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5)
下地狱?好强烈的字眼,他真那么爱她?心一寸寸凉,他不知道,她的心已经被他几句话推入地狱。
“我想我懂得你的意思。请你放开我好吗?累了一天,我先去帮你放洗澡水,洗过澡好好休息!你明天还要上班。”一点头,她走入浴室。
打开水龙头,水哗哗流著,绘蓝望着节节升高的水位自我鼓励今天才第一天,他对她说了好多话,这是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总会有完美结束,没错没错,她连赢两场,她该为今天喝采。
必上水,她走出浴室准备唤人。他不在?绘蓝脱去鞋子,拐著发疼的足踝,楼上楼下寻他。他走了心在失望中沉重。
回房,她对著化妆镜。笑一笑、再笑一笑,脸颊扯得酸了,却拉不出一个像样的微笑。
“没关系,意料之中。”吸吸鼻子,她对著镜中自己说话。“我结婚了,在暗恋他四年之后,我终于嫁给他,成为他的妻子,虽然他不友善,虽然他在新婚之夜把我抛弃,但是,只要我继续加油,明年,我相信明年他会在我身边,庆祝我们的结婚周年纪念。”
一根根拔下发间里夹子,洗澡、卸过妆。她要走一趟超市,为明天的新生活暖身。
天蒙蒙亮起,绘蓝就是精神抖擞。把头发梳成马尾,点上唇膏,新嫁娘的第一天将要展开。
走入厨房,淘米煮饭,瘦肉、芹菜、皮蛋,她要为她熬起一锅他最爱的皮蛋瘦肉粥。
她没忘记第一次为他熬粥。
那时,她才十九岁,和她相恃的父亲,在母亲去世一周年后也随著逝世。十九岁是不懂得节制忧伤的年龄,她的心随父母的死亡乾涸,泪无夜无日地垂著,她不想振作、不想未来,只想安安静静地哭著,悼念她悲逝的快乐。
然后,黎家父母造访,他们的疼惜让她枯竭的心又活络起来。
他们不断对她说著父母亲年轻时的情事,说他们大学时期的趣事,说他们一起走入礼堂时的盛况,几千几万朵鲜花为他们的婚礼欢唱,管弦乐团为他们演奏著结婚进行曲。
当年,他们还戏言,要来个指腹为婚,当两家儿女走入礼堂时,再办一个相同的婚礼,让他们重温眼的甜蜜。
婚后,黎家夫妻很快有了儿子,可是秋家夫妇却一直不见消息。接下来,黎康、秋哲晋事业越做越大,忙碌的生活稀疏了往来,渐渐地,秋哲晋的事业重心转向美国,两家更加减少联络,甚至到后来,他们生下女儿,黎家都不知情。要不是商业周刊刊出秋哲晋死亡的消息,也许他们到现在都不会再有联络。
他们在美国陪了她近两个月,陪她走出悲伤,耐心等待她恢复,他们成了她第二对父母,宠著、疼著,捧在掌心上呵护著。要不是在台湾的黎儇到美国出差,顺道把他们带回家,说不定,他们会一直留下,陪她上完大学。
忘不掉初见黎儇的夜晚,那夜冬雪初至,他满脸疲倦,大衣还沾上雪花。大概是刚刚开完无数会议吧!他的眼角竟有著淡淡纹路,当时,他还二十七岁不到呢,就有了鱼尾纹。
她心疼他,一种对陌生人不该有的情绪攀在心间,挥之不去,直觉地她的手抚上他的眼角。
“你在做什么?”他在她的手触上之前抓住她。
“那里有雪,我想”她赧红双颊,是忒大胆了。
“我父母亲在吗?我是说黎康和方榛。”
“你是黎伯父和黎妈妈的小孩?”是他!那个差点儿和她指腹为婚的男生。
“黎儇,贸然拜访。”他的浓眉拉住她的灵魂,她动弹不得。
“你不好意思,你请进,我去请他们出来。”她回过神,为他脱下大衣挂上,端来新泡好的薰衣草,就忙上楼请来黎家父母。
在一阵喧嚷后,热络的人声让屋子里有了暖意。她和黎儇彼此认识了,仅仅一眼,她知道自己爱上他,无法自拔。
那夜,黎妈妈教会她煮黎儇最爱吃的皮蛋瘦肉粥,她静静地坐在桌子一角,看他吃的满心愉悦,她的心幸福满涨。
第二天,他们一起离开秋家,她也收拾起心情,回到大学里念书。
这期间,她不断写信,向黎妈妈收集起有关他的资讯,他的兴趣嗜好、他喜欢的食物、他的穿衣哲学、他的处世态度,她要自己习惯他、适应他、配合他,要自己成为另一个他。
她开始学习玩具设计,虽然这和她念的哲学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在他身边工作,朝夕相处,说不定他会爱上她。
四年后,黎伯父退休定居加拿大,她也从大学里毕业,收拾行囊,她第一站拜访的人就是黎伯父和黎妈妈。 ↑返回顶部↑
“我想我懂得你的意思。请你放开我好吗?累了一天,我先去帮你放洗澡水,洗过澡好好休息!你明天还要上班。”一点头,她走入浴室。
打开水龙头,水哗哗流著,绘蓝望着节节升高的水位自我鼓励今天才第一天,他对她说了好多话,这是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总会有完美结束,没错没错,她连赢两场,她该为今天喝采。
必上水,她走出浴室准备唤人。他不在?绘蓝脱去鞋子,拐著发疼的足踝,楼上楼下寻他。他走了心在失望中沉重。
回房,她对著化妆镜。笑一笑、再笑一笑,脸颊扯得酸了,却拉不出一个像样的微笑。
“没关系,意料之中。”吸吸鼻子,她对著镜中自己说话。“我结婚了,在暗恋他四年之后,我终于嫁给他,成为他的妻子,虽然他不友善,虽然他在新婚之夜把我抛弃,但是,只要我继续加油,明年,我相信明年他会在我身边,庆祝我们的结婚周年纪念。”
一根根拔下发间里夹子,洗澡、卸过妆。她要走一趟超市,为明天的新生活暖身。
天蒙蒙亮起,绘蓝就是精神抖擞。把头发梳成马尾,点上唇膏,新嫁娘的第一天将要展开。
走入厨房,淘米煮饭,瘦肉、芹菜、皮蛋,她要为她熬起一锅他最爱的皮蛋瘦肉粥。
她没忘记第一次为他熬粥。
那时,她才十九岁,和她相恃的父亲,在母亲去世一周年后也随著逝世。十九岁是不懂得节制忧伤的年龄,她的心随父母的死亡乾涸,泪无夜无日地垂著,她不想振作、不想未来,只想安安静静地哭著,悼念她悲逝的快乐。
然后,黎家父母造访,他们的疼惜让她枯竭的心又活络起来。
他们不断对她说著父母亲年轻时的情事,说他们大学时期的趣事,说他们一起走入礼堂时的盛况,几千几万朵鲜花为他们的婚礼欢唱,管弦乐团为他们演奏著结婚进行曲。
当年,他们还戏言,要来个指腹为婚,当两家儿女走入礼堂时,再办一个相同的婚礼,让他们重温眼的甜蜜。
婚后,黎家夫妻很快有了儿子,可是秋家夫妇却一直不见消息。接下来,黎康、秋哲晋事业越做越大,忙碌的生活稀疏了往来,渐渐地,秋哲晋的事业重心转向美国,两家更加减少联络,甚至到后来,他们生下女儿,黎家都不知情。要不是商业周刊刊出秋哲晋死亡的消息,也许他们到现在都不会再有联络。
他们在美国陪了她近两个月,陪她走出悲伤,耐心等待她恢复,他们成了她第二对父母,宠著、疼著,捧在掌心上呵护著。要不是在台湾的黎儇到美国出差,顺道把他们带回家,说不定,他们会一直留下,陪她上完大学。
忘不掉初见黎儇的夜晚,那夜冬雪初至,他满脸疲倦,大衣还沾上雪花。大概是刚刚开完无数会议吧!他的眼角竟有著淡淡纹路,当时,他还二十七岁不到呢,就有了鱼尾纹。
她心疼他,一种对陌生人不该有的情绪攀在心间,挥之不去,直觉地她的手抚上他的眼角。
“你在做什么?”他在她的手触上之前抓住她。
“那里有雪,我想”她赧红双颊,是忒大胆了。
“我父母亲在吗?我是说黎康和方榛。”
“你是黎伯父和黎妈妈的小孩?”是他!那个差点儿和她指腹为婚的男生。
“黎儇,贸然拜访。”他的浓眉拉住她的灵魂,她动弹不得。
“你不好意思,你请进,我去请他们出来。”她回过神,为他脱下大衣挂上,端来新泡好的薰衣草,就忙上楼请来黎家父母。
在一阵喧嚷后,热络的人声让屋子里有了暖意。她和黎儇彼此认识了,仅仅一眼,她知道自己爱上他,无法自拔。
那夜,黎妈妈教会她煮黎儇最爱吃的皮蛋瘦肉粥,她静静地坐在桌子一角,看他吃的满心愉悦,她的心幸福满涨。
第二天,他们一起离开秋家,她也收拾起心情,回到大学里念书。
这期间,她不断写信,向黎妈妈收集起有关他的资讯,他的兴趣嗜好、他喜欢的食物、他的穿衣哲学、他的处世态度,她要自己习惯他、适应他、配合他,要自己成为另一个他。
她开始学习玩具设计,虽然这和她念的哲学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在他身边工作,朝夕相处,说不定他会爱上她。
四年后,黎伯父退休定居加拿大,她也从大学里毕业,收拾行囊,她第一站拜访的人就是黎伯父和黎妈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