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吾在天南自为王(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
  神都洛阳,紫微宫贞观殿中灯火通明,上百内廷中书省昭武学士、琼林学士,外朝尚书省翰林学士都被皇帝召集在了大殿中。
  他们与皇帝一起,在浩瀚如烟的记录和图册中,仔仔细细的梳理着安南一地在大唐几百年的时间中,所有被记录在桉的的信息。
  之所以这么兴师动众,是因为张鉊心里清楚,安南脱离朝廷控制,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最惨重的损失,没有之一。
  什么外东北,什么藏南,什么外尹犁,什么外蒙古,所有的损失加起来,都没有安南丢失带来的损失大。
  要是在后世,共和国能拥有安南之地,凭我们的能力,那将是一个不亚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重地。
  更重要的是,共和国的手,能直接伸到东南亚的腹心。
  咱们甚至可以直接成为东盟的一部分,在东盟内部当盟主,牢牢掌握这个巨大的市场。
  顺带死死掐住日韩的脖子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的当狗,甚至在不满意的时候,能轻易打爆袋鼠的脑袋。
  所以,在解决静海军问题之前,张鉊必须要深入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静海军在此时的丢失且再也回不来?
  苦等大半个晚上,报告终于出来了,一个让张鉊有点诧异的结果是。
  静海军之所以反复闹独立,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为什么要把辛苦开拓的成果上交国家这个问题。
  这就像是一个大家族中不太受重视的庶子出门创业,虽然他确实多多少少借助了家族之力,但他本人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获得的这一切,都是他流血流汗得来的。
  眼看家族好像没出多少力就拿走了相当大一部分红利,他心里的难受与日俱增,到了最后,如何将所有成果都留给自己,就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所以,在国家兴盛之时,比如大唐时期,安南交州成了海上贸易的关键城市,还是昆仑奴输入大唐的最大基地。
  唐军从这里南下,或用战争,或用购买得到大量昆仑奴,然后在交州城进行统一的培训,最后转卖到中原。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安南的汉人移民群体都得到了好处,加上海贸带来的繁荣,他们自然愿意支持国家。
  可是等到南诏几次全取安南,以及大唐的衰落导致再也用不起昆仑奴。
  交州地理位置又比不过北边的广州,自然而然的很多功能都被广州给虹吸走了,衰落的非常快。
  这隔着千山万水,原本的好处也没了,还要每年将赋税押解到中原去,一进一出两面受损,不满的滋生是极其快速的。
  而为了不继续将赋税解送给朝廷,最好的办法就是闹事。
  这是经济上的原因,文化上就更夸张了。
  由于安南与广西、广东与高山峻岭阻隔,交通十分不便,历来又是朝廷流放罪官和罪犯之地,可以说,这里汉人,基本都是对朝廷有些怨气的。
  同时,自战国时期开始,中原人就开始把位于苏浙一带的百越人往南驱赶,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驱逐与融合,愿意和汉人一样的,基本都已经融合完毕。
  那些不愿意融合的百越遗族,基本都逃到了更远离中原的安南,并在此安家和更原始的本地土着混血。
  这下好嘛,齐活了,罪官、罪犯及其后裔混合了一路被撵走的百越后人,怨气爆表了属于是。
  有好处的时候他们当然老实,没好处的时候这些人一合流,马上就要开始闹事。
  不但百越后裔把大越拿起来当招牌,汉人也这么干。
  当然,两广实际上也是流放罪犯和罪官的地方,但由于有灵渠的存在,朝廷只要占据了桂林等地,就可以从漓江,如同此次张周灭南汉一样,轻易攻进广州府,用强横的武力消散这些怨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