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尖刀(4 / 5)
而在数年的争斗后,还是皇帝笑到了最后。
…。。
这位太后最终的结局也是被软禁了起来。
其实,放眼历朝历代,皇帝控制太后的情形虽然不多,但绝不止这三件。
只不过,这些皇帝要么是用了别的方式,要么是没有被史官记录下来而已。
陈安晏在介绍完了这三个被软禁的太后之后,淡淡说道:“既然有史可依,下官认为,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杜和安心中一惊。
陈安晏既然这么说,显然在这之前,他就已经跟李彧商议过了。
而且,从陈安晏能举出那几个例子,就说明这件事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在计划了。
如此一来,他对于单文柏通敌一事,也有了新的看法。
不过,杜和安还是缓缓摇了摇头,说道:“宇文大学士不会同意的!”
陈安晏却是笑着说道:“刚才王爷一开始也不同意立刻审问单尚书!”
杜和安皱了皱眉,说道:“陈大人可愿告诉本官,你是如何劝说王爷的?”
陈安晏倒是没有隐瞒,包括燕王意图谋反,全都告诉了杜和安。
杜和安听了之后,脸色阴沉的厉害。
按照他的说法,他不太相信燕王会谋反。
不过,陈安晏并没有跟他争辩,用他的话说,李文栋都被自己说服了,而自己也没有欺骗杜和安的必要。
这时候,李彧突然将高公公唤了进去。
杜和安突然沉声说道:“陈大人还没有回答本官,为何要举荐本官来审理此案!”
陈安晏微微一笑,说道:“军方不是最擅长审问奸细吗?”
看上去,杜和安对陈安晏的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又接着说道:“既然陈大人刚才信誓旦旦的表示,燕王才是跟北周勾结的人,这就说明单尚书是被冤枉的!陈大人应该知道,枢密院向来不涉朝廷的权利纷争,枢密院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大梁的安危!”
“保护大梁的安危?”
陈安晏立刻冷笑了起来。
“那杜大人倒是说说看,在十五年前,枢密院是如何保护大梁安危的?在这十五年里,枢密院又是怎么保护新疆和西藏的安危的?”
“你!”
杜和安的脸色涨得通红。
其实,杜和安知道当年之事的一些细节,但他自然不能跟陈安晏说。
而且,当初自己的确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杜和安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而陈安晏这时候却看着御书房的大门,淡淡说道:“对于大梁来说,军是一把尖刀,政是一面盾牌,只有刀盾结合,才能保大梁安危!”
对于陈安晏的这个说法,杜和安大为意外。 ↑返回顶部↑
…。。
这位太后最终的结局也是被软禁了起来。
其实,放眼历朝历代,皇帝控制太后的情形虽然不多,但绝不止这三件。
只不过,这些皇帝要么是用了别的方式,要么是没有被史官记录下来而已。
陈安晏在介绍完了这三个被软禁的太后之后,淡淡说道:“既然有史可依,下官认为,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杜和安心中一惊。
陈安晏既然这么说,显然在这之前,他就已经跟李彧商议过了。
而且,从陈安晏能举出那几个例子,就说明这件事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在计划了。
如此一来,他对于单文柏通敌一事,也有了新的看法。
不过,杜和安还是缓缓摇了摇头,说道:“宇文大学士不会同意的!”
陈安晏却是笑着说道:“刚才王爷一开始也不同意立刻审问单尚书!”
杜和安皱了皱眉,说道:“陈大人可愿告诉本官,你是如何劝说王爷的?”
陈安晏倒是没有隐瞒,包括燕王意图谋反,全都告诉了杜和安。
杜和安听了之后,脸色阴沉的厉害。
按照他的说法,他不太相信燕王会谋反。
不过,陈安晏并没有跟他争辩,用他的话说,李文栋都被自己说服了,而自己也没有欺骗杜和安的必要。
这时候,李彧突然将高公公唤了进去。
杜和安突然沉声说道:“陈大人还没有回答本官,为何要举荐本官来审理此案!”
陈安晏微微一笑,说道:“军方不是最擅长审问奸细吗?”
看上去,杜和安对陈安晏的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又接着说道:“既然陈大人刚才信誓旦旦的表示,燕王才是跟北周勾结的人,这就说明单尚书是被冤枉的!陈大人应该知道,枢密院向来不涉朝廷的权利纷争,枢密院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大梁的安危!”
“保护大梁的安危?”
陈安晏立刻冷笑了起来。
“那杜大人倒是说说看,在十五年前,枢密院是如何保护大梁安危的?在这十五年里,枢密院又是怎么保护新疆和西藏的安危的?”
“你!”
杜和安的脸色涨得通红。
其实,杜和安知道当年之事的一些细节,但他自然不能跟陈安晏说。
而且,当初自己的确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杜和安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而陈安晏这时候却看着御书房的大门,淡淡说道:“对于大梁来说,军是一把尖刀,政是一面盾牌,只有刀盾结合,才能保大梁安危!”
对于陈安晏的这个说法,杜和安大为意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