……”被秦驷一说,墨宛白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脸色泛起一抹绯红,推开秦驷站起来就要走。</p>
“难道你要把我扔外面?”</p>
墨宛白看着他那戏谑的笑脸,恨不得上去在他那断腿处,再狠狠踩上一脚。“谁让你把侍卫都遣走的!”</p>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还是一瘸一拐的走到秦驷身边,将他扶回屋里。抽出短剑将他的裤脚挑开,那小腿已经青紫油亮,就像刚蒸熟的黑面馒头,只好又捡来两根木棍,用布条用力缠紧。</p>
尽管她故意用力缠绕,却没有听到秦驷发出一声呻吟。</p>
“你笑什么?”用力将布条系紧,墨宛白侧眼看着靠在炕头,一脸浅笑望着自己的秦驷。</p>
“我在想我们两个,若是都抛弃自己的身份,不管天下如何,在这河滩草庐结伴一生,也还不错!啊……”</p>
墨宛白故意在他断腿处,用力拍了一下,挪到竹篓旁边准备收拾好甲鱼,才草炉上细细熬上。</p>
外面山坡上,听到秦驷一生惨叫,一个暗卫噌的蹲立起来。傍晚出现在河滩的那个暗卫,伸手按住他的肩膀,另一只手枕在草地上,嘴里叼着一根枯草,悠闲的望着星空。“没事的,君上说患难见真情……”</p>
“你救了我一命,我也救了你一命,我们已经两清了。你以后必定是雍州的国君,我也终生不可能摆脱墨家弟子的身份,下次相见必是刀戈相向。”</p>
秦驷心中一揪,看着伸着一条腿蹲在地上,轻柔扇动火焰的墨宛白,那侧颜缕缕黑丝垂在耳侧,长长的睫毛扇动,柔美的脸映着火光,好像是天工用最美的玉石雕琢而成。</p>
他在河滩见到的第一面,就被这容颜打动。“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后来交谈之中,墨宛白一口纯正的雅言,更是在他平静的心湖,荡起涟漪。</p>
今夜见识到了她的沉稳冷静,剑术超群,更见识到了她心底纯善,厨艺惊人。</p>
两人谁也不可能抛却自己的身份,刚才所说结伴一生,也不过是戏谑之言。可是这表面的玩笑之下,却是秦驷刚才一瞬间,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p>
“为何我们下次相见,必定刀剑相向不可?墨家弟子可以为天下而生,我雍州历代国君亦是为天下而生。若是我雍州心胸狭窄,数万铁骑踏入神农大山,剿灭你一个学派易如反掌。之所以未这么做,不过是心存消除成见,共为天下苍生之念!”</p>
屋里只有一个陶碗,墨宛白盛好的甲鱼汤,端到秦驷跟前,盯着他的眼睛。</p>
“你雍州重用卫鞅之法,残苛庶民,滥施刑杀,横征暴敛,行残暴之政。我墨家弟子,奉行止战制暴,我没有什么跟你说的。”</p>
“天下大道,不辨不明!今日我就好好好跟你辩一辩!”秦驷接过陶碗,放到身后的窗台上,目光热切望着墨宛白。</p>
“好,你说我听着,若你所言有理,今天晚上换我去给你钓鱼熬汤,若你伪言巧辩,我现在就为天下苍生,将你诛杀!”</p>
秦驷心知,若不能清除墨宛白心中成见,就算她不会真的诛杀自己,恐怕心中也会将自己湮灭,所以坐直了身子侃侃而谈:“我敬佩墨家弟子,因为墨家弟子以天下为己任,可是我雍州何不也是如此,虽然我对鞅君心存不满,但是新政无错。”</p>
“多少年来,我雍州苦守贫地,列国仇视,以致河西之地尽失。雍州之民寒而无衣,饥而无食,国弱民贫,是以需要变法,现如今举国上下,人心振奋,卒不畏死,民不畏疲,仓见余粮,贫寒稍解,此为新法之功。”</p>
“墨家自命救世,高呼兼爱非攻,所做也不过扬汤止沸,对于庶民,却有半点温饱之功?”</p>
……</p>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死不足惜,可墨家子弟何不抛却成见,问问雍州子民,如何感想?”</p>
秦驷一番慷慨激昂,眼见墨宛白眉眼稍敛,停下来端过身后的汤,说道:“汤已经不烫了,趁热喝下吧。”</p>
墨宛白的内心,还没从刚才一番话的震撼中缓过来,这一番畅所欲言,若非真正体悟庶民疾苦之人,若非亲身感悟民生艰难之人,若非真正理解变法意义之人,断然说不出来。</p>
秦驷言语之中,那胸怀天下,心系万民的王者气度,更是令墨宛白刮目相看。这才是真正的入世,这才是真正的修学修身,躬行致用!这应该也是雍州国君流放秦驷的真正目的。</p> ↑返回顶部↑
虽说是储君,但也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刚刚经历过一场刺杀,险些丢了性命,现在腿又被马踏断。可是脸上,竟平静的如同无风的湖面,还有心情跟自己开玩笑。</p>
“难道我脸上有花?”</p>
“……”被秦驷一说,墨宛白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脸色泛起一抹绯红,推开秦驷站起来就要走。</p>
“难道你要把我扔外面?”</p>
墨宛白看着他那戏谑的笑脸,恨不得上去在他那断腿处,再狠狠踩上一脚。“谁让你把侍卫都遣走的!”</p>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还是一瘸一拐的走到秦驷身边,将他扶回屋里。抽出短剑将他的裤脚挑开,那小腿已经青紫油亮,就像刚蒸熟的黑面馒头,只好又捡来两根木棍,用布条用力缠紧。</p>
尽管她故意用力缠绕,却没有听到秦驷发出一声呻吟。</p>
“你笑什么?”用力将布条系紧,墨宛白侧眼看着靠在炕头,一脸浅笑望着自己的秦驷。</p>
“我在想我们两个,若是都抛弃自己的身份,不管天下如何,在这河滩草庐结伴一生,也还不错!啊……”</p>
墨宛白故意在他断腿处,用力拍了一下,挪到竹篓旁边准备收拾好甲鱼,才草炉上细细熬上。</p>
外面山坡上,听到秦驷一生惨叫,一个暗卫噌的蹲立起来。傍晚出现在河滩的那个暗卫,伸手按住他的肩膀,另一只手枕在草地上,嘴里叼着一根枯草,悠闲的望着星空。“没事的,君上说患难见真情……”</p>
“你救了我一命,我也救了你一命,我们已经两清了。你以后必定是雍州的国君,我也终生不可能摆脱墨家弟子的身份,下次相见必是刀戈相向。”</p>
秦驷心中一揪,看着伸着一条腿蹲在地上,轻柔扇动火焰的墨宛白,那侧颜缕缕黑丝垂在耳侧,长长的睫毛扇动,柔美的脸映着火光,好像是天工用最美的玉石雕琢而成。</p>
他在河滩见到的第一面,就被这容颜打动。“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后来交谈之中,墨宛白一口纯正的雅言,更是在他平静的心湖,荡起涟漪。</p>
今夜见识到了她的沉稳冷静,剑术超群,更见识到了她心底纯善,厨艺惊人。</p>
两人谁也不可能抛却自己的身份,刚才所说结伴一生,也不过是戏谑之言。可是这表面的玩笑之下,却是秦驷刚才一瞬间,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p>
“为何我们下次相见,必定刀剑相向不可?墨家弟子可以为天下而生,我雍州历代国君亦是为天下而生。若是我雍州心胸狭窄,数万铁骑踏入神农大山,剿灭你一个学派易如反掌。之所以未这么做,不过是心存消除成见,共为天下苍生之念!”</p>
屋里只有一个陶碗,墨宛白盛好的甲鱼汤,端到秦驷跟前,盯着他的眼睛。</p>
“你雍州重用卫鞅之法,残苛庶民,滥施刑杀,横征暴敛,行残暴之政。我墨家弟子,奉行止战制暴,我没有什么跟你说的。”</p>
“天下大道,不辨不明!今日我就好好好跟你辩一辩!”秦驷接过陶碗,放到身后的窗台上,目光热切望着墨宛白。</p>
“好,你说我听着,若你所言有理,今天晚上换我去给你钓鱼熬汤,若你伪言巧辩,我现在就为天下苍生,将你诛杀!”</p>
秦驷心知,若不能清除墨宛白心中成见,就算她不会真的诛杀自己,恐怕心中也会将自己湮灭,所以坐直了身子侃侃而谈:“我敬佩墨家弟子,因为墨家弟子以天下为己任,可是我雍州何不也是如此,虽然我对鞅君心存不满,但是新政无错。”</p>
“多少年来,我雍州苦守贫地,列国仇视,以致河西之地尽失。雍州之民寒而无衣,饥而无食,国弱民贫,是以需要变法,现如今举国上下,人心振奋,卒不畏死,民不畏疲,仓见余粮,贫寒稍解,此为新法之功。”</p>
“墨家自命救世,高呼兼爱非攻,所做也不过扬汤止沸,对于庶民,却有半点温饱之功?”</p>
……</p>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死不足惜,可墨家子弟何不抛却成见,问问雍州子民,如何感想?”</p>
秦驷一番慷慨激昂,眼见墨宛白眉眼稍敛,停下来端过身后的汤,说道:“汤已经不烫了,趁热喝下吧。”</p>
墨宛白的内心,还没从刚才一番话的震撼中缓过来,这一番畅所欲言,若非真正体悟庶民疾苦之人,若非亲身感悟民生艰难之人,若非真正理解变法意义之人,断然说不出来。</p>
秦驷言语之中,那胸怀天下,心系万民的王者气度,更是令墨宛白刮目相看。这才是真正的入世,这才是真正的修学修身,躬行致用!这应该也是雍州国君流放秦驷的真正目的。</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