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河中-大周西王与共和大会(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张正却不是来找韦唯昭的,他看着还趴在哨塔中部极为警惕看着他的韦有福对韦唯昭说道:“是个好奴才,韦二郎你调教的不错!”
  随后,张正从腰间拿出一卷褐色绢布教书,命人竖起五省摄政王的王命大旗和旌节,大喝道:
  “持节督抚五省军政事安国大王令,国士天阳男韦应熊应于九月初五之前赶到康居共和议事宫,参与紧急共和大会。”
  “某家还要去通知木鹿城以东诸封臣国士,烦请韦家哥儿挑选一些熟悉道路的正丁、转丁。”
  此时在河中,草原来牧民也被广义认为是汉人。
  匈奴昔年不是说过嘛,他们是夏之苗裔,到了这个需要草原百姓一起合力的夏君夷民时代,朝廷自然会把这个话头捡起来。
  因此,草原百姓也被认为是汉人了,也有叫诸夏民的。
  当然,也不是完全一样,比如草原来人如果没混上封臣的话,他们就会被划归封爵管理,按照每君男管理一百户以上的规模安置。
  每一百户设一六法宗小庙,遣一从敦煌、凉州、承德等地进修归来的上师,负责这些草原百姓的信仰。
  百户中没有官长,但有惩戒骑士-归义郎君-甲兵-正丁-转丁的上下之分。
  其中惩戒骑士除了骁勇无匹以外,还必须是在宗教信仰上信得过的人。
  每一个惩戒骑士还都要到神都洛阳宿卫禁宫之后,由身为无上天的皇帝亲自册封,才能被称为惩戒骑士。
  这些惩戒骑士回到极西五省之后,君男以下的封臣地位都比不上他们,每年还能从皇室获得封赏。
  他们不但是战争的主力,还是朝廷钳制极西五省各藩王,保持向心力的重要手段。
  其实这种惩戒骑士汉人中也有,不过更加隐蔽一点,就是那些去过中原祭祖,熟读经典,能系银鱼袋,握银鱼符的汉家都头以上勇士。
  归义郎君的认定则要简单的多,除了骁勇一点以外,宗教上的认定权在西方药师琉璃光王佛张贤瑀和极西五省六法宗手里。
  惩戒骑士和归义郎君共同组成了极西五省诸夏国中骑兵的主力,他们接受双层领导,是诸夏王手中的利刃,也是他们头上的金箍圈。
  但正因为这样的特性,惩戒骑士和归义郎君并不多,多了就太削弱诸夏王的权威和安全感了。
  因此像是韦应熊这样的君男,他手里的草原牧民中,就只有少量甲兵和一定数量的正丁。
  这些草原骑兵完全无法和惩戒骑士与归义郎君相比,接受封臣的领导。
  是以前来传信的张正,就只要求是出几个正丁和转丁带路。
  只不过韦唯昭完全被张正的话震惊了,因为共和大会每年才开一次,这种在秋季召开特别大会的可能只有一个,他猛地睁大眼睛,惊喜的看着张正喊道:
  “张参军,西王殿下这么急着召开共和大会,是要打仗了吗?”
  张正出来本就是要为战争搞宣传的,毕竟极西五省安定了这么多年,当初从中原来打天下的汉人甲士们个个家大业大,二十年前把天眷城丢给波斯人占据,就是因为汉人甲士们吃饱了,打不动了。
  是以张贤瑀还是有些担心的,怕下面的汉家甲士没了以往的凶猛。
  但张正没想到,就在他点头的那一刹那,震天的欢呼声响起,韦唯昭和两个兄弟一跃而起,服役的正丁和转丁们也热烈的欢呼着。
  甚至那个在哨塔上的阿三哥韦有福,都兴奋的跳下来又唱又跳。
  二十年啊!
  足够下一代成长起来了。
  韦氏五彪韦应熊这样的吃饱了打不动了,可是他们下面还有一群不能继承爵位的儿子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