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反复横跳的大行家(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贤存看着使劲压抑自己喜气的农民富,也是在心里嘿嘿一笑。
  农氏确实可以在日南称孤道寡,因为他们比起汉人,跟适应日南的气候。
  且就以现在汉人的规模,要移民十几万到日南,根本不可能,不如让农氏去占据。
  但农氏要得到朝廷的准许和帮助去日南为君王,还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首先农氏在十万大山中的族人要分成三部分,文山一带的土地要让出来。桂西的地盘要允许朝廷派官员管理,安南广源州的土地和人口也必须听从朝廷的安排。
  除了农氏这二十几万人以外,农民富也至少还要从十万大山中再带走其他百姓十万。
  同时,还要帮朝廷请出来控制三千人以上的头人数十个,去到广州表示臣服。
  最后则是农氏家族的中上层,还需要到广州去学习汉家语言文化,做完了这一套,他们才能到达标准。
  ‘噗通!’农民富还没起来,阿僰部头人,反倒哐当一声跪下了。
  “大王,我爨氏家族也是汉之苗裔啊!爨判不识天时,仆愿去劝说于他,使其知晓国家之仁善大度,再次变夷归夏。”
  再次,这个词可是有深意的。
  因为爨()这个姓氏,听起来就好像是个蛮夷姓氏是吧,但实际上不是,反而人家还正儿八经的是汉之苗裔。
  老祖宗还不是别人,正是在东汉赫赫有名,到了后世更加的有名的班氏。
  班超、班固、班婕妤的那个班氏。
  原来历史上,班氏中有一支人到平定南中叛乱,因功受封到爨这个地方。
  汉中后期,对南中的影响力下降,班氏逐渐夷化,开始用封地爨做姓,替代了原来的班姓。
  到了季汉诸葛丞相定南中之时,爨氏已经跟孟获家族的孟氏,雍闿家族的雍氏,并肩成为了南中当地最大的豪强之一。
  季汉定南中之后,爨氏也被视为南中汉人大族而受到优待,愈发壮大,但此后两晋南北朝混乱,到了隋唐也不能实控南中,导致南诏一步步做大。
  在这个时间段,爨氏又开始了急速夷化,与当地夷人不断融合,许多跟爨氏有关,但不是汉人的部落,也开始姓爨。
  比如眼前这个阿僰部的头人,听他们部落的名字就知道,这是僰人的一支,但他就是姓爨。
  这实际上是为了生存的无奈选择,因为不夷化,或者夷化不彻底的孟、雍两姓就已经几乎完全消失了。
  而爨氏,在天宝七年(748)年与南诏争夺云贵地区统治权而被击败之前,一直都是云贵地区的大族。
  哪怕是现在被称为了乌蛮,但仍然拥有可以出动万人上下的实力。
  阿僰部的头人之所以说再次变夷归夏,就是因为爨氏在这几百年的历史中,已经多次这么干了。
  诸葛丞相定南中时,他们回来过一次。
  刘寄奴威震天下的时候,他们又回来了一次,当时爨龙颜做了刘宋的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还留下了着名的爨龙颜碑。
  张贤存看着眼前跪在地上的阿僰部头人,心里明白这人就是爨氏推出来和他接洽、表达诚意的人。
  若是依得张贤存此刻少年大王的脾性,段思忠和爨判如此不识趣,他是绝对不会饶恕的。
  但就在此时,张贤存突然想起了父亲张鉊对他说的话,要他做诸葛武宁王后七百年的来再定南中者。
  出发时,张鉊又对他谆谆教诲,让他就藩后,攻心为上、杀戮为下、教化为基,整合各族,并立南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