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 9)
她走到一排七个长短不一的青竹筒前,用铜签敲着特有的暗号,然后等待着。
这是孟德容和外界沟通的方式,几个女仆和采眉,都有不同的敲法,以示区别。
每隔两天到贞姜楼的日子,采眉总要事先沐浴清洁,而且食素,因为大姑姑对味道非常敏感。
此外,斜梯上的二楼,不只是男人的禁地,结过婚的女人也不能入内,唯有像采眉这样未经人事的姑娘才得允许进入。
但也不是所有的姑娘,必须是白白净净、眉清目秀、举止灵透、不沾俗气的,大姑姑才愿意见,而采眉是侄甥晚辈中,最受她喜爱的一个。
最大的青竹筒由二楼系一条绳垂落,动了三下,意即门已经开了。
采眉收起纸伞,小心翼翼的放在廊下,再脱下高屐,仅穿软绣鞋,接着,仔细地拍拍衣裳,即使已经够乾净了,她仍检视再三,连一点尘烟味也不许有。
她轻踏上窄梯,往黑黑的深处走去,记得第一次走这十阶时,心里有些害怕,足底下滑溜溜的,好像随时都会跌倒,这两年来才渐渐习惯。
梯顶的门漆黑厚重,挂了一盘八卦图。采眉轻敲三下,再推门而入。
屋内是意想中的冷清素净,冷清的是寡妇的命、素净的是寡妇的心,除了该有的椅几之外,就是佛坛团蒲,连墙上的如来观音图也青白得几乎不带一丝色调。
周围有四扇小窗,但窗外又堵着雕细格的壁牖,足够透入外面的光,但外面的人却看不进来。
另有一深蓝帘布,那是通内室的,是连采眉也不能涉足之处。
德容坐在自己的长桌前,身穿终年不变的玄色袍子,头发梳成严密的髻,别着一支黑簪,脸上没有表情,彷佛隔绝了七情六欲。
在未曾见过她之前,采眉先入为主的想法是以为自己会看到一个枯瘦可怕的老太婆,但令她很讶异的是,德容相貌秀丽,因长年不见阳光,头发极乌黑,肤色极雪白,竟有一种慑人之美,完全不似已有三十九岁的年龄。
“姑姑好。”采眉照惯例地行了礼,再沿一定的席毯走到另一个长桌前,那儿有个盆子,洗净了手后,将水倒入通向地底的竹管,她才能坐下。
抬起头来,她直接面对的就是大姑姑的眼睛,黑亮锐利,彷佛可看出人身上最小、最微、最细的污垢。采眉坐正身子,已学会掩饰所有的不安,把心融入这二十年来的孤立寂寥中。
她们继续“诗经”的课程,讲的都是那些歌颂君临或母仪天下的篇章。德容严肃地说,采眉恭谨地听,恍惚间,还真像回到很久以前的三代,不闻世事改变和风雨。
今日用朱子的注,提到了“之子于归,宜家宜室”德容突然停下来,这是不常有的情况,采眉背坐得更直怕自己哪儿粗心冒犯了。
德容没有生气的模样,反而轻声地问:“明年五月夏家就要来迎娶你了,是不是?”
这话题来得太意外,采眉吞吞口水,只说:“我我不清楚。”
“明年春天北京会试,夏家公子不论有没有进士及第,婚礼都要行的。”看见侄女惊讶的眼神,她说:“我虽然不下楼,但大屋里有什么消息,都会传到我耳内的。”
采眉垂首,不知该如何回话。
德容今日似乎有箸莫名的兴致,说箸,竟站起身走到窗前“你一定觉得我关在这楼顶,足不出户的,很悲哀,是不是?其实不!在这里,我体会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安全。你知道吗?有些南方地区,还有女子完壁一生的守清习惯,她们宁可当老姑娘,也不愿意结婚。”
“礼教里,不是说男大当婚,女人当嫁吗?”采眉不解的发问。
“没错。”德容的双手规矩地交握在腰间“自天分阴阳,定乾坤以后,女人就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只能依附男人,不能单独生存。”
采眉静静的聆听着。
“从三代到汉唐,还没有守节的观念,妇女再嫁、三嫁的例子很多,甚至如货物般被转手。像可怜的才女蔡文姬,被迫三嫁,自己都有羞耻之叹,却又莫可奈何。”德容冷静的说:“如果她生于礼教严苛,失节事大的今日,或许就不会那么凄惨,也不必以悲愤来形容她屡次委身的屈辱了。”
窗外的雨渐渐歇止,屋内显得比方才稍微明亮些。
“你明白吗?女人原是没有地位的,既无法自行谋食,也不能求取宝名,命如风中柳絮。”德容顿了一下说:“但在宋儒学提倡守节的重要后,女人才有地位、人格和尊严。我们藉着节烈,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贞节牌坊或诰命夫人,那相当于男人的科举功业,让女人不再被当成货物,能选择另一条出路,与男人平等地留名青史。”
采眉努力的聆听,但不是马上就能了解大姑姑的意思。 ↑返回顶部↑
这是孟德容和外界沟通的方式,几个女仆和采眉,都有不同的敲法,以示区别。
每隔两天到贞姜楼的日子,采眉总要事先沐浴清洁,而且食素,因为大姑姑对味道非常敏感。
此外,斜梯上的二楼,不只是男人的禁地,结过婚的女人也不能入内,唯有像采眉这样未经人事的姑娘才得允许进入。
但也不是所有的姑娘,必须是白白净净、眉清目秀、举止灵透、不沾俗气的,大姑姑才愿意见,而采眉是侄甥晚辈中,最受她喜爱的一个。
最大的青竹筒由二楼系一条绳垂落,动了三下,意即门已经开了。
采眉收起纸伞,小心翼翼的放在廊下,再脱下高屐,仅穿软绣鞋,接着,仔细地拍拍衣裳,即使已经够乾净了,她仍检视再三,连一点尘烟味也不许有。
她轻踏上窄梯,往黑黑的深处走去,记得第一次走这十阶时,心里有些害怕,足底下滑溜溜的,好像随时都会跌倒,这两年来才渐渐习惯。
梯顶的门漆黑厚重,挂了一盘八卦图。采眉轻敲三下,再推门而入。
屋内是意想中的冷清素净,冷清的是寡妇的命、素净的是寡妇的心,除了该有的椅几之外,就是佛坛团蒲,连墙上的如来观音图也青白得几乎不带一丝色调。
周围有四扇小窗,但窗外又堵着雕细格的壁牖,足够透入外面的光,但外面的人却看不进来。
另有一深蓝帘布,那是通内室的,是连采眉也不能涉足之处。
德容坐在自己的长桌前,身穿终年不变的玄色袍子,头发梳成严密的髻,别着一支黑簪,脸上没有表情,彷佛隔绝了七情六欲。
在未曾见过她之前,采眉先入为主的想法是以为自己会看到一个枯瘦可怕的老太婆,但令她很讶异的是,德容相貌秀丽,因长年不见阳光,头发极乌黑,肤色极雪白,竟有一种慑人之美,完全不似已有三十九岁的年龄。
“姑姑好。”采眉照惯例地行了礼,再沿一定的席毯走到另一个长桌前,那儿有个盆子,洗净了手后,将水倒入通向地底的竹管,她才能坐下。
抬起头来,她直接面对的就是大姑姑的眼睛,黑亮锐利,彷佛可看出人身上最小、最微、最细的污垢。采眉坐正身子,已学会掩饰所有的不安,把心融入这二十年来的孤立寂寥中。
她们继续“诗经”的课程,讲的都是那些歌颂君临或母仪天下的篇章。德容严肃地说,采眉恭谨地听,恍惚间,还真像回到很久以前的三代,不闻世事改变和风雨。
今日用朱子的注,提到了“之子于归,宜家宜室”德容突然停下来,这是不常有的情况,采眉背坐得更直怕自己哪儿粗心冒犯了。
德容没有生气的模样,反而轻声地问:“明年五月夏家就要来迎娶你了,是不是?”
这话题来得太意外,采眉吞吞口水,只说:“我我不清楚。”
“明年春天北京会试,夏家公子不论有没有进士及第,婚礼都要行的。”看见侄女惊讶的眼神,她说:“我虽然不下楼,但大屋里有什么消息,都会传到我耳内的。”
采眉垂首,不知该如何回话。
德容今日似乎有箸莫名的兴致,说箸,竟站起身走到窗前“你一定觉得我关在这楼顶,足不出户的,很悲哀,是不是?其实不!在这里,我体会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安全。你知道吗?有些南方地区,还有女子完壁一生的守清习惯,她们宁可当老姑娘,也不愿意结婚。”
“礼教里,不是说男大当婚,女人当嫁吗?”采眉不解的发问。
“没错。”德容的双手规矩地交握在腰间“自天分阴阳,定乾坤以后,女人就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只能依附男人,不能单独生存。”
采眉静静的聆听着。
“从三代到汉唐,还没有守节的观念,妇女再嫁、三嫁的例子很多,甚至如货物般被转手。像可怜的才女蔡文姬,被迫三嫁,自己都有羞耻之叹,却又莫可奈何。”德容冷静的说:“如果她生于礼教严苛,失节事大的今日,或许就不会那么凄惨,也不必以悲愤来形容她屡次委身的屈辱了。”
窗外的雨渐渐歇止,屋内显得比方才稍微明亮些。
“你明白吗?女人原是没有地位的,既无法自行谋食,也不能求取宝名,命如风中柳絮。”德容顿了一下说:“但在宋儒学提倡守节的重要后,女人才有地位、人格和尊严。我们藉着节烈,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贞节牌坊或诰命夫人,那相当于男人的科举功业,让女人不再被当成货物,能选择另一条出路,与男人平等地留名青史。”
采眉努力的聆听,但不是马上就能了解大姑姑的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